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诗人们开始歌唱了
2019-10-10孙昌建
孙昌建
航过这一串黑色的日子
在阳光含笑的国土上
用最人性的欢呼
浮起你金钢的雕像
——冀汸《唁》
1949年6月1日
杭州《当代日报》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杭州,宣告杭州解放。同年6月1日,《杭州日报》的前身《当代日报》在“新文艺”的副刊上开始发表欢庆杭州解放、歌颂新社会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留下声名的著名诗人冀汸、阿垅、方然、孙钿、鲁藜、聂绀弩、柳亚子和田间等在这一年都纷纷在杭州亮相,他们有的就生活在杭州,有的是因为杭州文友的约稿而将诗歌发表在杭州,当然版面上出现更多的还是无名的诗歌作者,或者是用了笔名的作者,像杭州诗人阿垅就有数个笔名。70年之后回顾和重读这些诗作,既是一种纪念,更是为了重新出发。
一、七月派和街头诗
1949年11月,诗人胡风曾经写下一首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宣告了一个划时代的开始。实际上时间早就开始了,胡风所说的开始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今天我们读一首李白的诗,李白不会觉得奇怪,我也觉得很是寻常,但是今天我们读一首1949年某位无名氏的诗作,包括阅读胡风和他的战友或学生们的诗作,有时突然会觉得很是诧异,并且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会写出那样的诗?
这就要从70年前的1949年说起。
1949年的杭州,还没有《东海》和《西湖》杂志,这两本文学刊物都是在五十年代创刊的,当然也还没有后来的《江南》杂志。1949年5月9日,《浙江日报》创刊,创刊号上即有一篇《杭州人民的欢腾》的通讯,它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进入杭州城的情形:
五月三日下午一点钟,“解放军来了!”“迎接去!”的欢呼声响遍了杭州市。早写好的欢迎解放军的标语、墙头诗,贴满了街头。人们向前望,向前挤,两辆插青红色小旗的救护车从人丛中开始去迎接入城的解放军。数千解放军行列雄壮,高唱着“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进入了杭州市。当部队还在钱塘门外,已被欢迎的人群挤得不大好走了……
而且这一天《浙江日报》的创刊号上即有诗歌,其中一首还是著名诗人安娥的,此后的版面上也时常出现诗歌。《杭州日報》当年还没有创刊,它是从《当代日报》发展而来的,《当代日报》是在1949年6月1日创刊的,当时的副刊有两个板块,一个叫“新文艺”,当时是由冀汸在编辑这个版面,不过他的主要身份还是安徽中学的教务长。还有一个版面叫“五月”,后者显然是为纪念杭州的解放,起初“五月”的刊头图是两个人伸出双手迎接太阳的剪影,后来改作了斧头和镰刀的图案。
《当代日报》6月1日创刊时,离5月3日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这一天诗人们来了个大亮相,因为巧也是巧,这一天正好是端午节,即中国的诗人节,所以当代日报第三版发了一篇“本报讯”,如下——
今天为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是中国的“诗人节”,迎着今天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京沪杭地区的伟大胜利,解放后的第一届“诗人节”,将更有重大意义。诗人,以往被压制着,简直没有歌唱的自由,如今被解放了,广大的工农快板、秧歌、小调、鼓词、街头诗,已流播了全市。秧歌从无线电播唱,街头诗从学生的壁报上、从报纸的副刊上刊出,像“天上有颗扫帚星,地下有个乌龟精,一心要把内战起,害得百姓不安宁”,已迅速地流传在市民们口中。许多工厂里的工人,革命的知识份子,都纷纷在学习写作快板、街头诗了。所以今天庆祝“诗人节”的意义特别重大,因为“诗人节”已不是属文人雅士所专有,而是工农大众的“诗人节”了。
请注意,如果光是看这一则报道,你是感受不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第一届诗人节的特殊含义的。实际上这一则“本报讯”为此后该报的副刊,特别是诗歌定了位导了航,就因为这一句话:“诗人节”已不是属文人雅士所专有,而是工农大众的“诗人节”了。言下之意,诗歌不再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它应该就是属于工农大众的,写工农大众,而且也要由工农大众来写,你文人雅人可不可以写呢,当然也可以,但你得写我们工农大众。工农大众喜欢什么,你就写什么,这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主旨所在,即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这一天六月一日“五月”副刊版上首先是刊发了杭州本土诗人阿垅的题为《从一首诗看阶级性格》的文章,他先是引述了一首叫《猫》的诗,作者马逢华,原诗非分行排列,为阅读方便现作分行如下——
我们底大园子空有草色凄迷,
你底莅止像是碧波千顷中驶来一支 小帆船,
完成画幅的美,
也为我们载来了欢喜。
有什么东西的飘坠像这样轻,
软,落地缓缓?
