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偏方治顽症
2019-10-10蒲昭和
蒲昭和
乌梅又称酸梅、青梅,是以未成熟的梅子经熏制而成。中医认为,乌梅味酸、微涩,性平,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胆道蛔虫症、便血及子宫出血等疾病。下面略举几个乌梅(或乌梅为主)治病偏方。
伤津便结乌梅30克,麦冬50克。加水小火煎约30分钟,取液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剂,服时加点蜂蜜。可治胃热有火、热甚伤津引起的严重口渴、大便干结等。
乌梅味酸生津,麦冬味甘善滋阴。中医有“酸甘化阴”之说,即乌梅之酸味与麦冬的甘味配合在一起,可以转化为阴液。二味合用生津止渴效果显著,对外感病、内伤杂病所致的胃热津伤、消渴、便结不通等均有效;尤其对久泻伤阴形成的便秘或暴渴,收效显著。加蜂蜜可润肠通便。本方对肺燥伤阴、胃火炽盛邪引起的口渴咽干、口苦口臭、大便秘結等证,都有较好的效果。
息肉醋炒乌梅肉300克,僵蚕500克(米拌炒微黄为度),锡类散20支。共研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1次1丸,每日3次,能治多种息肉。
息肉有胆囊息肉、鼻息肉、肠息肉、喉息肉等。息肉常与邪毒蕴结、痰凝血瘀等因素有关。《神农本草经》认为乌梅有“去死肌、蚀恶肉”作用。乌梅用醋泡,二味酸极,可散结聚且消瘀,能增强化蚀恶肉、缩减息肉之效果。乌梅肉还有利胆、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僵蚕有祛风解痉、化瘀散结、清热解毒作用,锡类散(中成药)有解毒化腐功效。诸味合用对胆囊息肉、肠息肉、声带息肉等都有一定效果。1料药服完后可复查病情。
打鼾乌梅、青果、山楂各10克,烘干研末,作咽喉部喷雾;也可煎水于睡前30分钟服,连服1月。可缓解打鼾次数。
打鼾(打呼噜)常与扁桃腺肿大、鼻咽部肥大、鼻炎、咽喉炎、嗜酒等因素有关。乌梅功善收敛肺气,且有生津、抗炎、止咳作用;青果(橄榄)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善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等,还可解酒毒;山楂能消食化积、散淤行滞。三味合用,可收到敛肺生津、化痰散结、抗炎利咽的效果,有助于咽喉肌肉回缩,软腭松弛,疏通呼吸道。本方对扁桃腺肿、鼻咽肥大以及咽喉炎引起的打鼾有一定效果。
足跟痛乌梅10枚,艾叶60克。乌梅用温水浸泡1小时,与艾叶加水同煎,将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用衣服遮盖盆上),水温适当时将足跟用水浸泡,每日1~2次,连用7~10日。药液可反复用2~3日(用时加温)。
足跟痛可由跟骨增生(骨刺)、足跟脂肪垫炎、跟腱炎等引起。乌梅能活血、散瘀、止痛。艾叶芳香温散,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有镇痛、抗炎功效。二味煎汤熏蒸、浸泡,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之效,对骨刺、炎症所致的足跟痛、局部水肿都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