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之探究
2019-10-09周书林
周书林
摘要:在人们思想境界不断提高的今天,物质已经不再是人们仅有的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已经成为自我满足的一种必要性条件。各种各样的音乐节目之所以能够在近些年火起,与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包括音乐本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特性有很大联系。需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会对人们产生吸引力,音乐自身的品质才是人们的追求前提。高校本身有着非常雄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力量,所以高校需要发挥自身的音乐资源作用,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定位这不仅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高校音乐;音乐教育;社会服务
高校在我国的社会定位是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从某些角度来说,正因高校的作用与价值非常突出,所以很多地区都会将大量的资源融入到高校当中,目的是为了最大化高校教育的价值,体现高校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音乐资源同样是高校资源的一部分内容。音乐资源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在潛移默化中熏陶与影响高校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与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创造力与好奇心的培养,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包括音乐文化的作用发挥、建设都有很好的帮助。
一、国内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情况
(一)资源分类
参照特点可以将高校音乐教育的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有形资源。这种资源指的就是物质资源,有着非常广的涵盖范围,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钢琴、琵琶乐器,当然各种与音乐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也在其中。除此之外固定形式的物质内容还包括音乐演播厅、展览厅等等[1]。很多人实际上会忽略各种不易于发现的教育资源,比如音乐教师、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爱好者,事实上这些爱好者资源同样也属于有形教育资源。第二类,无形资源。相对来说,高校无形资源更不容易发现。高校无形资源指的就是各种人才资源[2]。其包括学生的音乐创作灵感、学生的音乐造诣等。事实上这种资源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在具备创新意识、音乐再造能力以及丰富的音乐经验与深刻见解以后才能够具备无形资源能力与素质。当然高校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同样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高校无形资源的重要内容。很多高校在平时举办的各种歌手大赛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扩展了高校的音乐影响力与教育能力。
(二)教育形式
首先高校音乐有着很广的受众面。这是因为高校学生能够参与到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与形式,其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青少年。青少年喜欢音乐,能够深入音乐当中理解深层内涵,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关于宣传层面,高校大学生的做法也比较突出。利用各种单页与宣传册,形成广泛的知名度。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用课余时间训练自己的音乐技能,用自建乐队的方式发挥音乐资源价值。
其次专业化突出。因高校有着大量有建树的音乐人,这里所说的是对于音乐概念有着深刻理解的音乐人与学生。由专业音乐教师指导,不断提升大学生音乐素质、音乐文化[3]。这样大学生就会表现出更加出众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包括对音乐的旋律、体会、联想、感受与记忆等。
最后高校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设施,这些资源具有其他教育结构所不具备的优势与能力。这些设施与资源成为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与平台,能够很好的完成音乐人的培养工作。
(三)比赛服务
在国内社会快速发展的就今天,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越发突出,各种各样的音乐比赛、娱乐活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成分。如今各种音乐比赛显然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法[4]。对于大型的音乐比赛,主办方通常也会力不能及,高校可以与之配合从而缓解这些压力。让高校众多的音乐资源能够为社会音乐活动、比赛提供资源、动力方面的支持。比如灯光、乐器都会成为音乐活动的重要支持,能够带给音乐比赛更好的感染力与效果。
二、高校音乐资源社会服务功能
面对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音乐文化追求与需求,高校就需要依托于本校的教育资源,处理好学校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更加突出的音乐文化。这是因为高校本就凝聚了社会大量的优秀资源,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十分突出。这其中就包括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立足于社会文化需求、人们的实践需要。高校能够源源不断的为社会输送优秀音乐学子,其对今后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音乐文化建设有很好的帮助,是最基本的方向与目标,可以为音乐资源的再创造与创新奠定基础。
(一)传播弘扬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的定位决定了音乐专业的设置,表明了社会大众对音乐专业、音乐文化、音乐内涵的追求。高校音乐活动的开办能够很好的继承与保留传统文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高校必须意识到音乐教育资源的作用、价值与定位,广泛传播音乐文化本身的内容、核心思想,突出主题,体现价值,使所有的高校学生都能够意识到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与意义。高校需要做好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用专业化的手段、方法开展音乐活动,为社会提供高水准的作品。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予以高校音乐更多的认可,意识到音乐本身的魅力所在。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形式与方法需要贴近生活,迎合时代潮流,围绕人们的思想形式,采取喜闻乐见的态度与方法吸引人们参与其中,只有这样人们的音乐素养、文化素养才能够得到提高,实现音乐教育的最大化价值。