你的步履是暮春的花朵。
你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有时候却又像淘气的小姑娘,
你发楞,绉眉,
为了一支蝴蝶底脱逃;
忽然又追绕着自己底尾巴捉迷藏。
注意,为了保留原貌,摘引时还是沿用当年报纸上的写法,特别是一些译音字的写法。
接着阿垅就评论这首诗了:“看起来,就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就真像一个美丽的世界。看起来,诗人是这样无邪,这样柔情,这样单纯,这样善良,这样天真,而且,这样人性。她是,以爱人的赤心在爱小动物,爱着猫啊;人和小动物和平共处,彼此相得,皆大欢喜呢。”
但显然这不是阿垅的本意,接着阿垅马上说了:世界是血和火的世界,人是血和肉的人呢。现实并非如此。那么,这样的人性,——如果这叫做人性的话,不过是“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东西,即“从观念出发的,”“超阶级的抽象的人性”罢了。
众所周知,阿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诗人,40年代的阿垅是个亦诗亦文的全能型作家,他的古体诗也颇有成就,还写过南京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且一直在发表诗论和诗评,他在1944 年就写出了“白色花”——
要作一枝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 我们凋谢。
同时我们也知道,阿垅是被归为七月派诗人的,七月派名称的来由是胡风曾经在1937年9月创办《七月》杂志并任主编,所以在1955年反“胡风反党集团”的运动中,包括阿垅在内的一批七月派诗人都锒铛入狱,这在此就不展开了,这里要指出的是,杭州曾是七月派的一个重要基地,这个后面会讲述到的。
阿垅的意思很明确,或许这首猫诗是一首不错的诗,特别有点像泰戈尔的风格,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是不合适的。我们也知道七月派诗人是特别讲究时代性、现实性和战斗性的,所以阿垅会说:想想吧:蝴蝶在脱逃,而猫在失悔,而人在享乐!蝴蝶在挣扎,而猫在游戏,而人在欣赏!这不是什么博爱,只是一种自私自利罢了。这样厚此薄彼,这样有我无你,表面上是温柔而崇高的,实际上倒很残酷和虚伪的。——这样的“人性”,不过是有闲阶级底生活性格,表面上异常美好,实际上却极龌龊,为了粉饰太平,为了歪曲现实。有闲阶级者,连“人性”也是可怕和可耻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阿垅认为诗歌是要讲阶级性的,这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而从阶级性的标准来看,那一首猫诗就显然不是好诗了。
同一版还刊登了七月派的另一位诗人方然的文章,题目叫《论新的感觉力》。方然时任杭州安徽中学的校长,曾是个地下工作者,不久就当了杭州文协(市文联的前身)的秘书长,他在文章中说——
以前,我们所以有那些空洞、叫喊的诗,那是因为有着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情绪;所以有那些晦涩的、忧郁的诗,那是因为有着小资产阶级底说出来是可耻的温情主义的思想、情绪;所以有那些“黎明”“春天”公式的诗,那是因为有着小资产阶级软弱幻想的思想、情绪;所以有那些七拼八凑的所谓“诗”,那是因为有着小资产阶级,小市民底油滑的思想、情绪……
很显然,作者是要呼吁新的感觉力,他很敏感地提出了下面这个尖锐的问题:“杭州解放还不到一个月,但就在这个短短的日子里,一切生活平面上也不知涌出多少复杂的生活斗争!我们问一问:在这里面,我们底思想有真实的批判力没有?我们底情绪有真实的战斗力没有?我们展开了思想、情绪底斗争没有?有了新鲜的感觉力没有?”
两位诗人的两篇文章,导出了1949年诗人的心声,即诗歌是要为人民而写,为时代而写,为现实而写。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记述,说阿垅是曾经潜伏在国军机关里的情报人员,他曾经让方然传递过关于孟良固战役的情报,因此有标题党认为,张灵甫之死是跟阿垅的情报直接有关的。不管这个传闻是否确凿,但可以肯定,阿垅和方然的这两篇文章,放在《当代日报》的创刊号上发表,这肯定是有意策划的结果之一,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把握导向的文章。
诗论是这样,那么当代日报上的诗作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一天是七月派承包了《当代日报》的五月副刊。这一天的阿垅化名“亦门”发表了《街头诗二首》。第一首叫《保卫文化》,第二首叫《藏不住》。什么叫街头诗呢,我们就选第一首《保卫文化》——
(一)
反动派
不要文化!
