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员工安全行为研究综述与启示
2019-10-10赵云胜
杨 豪,赵云胜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安全从生产安全事故中来,需从碎片化治理事故入手,走到用系统的观点考量事故的致因。对于安全系统,人们锁定了“人—机—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作为系统中唯一主动关系者,不仅承担了事故的伤害,也迫使研究者在事故调查时直指“人”,即参与在事故中的人的行为。然而,作业者的行为多样且不可确定,相对于工业化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使得研究者不仅要判断出事发时“直指事故”的人的行为,还要从更宽广的时间和地点的角度去考量员工的行为,以期一方面使得作业者的行为能有一定的规律固化下来,另一方面使作业现场的标准化更加人性化,以促使作业者固化行为的时间能大大缩减。纵览前人关于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有助于对员工安全行为后续研究方向的把握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入。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这里用员工这一具体化的身份来代替“人”,员工的行为是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的唯一渠道,所以有大量的学者对安全学的研究关注了“员工行为”。本文主要围绕员工安全行为一系列的研究历程,对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思路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员工安全行为的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6个维度来观测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首先从量上感性认识当前员工安全行为研究成果的数量及其学科分布,然后从员工安全行为的特征、支持员工安全行为的主要理论及贡献、当前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角度、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员工安全行为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科研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两个检索工具,对已有的员工安全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检索词汇包括“行为”、“安全行为”、“safety behavior”等。研究方法主要为采用逻辑推理方法围绕“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定性分析,以及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围绕“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
2 文献的综述
2.1 行为学及安全行为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分析
人类行为学最初由艾斯比纳斯(Espinas)于1890年提出[1],目前行为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不同学科的各个领域。本文以“行为”为主题词,时间截至2018年10月30日,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行为”研究文献的记录数及其学科分类进行了检索,其检索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 中国知网中“行为”研究文献的记录数
由图1可见,最早的行为学研究成果在我国出现在1932年,刊载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从早期的“行为”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可以看出,行为学和心理学出现了交叉态势;在1956年至1965年之间,行为学的研究成果达到一个小高潮,随后进入一个静默期,1972年才再次迎来研究成果的春天,到2016年达到研究成果的最高峰,年产近8 000篇研究文献。
图2 中国知网中“行为”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图
由图2可见,在1932—2015年的86年中,行为学与各类学科都有交叉,其中与企业经济学交叉最多,其次是刑法和民商法,这体现了行为学是一门从现实生活中走出来的一门学科,重在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安全行为学起源于行为科学[5],通过员工的行为规律,提炼安全行为的规律,以增强员工的安全状态[6]。安全行为学最早由英国Gene Earnest和Jim Palmer于1979年首次以行为安全管理(BBS,Behavior Based Safety)的名称提出[7],改革开放后被引入我国,1987年安全行为学列为我国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一个学科内容[8],随后安全行为这一研究方向渐入成熟。
在中国知网中对“行为”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研究文献的记录数及其学科分类进行了检索,其检索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 中国知网中“行为”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研究文献的记录数
图4 中国知网中“行为”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图
由图3可见,从1979年出现涉及“行为”的时事短评开始,到1989年前后针对“行为”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一个小高峰[9],随后在1992年其研究成果又有所减少,从1994年开始至2012年其研究成果达到最高峰,年产700多篇研究文献,但近两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又呈现出下降趋势。
由图4可见,“行为”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中也涉及到其他学科,比如矿业工程、公路与水路运输、工业经济、建筑科学与工程等应用型学科,这说明行为学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是面向工程应用,而且行为学真正能在事故预防和控制中展现功效得益于其他学科的支持。
本文在Web of Science(WoS)中检索“safety behavior”,截至2018年10月30日共检索得到8 205篇研究文献,并得到Web of Science中“safety behavior”研究文献的记录数及其研究方向记录数,见图5和图6。
由图5可见,国际上对“safety behavior”的研究在1946年至1980年处于静默期,但每年增幅振荡较为明显;从1981年开始,“safety behavior”的研究成果纪录数的绝对量进入高速积累阶段,直至2017年产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峰,为7 460篇;1981年至今其研究成果增幅较为平稳。由于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0月30日,所以数据上呈现出2018年之后是下降趋势。
图5 Web of Science中“safety behavior”研究文献的记录数
图6 Web of Science中“safety behavior”研究文献的研究方向记录数
由图6可见,Web of Science中“safety behavior”研究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行为科学、心理学、公共环境职业健康学、药理学、工程、卫生保健科学服务、毒理学、精神病学、神经科学神经病学、商业经济学、儿科、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技术、社会学、病理学、营养与饮食学及其它科学技术主题,综合可见其主要涉及行为科学、心理学、职业安全健康学、医学、商业经济学、科学技术等领域。
2.2 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围绕员工安全行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看,主要分为基于行为的安全行为学和基于历史事故的安全行为学,其代表性研究成果见表1。
表1 员工安全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目前从员工安全行为的角度对其行为进行研究时,人们总是希望能对行为进行测量,最初的研究主要是从行为的自然维度入手,行为由他人或者行为人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其代表性研究成果见表2。
表2 从行为自然维度研究员工安全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2.3 员工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影响员工安全行为的因素较多,一类是员工本身的内在因素,如情绪、意识等,另一类是外在的因素,如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投入等,具体详见表3。
表3 员工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2.4 员工安全行为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对于员工安全行为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可观,为方便研究,本文从问题入手,即从解决生产安全事故这一问题入手,从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个角度对员工安全行为应用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具体详见表4。
表4 员工安全行为应用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3 文献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员工安全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 在员工安全行为研究成果量的方面,由于安全行为的研究涉及多个专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应用学科,尤其是矿业工程、公路与水路运输、工业经济、建筑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科,我国研究人员需要加大关注与思考力度,提炼并总结有效提高员工安全行为的各方面素材。
(2) 在员工安全行为研究成果质的方面,主要表现为:首先,研究成果重应用轻基础。对于基本的员工安全行为特征研究,目前研究成果的数量不仅少,而且在质上缺少实质性研究成果,对于安全行为这一概念还不能与其他概念(如“行为学”、“心理学”、“劳动”等)明确地划清界限,这会使得后期的研究无法把握好分寸。其次,研究成果重历史轻行为。一方面,对于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角度,两种研究角度是相辅相成的,但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从生产安全事故入手去研究员工安全行为的研究占主流,而从员工安全行为的角度去研究员工安全程度的研究较弱;另一方面,对于员工安全行为的测量整体偏弱,这主要是因为员工安全行为的历史数据不齐全,需要建立数据库跟踪观察员工的具体日常操作,方可在这方面有所成果。最后,研究成果重控制轻解释。从员工安全行为的应用成果来看,目前对于抑制由员工不安全行为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研究者更应该从时间区段去观察,即考量事件链和行为链,加强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解释,从源头上间接控制事故,否则只关注抑制事发时的员工不安全行为,很有可能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4 结 论
围绕员工安全行为,学者们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事故分析、安全行为的应用、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等方面,具有指导员工安全行为、促进员工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但对于更深层次的员工安全行为基础概念以及需要基础数据的员工安全行为的记录则表现不足。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在锁定员工安全行为的基础上,关注书面理论的逻辑推理和现场基础安全行为数据的收集,这些工作虽耗时耗力,但都具有更深远的科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