(二)创作优质音乐作品
相较于其他教育结构、形式,高校有着更为丰富、雄厚的信息资源、设施资源与人才资源,其对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与推动力。在高校学生参与到音乐文化学习以后,学生自身的修养、素质与文化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在精神文化、精神素养得到提升以后,将会用更加从容、积极的精神面貌迎接社会、迎接未来。
高校中的各种设施资源可以作为学校音乐教育项目、表演项目的开展前提。学校有着丰富的条件开展音乐表演,为世人展示音乐内涵、音乐文化。此外很多高校本就有比较大的体育馆和大礼堂,学校可以利用这些渠道展示音乐表演,吸引更多人参观与欣赏,获知群众、听众的真实反馈,进而调整音乐知识教育模式、学习模式,赋予音乐教育更多的活力与新奇的资源支持。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是当前非常普遍的情况。甚至有些高校选择了与国外学校合作,这种做法能够扩大学校的文化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在双方双边交流中能够互相吸收经验,创办新奇、多样的音乐教育方法、方式,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尤其是软实力。该做法与我国近些年提倡的一带一路精神相契合,能够很好的推进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落实与推进,提高我国音乐教育力量与水平。
(三)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通过对网络数据的调查可以得出,国内的音乐节目在近些年发展的如火如荼,很多优秀的年轻音乐人参与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赏识。事实上每一种音乐类型都能够代表一种音乐文化、民族文化。音乐文化的传播本就需要传承者、继承者。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可以用自己的技能从事音乐教师职业,同时也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层为一名歌手。音乐专业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自身的就业渠道得到了很好的拓宽。
三、高校音乐教育資源操作性
(一)深度开发高校音乐资源
据调查,我国有着非常巨大的音乐市场,面对这样的背景,高校必须做好对机遇的把握,全方位开展音乐教育,挖掘音乐教育资源和文化。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资金,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自身音乐潜能的挖掘,释放学生的自身活力与潜能。根据我国的音乐市场活跃度情况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会对音乐产生如此高的追求,是因为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与提高。音乐文化是人们如今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极致追求,高校需要以此为突破口,做好对音乐资源的开发工作,构建适用于我国市场环境的教育模式,创办优质高校音乐教育,最大化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二)打造生态育人环境
对于高校而言,音乐文化、音乐资源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保障质量的关键在于需要将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实践放在首要目标。也就是说需要在实践中完成音乐文化的推进与运用,实现音乐文化的创新工作。所以高校需要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生态氛围、文化环境。从当代大学生的表现来看,如今绝大多学生都存在急于求成、浮躁的风气。高校对此需要利用音乐文化净化学生心灵,缓解学生的这种不良心态。高校在音乐教育中需要重视保护设施、保护环境,做好人文环境的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善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体制。
另外学校也要做好传承机制的创新工作,完成音乐文化、流行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虽然创新工作会冲击到一部分传统文化,但并不妨碍其继承与传播之路。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背景积累了璀璨的精神文明,高校需要做好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充分发挥与利用非物质文化价值与作用。高校在平时的文化传播工作中,需要秉承继承与传播的理念与追求,并对此做好明确规定,创新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整合到一起,在改编曲风的过程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到世界各地,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品鉴、学习、继承与传播的活动之中。
四、结语
从本文的叙述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对象,高校教育的价值与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正因如此我国高校才会拥有如此众多的音乐资源、教育资源。我们必须做好对这些信息资源、设施与人力的利用与开发,其对打造社会服务、艺术服务、文化盛宴而言有很好的引导与帮助作用。我们必须做好对高校教育资源,尤其是这些文化资源的利用。其不仅能够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同时也能够实现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的传播目标,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成为人们所追求、喜爱的榜样文化。对此高校教育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价值、音乐资源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牧原.浅述大学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J].北方音乐,2018,38(15).
[2]徐赛飞.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发展研究[J].智库时代,2017(08).
[3]陈凤.数字音乐云服务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5).
[4]甘露.高职院校音乐资源服务社区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