国民党
没有文化!
他们
迫害学生
查禁书刊
统制思想!
反动派
摧残文化!
出卖文化!
还说什么
“五千年文化”
他们把文化
喂狗吃!咦!……
他们把文化
丢在厕所里!吓!……
他们把文化
踏在铁蹄之下!轰!
已经变了
炮灰!……
(二)
我们
尊重文化
人民解放军
拥护文化!
保护
学校
图书馆
博物馆
名胜
古迹
体育场
和公共娱乐场所!
我们
需要
精神的食粮,
我们
爱护
历史的财富;
起来!
为文化而战!
起來!起来!
保卫文化
保证胜利!
一九四九、五、三
一定要注意它的写作时间。当一口气读完,感觉有点像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但是我们会问,有必要把“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放在三行而不是一行来说吗?这莫非就是街头诗形式上的特点?
同样是七月派的诗人孙钿,似乎同样是街头诗的形式,他发在同一版上的《渔村小诗》似乎要多了一点艺术性——
捕鱼的
人们
都轮班站在岗位上
他们的
手里
拿的不是渔网
拿的
是
实弹的枪
小小的
渔村
一星火光
都不再闪耀了
每个人
都成了
渔网的一个孔
紧密地不能分开
为着
守卫我们自己底土地
同样道理,“拿的”、“是”、“实弹的枪”完全可以并成一句,为什么要分成三行,特别是这个“是”字也占一行。
但不是所有的七月派诗人在那一历史时刻都在写街头诗,如冀汸在同一版上的《唁》就呈现出了另一种风格——
是这样坚持了你最初的意志
是这样建筑了一个辉煌的人格
当生命再不值得保卫了
生命便是你底最后的武器
生命保证勇者底洁白与纯真
生命保证坚贞的灵魂底胜利
一个叛徒底信念是一直反叛
到底但永不反任何一次辉煌的死
同志呵
你死得亮丽
你死了
你底希望活着
你底梦想活着
在我们的行程里
你底生命底彩色闪耀着
这大海
这风暴的夜
这灯塔呵
兄弟们记得的——
航過这一串黑色的日子
在阳光含笑的国土上
用最人性的欢呼
浮起你金钢的雕像
整个风格是低调而沉郁的,跟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符,这也是比较符合七月派常见的风格,因为后来我们读绿原、曾卓等诗,也都感觉有这个特点。
加上后面将要出场的鲁藜,我们可以发现,从1949年的6月开始, “七月派”诗人竟同时出现在杭州的一张报纸上,他们中有阿垅、冀汸、方然、鲁藜、孙钿等,他们本来诗风各异,后来却显示出了街头诗的特征。
那么什么是街头诗?
我理解就是分行的口号,激进的,口语的,或者说诗歌是可以上街的,包括街头的板报、诗传单等,因为后来报纸上还专门辟出一个叫“黑板报”的栏目,就是让大家从那个上面去摘抄文字,用作工厂和学校的黑板报。这说明当时的诗歌主要是起一种鼓动作用,同时也说明以口号入诗是被允许的,虽然后来街头诗这一形式(包括叫法)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在1949年,包括在更早的年代里,我们看到了这一种诗,比如说同样跟七月派颇有渊源的诗人田间,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诗人,他的诗或者说他的代表作,也具有街头诗的特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街头诗,街头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要寻根溯源。
《新文学史料》曾刊登田间的自述,那上面也曾说到街头诗:“它是一种短小通俗、带有鼓动性的韵律语言。它一经诞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便似乎有了翅膀,可以飞了,它飞往战地,它飞往敌后,它飞往战士的心里。” 田间还认为街头诗跟墙头画是一个意思,
著名作家阿英的儿子钱毅说:街头诗是介于民谣和新诗之间的形式。它大部分吸收了民谣风格,同时又接近新诗。它比新诗更简洁,好似粗笔画,几笔就能说出一个意思,群众更容易接受。
街头诗好似粗笔画,这个说法很形象,也很能说明问题。
钱毅还说;街头诗就是符合某种特写形式并书写在街头上的短小的政治抒情诗……第一,不超过十行的短小篇幅;第二,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排列;第三,基本上不押韵脚;第四,凝练精警的语言表达。
