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地区茭白品种比较试验

2019-10-10黎志彬孔令明吴冬平高红梅沈旭东吴丽艳

长江蔬菜 2019年16期
关键词:石屏县叶长茭白

黎志彬 ,孔令明 ,吴冬平 ,高红梅 ,沈旭东 ,吴丽艳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3.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茭白是禾本科(Gramineae)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学名Zizania latifoliaTurcz,别名茭瓜、茭笋、菰首,原产中国,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在未老熟前,有机氮以氨基酸形式存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1]。茭白在长江流域栽培较多,其中在江苏、浙江的环太湖地区更为集中,云南省主要集中在昆明周边地区[2],主栽本地老品种资源,因种植时间久远,在种性上有一定的退化,因此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就显得比较重要。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引进5个茭白品种在云南种植,旨在筛选出适宜云南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为云南省茭白种植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款庄茭白(引自云南省富民县款庄镇),鄂茭1号、鄂茭3号、鄂茭4号、浙茭911(引自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本地新品种(石屏县农民从武汉引进)、本地老品种(CK,红河州石屏县当地农户自留种),分别编号1~7。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小水村委会关子坡冲一户农户的水田进行,试验地海拔1450 m。于2016年12月7日定植,2017年3月13日始收,5月16日终收。试验小区面积21 m2(长21.0 m×宽1.0 m),株行距60 cm×90 cm,每小区35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并在四周分设保护小区。田间管理同常规。

②性状调查方法及标准 在孕茭初期,每个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植株高度,并选取植株的第4片叶(由心叶数起),测量由叶心至叶柄基部的长度(叶鞘长)、叶长及叶宽;在茭白商品成熟期,挖取小区内茭白,清洗干净,随机取样10个,测量壳茭单质量、净茭单质量、净茭长、净茭粗以及肉质质地。同时称取小区内全部冲洗干净的茭白质量并计为小区产量,并折算667 m2产量,以上测定均设3次重复。茭白株高,叶鞘长、叶长、叶宽,净茭长和净茭粗等分别用直尺、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壳茭单质量、净茭单质量和小区产量用电子秤测量。茭白的形态学性状的具体鉴定标准对照《茭白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进行。茭白营养成分的测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昆明)完成。

③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软件Excel 2003和SPSS 19.0进行统计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分析

由表1可见,7个参试品种的株高在140.7~215.7 cm,其中最高的品种为2号,最矮的品种为6号;叶长最长的品种为2号,平均叶长133.8 cm,最短的品种为6号,平均叶长91.1 cm;叶宽范围在3.4~4.7 cm,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6<5<1<4<3=7<2;叶绿素含量为19.8~22.3 mg/g,含量最高的为7号,最低的为2号;氮素含量差异不大,在1.4%~1.5%;水分含量为29.1%~32.6%,最低的为1号,最高的为7号。

2.2 参试品种果实商品性状及抗病性比较

由表2可见,商品茭的壳茭单质量、净茭单质量和净茭率最大的均为5号品种,分别达375 g、315 g、83.94%;3号的净茭率最低,为 54.05%,同时也是硬度最大的品种,肉质硬度为4.36 Pa;7号(CK)的净茭单质量、硬度均最小,分别为82.5 g、2.98 Pa。抗病性方面,各个品种都中等或轻微发生锈病和胡麻叶斑病,其中3号、5号较抗锈病,2号、4号较抗胡麻叶斑病,个别品种叶片出现了少量纹枯病和瘟病病斑。各个品种较抗倒伏,均未出现倒伏现象。

2.3 产量分析

由表3可见,1号品种的产量最高,小区均产38.42 kg,折合 667 m2产量为 1219.88 kg,较对照增产121.43%,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此外,6号品种产量也超过对照,增产 22.26%;2、3、4、5 号品种折合667 m2产量均低于对照。

表1 茭白植株性状

表2 茭白不同商品性状及抗病性比较

表3 茭白产量性状

表4 茭白营养成分分析

2.4 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由表4可见,参试品种维生素C含量范围6.7~10.7 mg/100 g,3号最高,从高到低依次为4=6=7<2<1<5<3。总糖含量范围在 1.35%~2.59%,以 2号品种最高,其次为4号品种,由少到多依次为3<5=6<1<7<4<2。干物质含量方面,范围在 8.0%~9.2%,从高到低依次为 4=6<1<2=7<5<3。 6 号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7%,其次为5号品种,7号品种最低,为1.28%。粗纤维含量以3号品种最高,为1.16%,2号和5号品种最低,均为0.72%。以3号品种氨基酸总量最高,为11.42 g/kg,其次是6号,氨基酸总量为9.84 g/kg,氨基酸总量最少的为4号品种,为7.17 g/kg。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分别对引进的茭白品种田间种植情况,商品性状、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做了调查测定。7个参试茭白品种轻度感染锈病和胡麻叶斑病,较少感染纹枯病和瘟病,整体田间生长状况较好,均未出现倒伏现象。株高在140.7~215.7 cm,叶片绿色。茭白球茎呈竹笋形,净茭白色;3号品种质地较硬,其余口感甜脆。在产量上,1号品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增产121.43%。营养成分方面,3号品种含有的氨基酸最多、总糖最少,营养价值高。

综合参试品种的各方面性状,1号品种款庄茭白表现较好,增产显著,667 m2产茭1219.88 kg,在引种地海拔1860 m和试验地1450 m都表现优异,适宜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栽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石屏县叶长茭白
石屏县档案馆举办沪滇扶贫协作成就展
太湖茭白
“黑心”茭白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石屏县总工会:开展俏花腰职工健身操培训
回归方程法测定两个龙眼品种叶面积研究
石屏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其对策
洛阳市13种绿化树种叶面积的回归测算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浙江省双季茭白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