APP下载

耿连岐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探源

2019-10-10张静莎耿连岐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1期
关键词:扶阳精气神

张静莎 耿连岐

[摘要] 天津市滨海新区名中医耿连岐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主要为“阳气为先,阴血为本;因势利导,辟除阴邪;五方平衡,六部通畅;阴平阳秘,气血乃和”。本文以阐释学术思想为核心,从阴阳理论、五行学说、天人相应理论展开讨论,将来源于古典医籍的耿连岐主任医师学术思想重新回归到中医经典著作中进行解读,提出治病首辨阳气的重要性,把扶助阳气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把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有机的统一起来,治疗大法最后都统一到气血表里阴阳的统一中,最终达到中和的状态。

[关键词] 扶阳;五行理论;天人相应;精气神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7(c)-0134-04

Exploring the source of chief physician Geng Lianqi′s academic thought

ZHANG Jingsha   GENG Lianqi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451, China

[Abstract]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chief physician Geng Lianqi,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in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are mainly as follows: "Yang-qi is the first, Yin blood is th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e evil of Yin is eliminated; five sides are balanced, six parts are unobstructed; Yin and Yang are constipated, Qi and Blood are harmonious". This paper takes explaining the academic thought as the core, discusses from the Yin-Yang theory, the Five Elements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reinterprets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chief physician Geng Lianqi, who originated from the classical medical books, into the classical wor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ing Yang-qi first in treating diseases, and regards supporting Yang-qi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eating diseases, and combining the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rganically,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are finally unified into the unification of Qi and Blood, Yin and Yang,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and finally reach the state of neutralization.

[Key words] Supporting Yang; Five elements theory; Heaven and man correspondence; Essence and spirit

耿連岐主任医师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沉潜于斯二十余载,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潜心研究,在阴阳的层面上考虑疾病的本质病机,根于病机立法,本文将耿连岐主任医师的治病理念总结为“阳气为先,阴血为本;因势利导,辟除阴邪;五方平衡,六部通畅;阴平阳秘,气血乃和”。其中,“阳气为先,阴血为本”为治病的主导思想;“五方平衡,六部通畅”为脏腑六经辩证的理论指导;“因势利导,辟除阴邪”为根据疾病的趋势采用适宜的治疗手段,因势利导,最终达到“阴平阳秘,气血乃合”的健康状态。以下就耿连岐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展开讨论,不揣鄙陋,一并和盘托出,以飨同道。

1 阳气为先,阴血为本,治病不离阴阳之理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十分重视阳气对人体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能养精养神,主宰人的命运。扶持和保护阳气当是治疗及预防疾病的根本精神,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阳气存之则生,失之则死[1-2]。正如《扁鹊心书》[3]载“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因此,固护一身之阳气,为诸法之先,耿主任由此提出阳气为先。

《内经》中多处条文提到阳气和阴血的关系,如:“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化气,阴成形”。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最典型的阳和阴的关系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古代社会,妻子为丈夫在家打点家务,丈夫为妻子外出工作,正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的生动表现。对于人体而言,身体犹如家庭,阳和阴是家庭的丈夫和妻子。人体的正气是动态不断分化的,属阳;精血津液处于凝聚态,属阴。“阳化气”是说阳气可以把机体的物质化为无形的气,以功能为主。“阴成形”可以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身体物质,以形体为主。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均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依靠葡萄糖氧化分解储存在ATP中的。氧是自然界的物质,被人体呼吸进入体内,属于阳。氧化葡萄糖的过程就是“阳化气”的过程,氧化反应后产生能量并储存到ATP的过程就是“阴成形”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考虑,在“阳化气,阴成形”的过程,阳占主导作用,阴为根本考虑。《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进一步提出生命之本,本于阴阳。因此,耿连岐主任提出“阳气为先,阴血为本”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医扶阳理念的具体体现。中医扶阳思想根源自古人对太阳和火的崇拜,这种崇拜早已深深地嵌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4]。

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之一,《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见在阴阳的层面上治疗疾病是治本之法。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说:“人得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皆其化也。”耿连岐主任医师临证20余年,在实践中发现治疗疾病分次第,阳气为先,阴血为本,阳气化阴血。扶阳是治疗疾病的第一要义,在扶阳的同时不忘阴血为本。扶阳之技术手段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5],注重从次第考察疾病之进退,从而把握症候的层次与治疗方向性[6]。

扶阳是方法,“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同时兼顾阴血,扶助阳气后总的归途还是用扶助起来的阳气去化生精血,最终阴平阳秘,气血乃和,达到治病延年的目的。正是《黄帝内经》中讲到的人之初生的状态“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耿连岐主任依据“阳气为先,阴血为本”的学术思想,创立了诸多特色技术,如:阴阳配穴拔罐法、潜阳针法、温经泻血刺灸法等。

1.1 阴阳配穴拔罐法

耿连岐主任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了阴阳配穴拔罐法,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患者,兼顾外寒内热的病机,区别于以往常规在膀胱经拔罐,阴阳配穴拔罐法在任脉的膻中穴、天突穴,肺经募穴中府穴,脾之大络大包穴拔罐,可达到宽胸理气,调和阴阳的作用,同时注重少阳枢机的作用,为感冒后咳嗽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2 潜阳针法