那么为什么会有街头诗这种形式呢,我们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这就包括新诗革命,即用白话诗代替格律体,胡适周作人们就作了尝试,但五四初期包括二三十年代都没见这种街头诗,虽然那时的诗也提倡白话。
据学者刘冬平在《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一书中说,解放区的读者百分之九十九是文盲,他们只知道口口相传的民歌和民谣,因此产生了街头诗。前期由田间、史轮、林山、邵子南、柯仲平等诗人为主,还是具有诗的要素的,后来诗的要素逐渐减少,对时事的一种敏感、及时的快速反应,使街头诗终于变成了分行而写的标语口号诗。
即同样是街头诗,一开始是文人诗人所写,后来就成了大众的顺口溜。
而且那个时期,解放区还曾出现过《街头诗运动宣言》,宣言说到“在今天,因为抗战的需要,同时因为大城市已失去好几个,印刷、纸张更困难了,我们展开这一大众街头诗歌(包括墙头诗)的运动,不用说,目的不但在利用诗歌作战斗的武器,,同时也就是要使诗歌真正走到大众化的道路上去……”
由此看,街头诗产生的条件还有缺纸张少印刷的情况,所以一度也是靠口口相传了,这又跟民歌近似了。
从解放区的前期,到1949年的五六月,怪不得阿垅和孙钿都会写作街头诗,包括后面将要亮相的诗人们,特别是田间,这一年发在《当代日报》上就有三首诗,且都是街头诗一类的风格。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诗人一直在考虑诗歌的读者,一直在想积极地反映重大主题,这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所强调的。所以在杭州的一张地方性报纸上,可以看出当年街头诗的一个端倪,虽然1949年过去之后,这一种诗歌的形式渐渐少了起来,但后来又起来了民歌体等。
二、颂歌领袖
也可能真的是受胡风的影响,在1949年诗人们的大合唱中,有一声部就是唱给毛泽东的,在这一年的11月,胡风写了一首长诗,题目叫《时间开始了》,开头一段即是——
毛泽东
他站到了主席台底正中间
他站在飘着四面红旗的地球面底
中国地形正前面
他屹立着象一尊塑像……
这马上让我想起前面引述过的冀汸的诗句:“用最人性的欢呼/浮起你金钢的雕像”。
毫无疑问,在当年这么多歌颂毛泽东的诗作中,胡风的这一首当属力作。关键是他的题目又是那么巧妙,他似乎想昭示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但如果从写作的时间上来看,其他诗人写作歌颂毛泽东的诗则要早于胡风的这一首长诗。
比如在6月2日的副刊上,诗人聂绀弩一连用了十二个比喻,写下他心目中的毛泽东。
南社的老诗人柳亚子当然不甘落后,6月5日他以一首《满地红》来写他心中的毛泽东——
太阳出来满地红
我们有个毛泽东
人民受苦三千年
今日翻身乐无穷
当时报纸上出现歌颂毛泽东主席的诗歌,也是有历史背景的,新中国成立前夕,先是成立了人民新政协,这在七月一日就召开了大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且这个讲话是被要求要收听的。《当代日报》6月20日载有这样一则通知或者说叫简讯:“今(廿)日下午七时至八时十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广播毛主席在本月十五日新政协会议上之演说录音片,各地新华电台及人民电台一律转播,希各地人民按时收听。”
后来生活在天津的诗人鲁藜在当代日报7月6日发表了《听毛主席在新政协筹备会讲话的广播》一首,写下了他听对毛主席声音的一种感受——
他的声音从北平广播出
传到我们这里
传到千里万里
传到高山,传到海洋
传到乡村,传到城镇
传到东方,传到西方
就是他的声音
就是他的声音
跟阳光一样
传到全世界
和空气一样普及
…………
同樣是写毛泽东,当时不少的诗歌中出现了较多的叙事的元素,比如这一首发表在8月13日的《我们去看毛主席》(作者戈金),他的一开头上来就是叙事——
“明天去看毛主席!”
这消息传出,我们都狂欢起来,
我一夜没有睡好……
翌日,
我们乘汽车出发,
汽车在平坦的路上飞驰,
我的心急的比飞还快,
恨不能马上到毛主席面前。
…………
而到了后面,抒情性就增强了,也是那种之后最常见的方式——
迎着雷动的欢呼,鼓掌,
毛主席出现了!
我们跷起脚,仰起头,
舞动手臂高呼,
“毛主席万岁!”
他雄伟的身躯,
放射着光辉。
他出现在我们面前
就像劈开乌云,
照耀大地的灿烂的太阳。
他微笑着,慈祥,满意的望着我们。
我们高声欢呼呵!
