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重在体验

2019-10-09黄信侠

北方音乐 2019年15期
关键词:感受创造审美

黄信侠

【摘要】音乐是门“直指人心”的艺术,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关键词】 审美;体验;感受;创造;情感;情境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门“直指人心”的艺术,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方能引发情感的化学反应。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奏和基石,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充分地感受美,情感得以激发和深化。

(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使学生耳闻目睹全是美的语言、美的音响、美的画面、美的形象,当学生进入其中,这种情境之美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进而萌发、根植美的种子。

本人去年曾听过一堂新苗汇报课——《潜海姑娘》,执教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十分突出。新课伊始,美妙的钢琴曲《潜海姑娘》伴随着教师优美动听的导语,犹如一股清泉汩汩沁入学生的心田。此时,一位甜美的小姑娘如一条美人鱼般穿梭在教室里。她时而振臂游动、时而和小鱼嬉戏、时而捡起海底的珊瑚尽情欣赏……

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的眼球被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自由的畅想在美的世界里。丰富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思维,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理解这首欣赏曲的内容了。在这种愉快的所氛中,有了丰富的情感就会有主体精神的焕发。“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由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起情感的共振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感。

如在《同坐小竹排》一课的教学中,二年级学生对于“民族”概念模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如何拉近学生和少数民族的距离并喜欢少数民族,达到本课预设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思维特点,本人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课件中播放着一张张广西的山水图片。清得见底的水、绿得发亮的山、晨雾中的山水、着节日盛装的壮族人,一切都美轮美奂的……当学生把优美的歌声一次次地在山里回荡、在水里回荡,他们参与了、感受了、体验了,教育也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了!

又如本人听过的一节市级优质课《转圆圈》,课的伊始,只见教师用钢琴弹奏了一段唯美的旋律,问学生: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仿佛将你带到了怎样的场景?连绵的琶音、轻柔的音色,有学生说这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月亮躲到云层后面若隐若现的;有学生说仿佛来到了山脚下,月亮倒映水中,不时传来几声流水叮咚的声音;还有学生说夜色很美,窗外的树枝随着微风轻轻舞动……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娓娓道来:皎洁的月光下,点点繁星,撒尼族的村寨里,草儿在摇头低吟,村口的小河在静静流淌,对面的小山在月光下显得那么葱翠,你听……此时,《转圆圈》的音乐缓缓流出,与学生心里朦胧的夜色美慢慢合二为一,只有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音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是啊,这就是情境的魅力,情境为学生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只有当音与像完美结合时,乐与思纵情流淌时,学生的心与情才能同频共振!

二、情感体验,创造美

众所周知,小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探究音乐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一)美在创造中得以抒发

如在教学《闪烁的小星》一课时,教师可提早一天给学生留作业:观察夜空的星星,看看它象什么?学生会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请学生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夜空景色,有的说象勺子、有的说象扫把、有的说象眼睛、也有的说象萤火虫……,接着请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生的思绪就象是天上亮晶晶的星星,不停地闪烁。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怎样的声音让歌曲中的小星星也一闪一闪的,美在创造中得以抒发、延续。

(二)美在律动、表演中得以延续

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有线条、有起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如本人听过的一节欣赏课《鸭子拌嘴》,只见执教教师说到:“一天清晨,天还蒙蒙亮,小花鸭拍打着翅膀从鸭棚里一摇一摆地出来了,不一会儿,鸭妈妈也拍着翅膀用它那又低又粗的嗓子和小花鸭应和着,它们一摇一摆地来到了空旷的场地里,你们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呢?”听完音乐,经过发散再集中,大致形成共识:鸭子们吵架拌嘴了,最后和好结伴回家。接着教师提问:“根据情节,如果你是小鸭,该怎样表演?”于是,学生分组分角色并根据音乐情节设计动作。音乐声起,只见撑起一对翅膀大摇大摆按打击乐的节奏走着的小花鸭;随着声音的渐强而加快速度,小花鸭们游泳、嬉戏、玩耍,好不开心;后来,钗越打越激烈,小鸭们一脸怒气,一会儿这组身体向前、抖动翅膀,一会儿那组气势更盛,一副不分胜负不罢休的意思;最后,音乐力度变弱,有板有眼的节奏再次响起,小花鸭们排着队伍一摇一摆地回家了……

又如《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这首歌,是一首变拍子歌曲,歌曲中出现了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三种节拍的变换提升了学唱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表现彝族儿童嬉戏时的欢快情绪,本人设计了一组律动。在四三拍处做双手在两侧摆手三下的动作,四二拍处做拍手两下的动作,连续的四四拍处,第一个小节踏四步同时双手向前向上推动,第二個小节踏四步同时双手向下还原。不爱动的六年级学生,却喜欢上了摆手、拍手、踏步这组简单的律动。在律动中,他们不仅体验到了彝族舞蹈的主要动作,更是借助律动体验了变拍子歌曲的内在韵律,学生更是在“赛洛里赛呣哎噢”歌曲高潮处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嗨嗨”的呐喊声。在学生身心投入律动时,情绪高涨勃发,音乐的美深植心间,美得以延续!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动脑,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激起学生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荣.创设情境,以情带声[J].中国教育,2010.

猜你喜欢

感受创造审美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