耿连岐主任研读《黄帝内经》发现,精气在人体内的运行规律是:存于肾,疏于肝,升于脾,输布于肺,随心充于周身,通过六腑的通降功能,使气下降归于肾。这样形成一个升、降、出、入的气机大循环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因此,精气要时时潜藏于肾中,才能发挥正常的生命机能,如果肾中精气不能潜藏,阳气就会上亢,形成诸多疾病。比如中风、咳喘等疾病。所以潜阳大法,是中医治病的一大重要法则。基于以上认识,耿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潜阳针法”,潜阳针法的目的,一来固肾养肾,二来畅通气机。

1.3 温经泻血刺灸法

耿连岐主任医师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针对面瘫不同发病阶段的病理机制,总结出“温经泻血刺灸法”,该法有机组合了毫针刺法、艾灸、刺血3种疗法,在时机上,选穴、刺激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将针刺方案进行了标准化和量化。“温经泻血刺灸法”合针、灸、刺络放血三者作用,用微针通经络,艾灸暖气血,刺络放血祛局部之風邪,祛邪与扶正并举,针对周围性面瘫病程不同阶段之特点,分别采用相应的刺灸方案,包括针刺浅深、艾灸频率及时间、放血量的多少进行了规范化的设计,符合《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2 因势利导调气化,辟除阴邪复形质

药物及针灸本身并不能治疗疾病,真正治疗疾病的是人体本身的气势状态及自我调整能力,即“因势利导,辟除阴邪”根据人体排邪的趋势给人体以力量。正如喻嘉言[7]在《寓意草》中说:“善调者,使坎中之真阳上升,则周身之气,如冬至一阳初生,便葭管飞灰,天地翕然从其阳,使离中之真阴下降,则周身之气,如夏至一阴初生,便葽蜩迭应,天地翕然从其阴,是身中原有大药,岂区区草木所能方其万一者耶。”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王永炎院士于1982年提出脑梗死早期以痰热腑实证型多见,临床治疗以星蒌承气汤为代表方剂,创立了“化痰通腑法”,在王院士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耿连岐主任根据气势理论的指导,结合脑梗死的发病特点,提出了以“中脘、天枢、支沟”为主穴的通腑调神针法,以达到因势利导调气化,辟除阴邪复形质的目的。

3 五方平衡,六部通畅,天人相应,取类比象

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源自原始农耕文化,关注自然界生命万物起源、发生、演变过程,因此形成了“天人相应”的整体关联宇宙观。西医源自原始游牧文化,崇尚实体工具的创新,秉持解剖实证的思想。因此,在认识病因上,西医善于从疾病现象中找到疾病背后的实体,也就是微观结构的异常,而中医则更重视现象的整体以及整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善于通过取象类比得到现象之间的关系规律,比如通过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天人相应”的规律,认为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最根本的病因是不平衡,因此也可以认为中医是系统、平衡、中和之学。

“五方平衡,六部通畅”正是在中医天人相应思维启发下,耿连岐主任在研读《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学术思想。中医学植根于《黄帝内经》倡导的内在生命之道中,是最古老最接近生命本质的医学之道[8-9]。内经倡导人体心理与生理、形体与精神的合一性,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不可分离性,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定位是人身为一小天地,即天地之间有什么,人身之内也有什么,这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统一性的问题[10]。人不能超脱自然而存在,人所处的时空决定了人体的功能态,而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功能态密切相关[11]。中医古代先辈法天地自然之道,推及人道,以天地之运行规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具有其科學内涵[12]。张仲景于《伤寒论序》提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六经辨证,为每一经的疾病具体阐明了临床症状,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张仲景五脏论·甲本》云:“天有五星,地有五岳,运有五行,人有五脏。所以肝为将军,脾为大夫,心为帝王,肺为丞相,肾为列女”。体现了张仲景祖师对天地四时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系统的联系与认识[13],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天时、地理有密切联系,人体五脏系统是天人感应的时空模型,应用天人相应理论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病机诊断依据[12]。

清代沈明宗在《伤寒六经辩证治法序》中说:“夫医之为道,轩岐以前,无文可考,唯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运,正则为发生,邪则为病生”,天人相应思想正是采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根据事物的同种结构以提出同种的类别。天之六气应人体六腑,地之五行应人体五脏。天晴气朗,则人体五方平衡,六部通畅,反之则病生。正如《金匮要略》开篇明示所言:“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黄帝内经》所言“岐伯曰:五藏坚固,……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中医学的五脏六腑是基于藏象而言,是四时阴阳五行之藏象,绝非西医学的血肉之组织与脏器[14-15]。它的核心不是解剖及其功能,而是与生命相关的要素及其联系。它完整、真实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观、整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人类科学发现,医学进步中无与伦比的独创领域,几千年来成功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的防病治病。