他向我们年青的中间走过来,
和我们热烈的握手,
我们大伙拥抱了他。
我把手伸给毛主席,
他庞大的手,紧紧的握着我的手,
我混身的血沸腾起来,
面孔感到在燃烧,
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力量
通过我的全身。
我注视着
这世界的巨人
他慈祥、微笑的面孔,
他闪烁着光荣的面孔。
…………
因为叙事有描摹场景的功能,同时又有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这就不是简单地比喻和排比,不只是街头诗一种形式,这是一种歌颂的升级版,而且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诗歌都是在1949年10月1日之前完成的,就像诗中出现的“毛主席万岁”一句也是在开国大典之前。在这之后,这一类诗反而少了起来,我只在12月3日见到了一首田间的诗《跟毛主席走》,众所周知田间在当年凭《给战斗者》已经成名,被闻一多称之为“擂鼓诗人”。
拥护苏联的人,
跟毛主席走;
走到苏联一边,
和朋友走一路。
他好比是大海,
我们好比是船,
船在海上流,
大海决不要报酬;
只要船开到海上,
大海和船同到海边去!
田间应该是口语诗的鼻祖了,这一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句:“当大海决不要报酬”,说不上有多少好,但很奇怪他能想到这样的诗句。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其实在1949年,在歌颂领袖的诗作中,也并没有把所有的聚光点都集中毛泽东一个人身上,即其他的领导人也有写到的,我就注意到在12月16日有一首作者荆玉写刘伯承的——
刘伯承走到新华书店
街上,扬起了尘烟,
十轮卡停到门前,
几个解放军,
下车,看过了招牌,
走进新华书店。(冀鲁豫)
同志们迎接到屋里,
斟来茶,拿来香烟,
那个戴眼镜的说:
“紧着赶路哩、
快预备一点饭!”
同志们,端上炒白菜,
窝窝头和白汤面,
他们有味地吃喝,
吃完了,付给几张米票。
一个年青的同志发了怔,
看到那个戴眼镜的,
好似司令员刘伯承,
同志们偎过来问,
他点了点头就走。
汽笛鸣叫一声,
十轮卡开出了朝城,
同志们后悔又欢喜,
没预备好酒菜,
想不到来了刘司令!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刘伯承走到新华书店,并不是来看书或买书的,而是匆匆地吃了一口饭马上就赶路了,所以是特别注明那店是在“冀鲁豫”的。其实这样的诗很难写,或者本身也不构成诗的要素,但这样的诗写出来竟也别具一格。
当年写毛泽东的诗,杭州这样一个城市,仅一张报纸上,在这七个月中就有这么一些有代表性的,之所以要谈论这个问题,就是要注意时代背景。
事实上讴歌毛泽东的诗,也不是1949年一下子喷涌了出来,据臧克家编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就收了诗人萧三在1945年写作的《送毛主席飞重庆》,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人民感谢他救民于水火的精诚。
人民信任他的大智,大勇,大仁。
人民衷心地祝福他康健!
人民用自己的力量维护他的安全!
这是可以跟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对照起来阅读的。这诗中的“精诚”、“大智”、“大勇”和“大仁”等,皆是民国时的习惯用法,并没有注入红色的元素。而在张志民的长诗《死不着》中有一首叫作《告诉毛主席》,写作时间是1947年,修改于1953年。
田间在1949年的12月还写了《远望莫斯科城——为斯大林七十大寿而作》,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世界上千万个城镇,
都住着斯大林。
斯大林的心上,
也住着千万劳动人。
所以当年的歌颂领袖,还不只是歌颂毛泽东,像郭沫若后来也写过关于列宁的诗。
臧克家《中国新诗选》前言者说,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文艺上的许多原则性的问题,诗人们从中得到了教育,这不但表现在深入群众斗争的生活实践上,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形式上。为了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的诗歌,许多诗人承继了民歌的优秀传统,写出了新鲜活泼的民歌体的新诗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对诗人来说,就面临着要如何深入热火朝天的斗争生活,如何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情感,唱出对新中国的伟大现实的动人的颂歌来。
除了歌颂毛泽东,这一年要歌颂的还有很多。一个十七岁的小学徒梁天寿以《解放军》为题写下了一首诗(6月11日)“五月三日天气晴/解放大军进入杭州城”,这位小学徒对解放军用上了最为朴素的比喻:“你好比救苦救难观世音”。注意之前聂绀弩也用过 “老太婆的观世音”这样的比喻,这说明为了通俗易懂,诗人们或者说编辑们是要先要迁就一下百姓的审美观和接受能力的,要是放在今天,这样的比喻用在领袖或解放军身上是会被认为是不准确的。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从《当代日报》的副刊可以看出,以1949年下半年为例,出现了一批歌颂毛泽东、歌颂新社会、歌颂解放军的诗歌,而且由此也相对集中出现一些贯穿了我们几十年词语,如太阳、红、北京、天安门、红旗、东风、北斗、明灯、青松等,即初步形成了一些抒情诗或叫政治抒情诗的固定词语。这可以说一直延续了70年,特别是遇到重大节庆时,这些固定词语又会被唤醒,当然是经过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后来还出现了一些固定的句式,如“我骄傲,我是……”等。
三、记录历史的时刻
1949年的诗人,更多地也还在寻找新的象征和比喻,至少在六月和七月是这样的,即那种文人气息的诗还是蛮多的,只是说《当代日报》“五月”副刊从八月份开始,似乎风格有所改变,即更乡更土更像顺口溜了。但是在这之前,还是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诗作的,虽然也是在歌颂,但在表现手法上还是颇有新意的,像这一首金津的《新人类的颂歌》(6月29日),它一开头是这样的——
有太阳的日子
好的
我们可以看到新鲜的早晨
像苹果一样渐渐红熟
没有太阳的日子
亮丽的红旗
就是我们的太阳了
在这里没有完全用大词,而是用了形象,用了苹果和红旗来喻太阳。
在1949年,从一张杭州的报纸上可以看出,更多的声音是欢快的,是朴素的,是来自乡村和田野的,有一个作者用上了“田多野”的笔名,他用独特的乡土气息唱出了“蛙”的声音(6月10日)——
春天
蛙第一个醒来
咯咯咯——
它拨出了
比机枪还响亮的声音
告诉那些租户们:
今年,你下的种子
收获的也是你自己的了
之前我们只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这一首是蛙先知,而且又切合现实,写出了租户们的希望,“比机枪还响亮的声音”又分明带着战争的硝烟。
在这里我还注意到,《当代日报》的前身《当代晚报》,几乎是不发诗歌的,而一旦人民解放军接管杭州、新的政权诞生之后,这新创办的《当代日报》就把诗歌当作副刊的主要武器,这也意味着诗歌最适宜于担任歌颂的使命,从全国范围看,那一个时期像何其芳、袁水拍这样的诗人都一改诗风唱起了颂歌。
这一年的诗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对场面的铺叙非常之多,因为更多的诗歌是从人群中诞生的,是随着人群的潮流而前行的,这就像举世闻名的钱塘潮一样。七月初杭州有一场十万人的大游行,那是为了庆祝全国新政协会议的举行,于是叫一名叫“归家”的作者写出了《游行》一诗(7月13日)——
在毛主席肖像的后面
从红旗下
走出了广大的人民队伍
有精神饱满的解放军
有各式各样的工人
有诚朴的农夫
有公务员新闻记者
有最起劲的学生
有白发斑斑的老翁
我满脸皱纹的老妈
有年青的小伙子
有健康的大姑娘
有七八岁的小孩子
一群善良的人群
…………
这些走着走着的人群,不仅走过了杭州的街头,也走过了天安门城楼,走在历史的结点上,走在1949年杭州的大街上,一位叫徐冰若的诗人就干脆写下《十月二日,我走在街上》,他记录了历史的时刻,因为杭州庆祝开国大典的游行是在10月2日举行的,我节选其中三节——
十月二日
一个全中国的好日子
我走在街上
…………
牌楼搭起在每一条大街
红旗挂满在每一家门上
人们的脸上洗去了几千年的忧虑
笑容堆满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
十月二日
我走在街上
是一个全中国的好日子呵
我看到全杭州的人在尽情的唱歌!
我看到全杭州的人在盡情的欢笑!
“全杭州的人在尽情的欢笑”,这就写出了一种气氛,更是一种时代的印记。由此可以看出,1949年的杭州,已经俨然是一座诗歌之城,有的自觉用民族形式,尝试着写出一批乡土气息重、表现新旧变化的诗歌,而且都有着较强的叙事性,这有点类似于《王贵与李香香》的风格。
四、童谣现象
但是如果一定要从抒情性和艺术性上来说,从当代日报1949年6月到来12月这7个月的诗歌来看,反而是童谣给人留有较深的印象,因为它有对传统童谣的传承和创新,等于是用了童谣的基本元素,然后加进了“新社会”的内容,因此它首先还是谣,虽然是多少有点成人化的谣了,那是宣传和时代的需要,但总体看风格还是统一的,并不让人突兀,比如周文的《童谣四首》(8月16日)的第一首《天上一颗星》——
天上一颗星,
地下一个钉。
钉铃铃,挂油瓶;
油瓶油,炒炒豆;
炒豆香,加辣酱;
辣酱辣,挂水獭;
水獭尾巴长,
…………
到此基本是袭用传统词句,那后面就是新的了——
送给老铁匠;
铁匠整天打铁忙,
钉钉钉!当当当!