《灵枢·本脏》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体的脏腑乃至四肢百骸分别与相应经脉联系,这种联系除了经络的直接连属、分布外,更多地体现在功能联系上;而且阴阳六经除内调脏腑外,还外与自然界六气相接、形成“天人合一”的统一整体,这是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功能。天地之气有推动五行运动、促进万物与人类生化作用的力量[16],故在针刺治疗上,根据天人相应的思维考虑治疗方案,如《灵枢经·逆顺肥瘦》在讨论针道时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凡刺之法,必侯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日月星辰的运行,四时八正之气的变化、月之盈亏的周期改变,都会对人体气血盛衰、卫气沉浮产生影响,从而说明针刺治病要结合自然界阴阳变化作为补泻的参考[17]。《灵枢·四时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针刺治病要结合自然界阴阳变化作为补泻的参考,这是传统的天人相应思维在治病中的体现。

4 阴平阳秘,致气血中和,达健康状态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脱离文化的基础和影响,中医正是植根于吸收了以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发展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的认识论和“道法自然”的方法论[18]。中医学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黄帝内经》中载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一种“和”的状态,是机体内环境物质运动与大自然气机升降运动达到和谐的动态平衡状态。中医治疗疾病具有“致中和”的调节作用,这一点有别于西医侧重微观结构实质。

《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天地二气合而产生的,天地二气即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合和是生命产生的本源[19]。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黄帝内经》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一种和的状态。与“和”思想相联系的,还有“中”的概念,孔子提出“执其两端,用中于民”的思想,将“中”与“和”结合起来,产生“中和”的观念,中医正是通过 “执中调和”的治疗理念,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气血中和”的健康状态。

5 形神双调

中医治疗疾病更关注生病的人,人不仅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的健康与否不仅与其生物属性有关,也与其特定心理密切相关,因此,中医治疗疾病是形神双调的过程。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健康标准“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和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就是人类在自然中的平衡”理念不谋而合。

古人把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探讨中医的思想离不开对精气神的理解。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属于形的层面。气是物质活动的功能,神是功能活动的集中表现,反过来神又对人体生理活动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神和气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西方医学认识生命,来源于人体“形”的生物属性上,中医的优势在于把焦点不仅仅放在“形”上,还放在“气”和“神”的层面上,注重形气神合一。正如国医大师孙光荣先生在谈中医药传承与现代化的时候说的:“《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著作和历代中医名家的学术经验是中医药学之本,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的灵魂和根本”“要坚持‘形神合一的中医整体思维”。

“天以阴阳生万物,而人为最灵,灵于心,实灵于理”,灵于理即是明理,明理后,任何技术都可随心所欲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从而全面地了解掌握病情,这样才能够使传统文化核心“致中和”的理念体现在中医临证实践中[20]。这是中医学对“和”价值追求的最高状态,也是耿连岐主任医师一直强调作为一位中医医师需要具备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  郭灵龙,郭立中,刘红权.阳气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018-1019.

[2]  陈颖,柴铁劬.《扁鹊心书》扶阳思想钩玄[J].中医药导报,2018,24(9):15-17.

[3]  窦材.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8.

[4]  赵浩斌,鞠宝兆.浅析《黄帝内经》崇阳及扶阳观[J].中医学报,2018,33(12):2358-2361.

[5]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  唐农,胡跃强,黎军宏,等.扶阳法辨证-治疗次第化量表的建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2898-2901.

[7]  喻嘉言.医学全书[M].陈熠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376-377.

[8]  牛玉洁,许振国,张培丽.《黄帝内经》中的心身医学[J].大医生,2018(4):63-64.

[9]  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0]  孙永章.“人与天地相参”思想是振兴针灸学的核心[J].中医药学刊,2005,23(6):1127-1128.

[11]  王海銘,王宝迎.从“天人相应”到“西药中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5303-5305.

[12]  叶文君.根据天人相应理论治疗春令发病验案3则[J].中医药导报,2018,24(13):107-109.

[13]  张冰冰,朱爱松,石岩.对于“五脏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259-3263.

[14]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M].福建:福建科技出版社,2006.

[15]  李致重.藏象为核心的中医体系[J].中华中医药志,2016, 31(8):2881-2888.

[16]  张树生.对中医五行学说的思考与认知[J].中医杂志,2016,27(5):370-374.

[17]  马向丽.从《黄帝内经》探讨如何提高针灸疗效[J].中医药导报,2016,22(12):10-12.

[18]  王烨燃,赵宇平,马晓晶,等.浅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J].中医杂志,2017,58(12):991-995.

[19]  陈元,何清湖,易法银,等.中医学 “和”的价值[J].中医杂志,2018,59(8):640-642.

[20]  刘向哲.以人为本是《黄帝内经》人文性的集中体现[J].中医学报,2016,31(10):1497-1499.

猜你喜欢

扶阳精气神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读者秀秀吧
引领作风新常态 提振干部精气神
凝聚老区人民的“精气神”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扶阳罐“以罐代手”在亚健康调理中的运用
中会国[2011]038号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征文通知
最是难得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