打把锄头送哥哥,
加紧耕作支前方。
打把剪刀送大姐,
大姐做起一双布鞋子:
鞋子送给解放军,
解放军,
穿了鞋子去打蒋匪帮;
鞋子穿呀破,
匪帮消灭光。
这里有两点分寸掌握得较她,一是打铁并没有说打出一把枪来,第二做的鞋子也是要穿破的。
第二首《燕子燕》也是这样——
燕子燕,飞过天;
天门关,飞过山;
山头白,飞过麦;
麦头摇,飞过桥。
以下则是新的内容了——
桥上姐姐迎新妇。
橋下弟弟妹妹敲锣鼓;
锣声当当当!
大家拥护共产党。
鼓声咚咚咚!
人民心爱毛泽东。
9月18日署名躬耕的童谣《红凤仙》也是这种写法——
红凤仙,
白凤仙,
亲娘教我做针线。
先砌底,
后上圈,
做双鞋子厚甸甸,
送给解放同志陆阿全。
陆阿全,
穿了新鞋上前线,
翻山越岭快又便。
打得匪军没处逃,
哇啦啦,
叫黄天。
黄天叫不应,
只问你匪军为何反人民?
除了童谣之外,还可以见到一些被称之为民谣的诗,但因为民谣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所以特点并不明显。9月19日,发表了因奇、朱观兴的两首诗,冠之以“农村小唱”的标题,其中一首《做豆腐》是这样的——
做豆腐,真辛苦,
半夜三更磨豆浆,
天亮还要卖豆腐;
豆腐价钱贱,
钱也赚不多,
不够买柴和买米,
忙得半夜没困熟。
做豆腐,真辛苦,
做的非但没吃腐,
有时还没饭落肚,
买主还嫌豆腐坏,
又要“便宜”又要秤得“多”。
哑子吃黄莲,
有谁明白我做豆腐的苦?
至于当时的报纸上为什么要发这么多童谣,我想可能还是跟街头诗的功能是一样的吧,主要还是为了宣传和普及,但因为童谣尚有基础,所以在这基础之上再来注入新社会的新内容,似乎还能看到一种传承,新诗有传承,这才有诗意。
五、标语口号、两行诗及国际元素
勿庸讳言,1949年的不少诗歌,标语和口号是常见的,因为之前提到过像阿垅这样优秀的诗人也在写街头诗的,所以这个就一点也不奇怪的,比如有一首叫《上海六大任务》(8月23日),作者丁当,这完全是当作任务来铺陈了——
(一)
支援大军南下
解放台湾福建
对美蒋的封锁
这是最好答案
(二)
实行疏散人员
学校工厂内迁
人力财力齐下乡
加紧从事生产
(三)
生产方针改变
企业组织精简
认真做到合理化
工业大大发展
(四)
进行土地改革
改造乡村政权
工人学生和党员
全心全力去办
(五)
城乡物资交流
内地交通发展
帝匪封锁新阴谋
立刻宣布完蛋
(六)
反对奢侈浮华
大家埋首苦干
打败了一切困难
新的上海出现
8月27日有蔡中岳的《剿匪反霸》——
政府动员把匪剿,
咱们应负起责任立功劳。
军队前面打歼灭战,
咱们带路送情报。
只有军民联合的紧,
保管土匪无路跑。
…………
9月16日有傅清冰的《群众力量》——
群众力量大,
暴力全不怕;
赶快组织起,
剿匪和反霸。
是谁造谣来破坏,
是谁抢走了咱的牛马?
是谁把他的儿子填死坑?
是谁把我们踩在脚底下?
特务造谣来破坏!
土匪抢去了咱的牛马!
保长把他的儿子填死坑!
恶霸把我们踩在脚底下!
群众力量大,
暴力全不怕;
要想得翻身!
剿匪除恶霸!
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配合运动而作宣传的,但是不是都用诗歌来配合宣传,这就属于一个问题了。不过同样是宣传,也有一些诗写得还是比较有意趣,即我们所说的是有诗意的,我注意到一个叫丁予的作者有两首诗,一首是刊发于8月4日的《手榴弹和可可》,这个题目就很怪,因为要把这两者扯在一起写一首诗是很难的,请看——
玉蜀黍
哗啦啦响在溪边的山头上……
好天气呵!
又是一次新战斗的开始
我到后勤站去领手榴弹
一间刚搭起来的草棚
毛竹编成的墙壁还
散发新鲜的气味
墙角放着
新缴来的七九步枪
一个年轻的广东同志也从山下爬上 来了
他也是
来领手榴弹的
但不知道从那里
搞来了一罐可可
我们围着坐下来
冲可可吃
一个梳辫子的女同志
从一只装药水的棕色大瓶子里
替我们加上
大块大块的白糖
好香好甜呵!
我们喝着喷热的可可
梳辫子的女同志
弄好了两付新的榴弹袋
我们背上去
粗黑而发亮的手榴弹
沉甸地挂在胸前
立刻
我们就要赶十几里山路
回到队伍里去了哩!
为了
这一段短促而珍贵的时间
我们又坐下来
喝着喷热的可可
好香,好甜呵!
(四九、三、浙东)
这是很有画面感的一首诗,如果能用炮弹的壳做杯子喝可可,画面感可能会更强。
另一首是刊发于9月9日的《雨》,雨当然是诗歌的好朋友,但是这一首1949年的雨,显然是带着年代特征的——
闷热的下午天
农民带着忧愁的面孔
坐在
乡临时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
“天不下雨
怎么办呢?”
工作同志
苦笑地摇摇头
“这个我们没有办法”
一个瘦长的农民
发出忧郁的叹息
“如果能叫天下雨
就好了”
突然声音
一个声音
爆炸了
“革命成功后
一定有办法”
说话的是
一个粗黑的汉子
好凉快呀!
心里
下雨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丁予是个高手,这丁予可能也是个笔名。
1949年,除了创刊号上发表了方然和阿垅关于诗歌的评论性文字之外,后面半年中几乎是只发诗作不发评论的,但有一篇纪初阳的《诗的民间形式》值得关注,此文说“最近在读到的一部分诗歌作品里,就形式讲两行两行的诗很不在少数。我想:把诗写成两行两行的样式,如果不是故意,或抱着某一种单纯的“迎合”心理,是可以的。因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就是利用了陕北民间的顺天游(也称信天游,笔者注)这一曲调在毛主席文艺思想、方针指导下由实践而获得成果之一。”
文章中提到了当时的一个背景,即陆定一同志撰文表扬了李季的《王貴与李香香》,于是乎大家都学这二行体了,而作者认为“民间的形式是很多的,并不止于‘顺天游一种,且它大半带有着地方性,因此,我们如想运用旧形式也不该只止于这一类,尤其是不应当死板的专在这两行两行上做形式的追求,使诗失掉了生动活泼而走向定型的栲枷,这倾向是反现实的。事实上从当前工农兵自己的诗创作中来看也并不都是那么两行两行,或那么均齐,对称和程式化的。”
实际上《当代日报》上的两行体反而是很少见的,6月4日发表过一首圣野的《吉佩佩诉苦》(快板),“快板”是特别注明的,他开头八句是这样的——
佩佩同志出身好
从小和穷人住一道
爸爸给鬼子捉得去
活活烫死一根红铁条
佩佩为了养母弟
拼死去把单帮跑
后来总算托别人
进了工厂把身靠
圣野后来以儿童诗而著称于世,但在当年也是乡土派的。9月13日又发表了阮中一的《剿匪肃特》(孟姜女调),注意这个“孟姜女调”也是特别注明的:
蒋匪帮来坏良心,
造谣破坏又抢劫,
政府为了保人民,
矛头所指传胜利,
特务土匪莫糊涂,
要得今后有出路,
…………
综上所述,1949年的诗歌,仅以当代日报副刊为例,歌颂毛泽东,歌颂解放军,抒写正在进行着的种种变化,尤其是解放区和农村的一些变化,但它很少直接写城市,因此在这一年的诗作中几乎没有见到写西湖、写湖滨的。这一年到了十月份之后,另一块内容则开始出现了,即写苏联的十月革命,写斯大林的诗歌多起来了,而总的倾向是赞苏批美,后来人们所说的“诗和远方”变成了诗写远方,像前面提到的鲁藜就专门有一首《我们欢迎你,法捷耶夫同志》(10月11日),法捷耶夫是苏联作家,著有《毁灭》、《青年近卫军》等作品,当时是一纸风化的。诗人开头一段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