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校园霸凌的关系:黑暗人格的多重中介作用

2019-10-09周亦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学生

周亦佳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初一到初三的136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socioeconomic status,SES)可以通过黑暗人格的精神病态维度预测其霸凌行为,也就是说,高家庭SES中学生的黑暗人格特质较少,因而其产生霸凌行为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在家庭SES影响校园霸凌的过程中主要是精神病态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家庭投资理论与人格特质研究,即对于中学的教育来说,应当注重其正性人格的培养,降低其黑暗人格特质,有效降低校园霸凌的发生率。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经济地位;黑暗人格;精神病态;校园霸凌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校园霸凌事件在网络媒体上的不断曝光,该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早在1983年挪威针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在7~16岁的青少年当中,有15%的学生与霸凌行为有关;同时,日本政府追踪研究结果表明,90%的学生曾遭遇过校园霸凌(郭润, 2016)。校园霸凌的发生如此频繁,其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并非国外独有,国内学者张文新(张文新, 2002)对山东省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有霸凌或被霸凌问题。基于以上论述可知,校园霸凌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普遍性,更在于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具体来说,校园霸凌是指以校园为背景,施加于学校成员的反复、持久的刻意伤害行为,霸凌强调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同时,霸凌行为也被认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Olweus, 1997)。已有研究者对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后发现,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环境不良等都是导致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王康秀, 2012),且除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即家庭客观经济地位。

首先,客观经济地位(SES)是指个人或一个群体在社会中依据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而被界定的社会位置(Bradley, & Corwyn , 2002)。已有研究表明,高家庭SES的个体霸凌行为较少,相反,家庭SES较低的个体越有可能产生霸凌行为(Jackson, Vaughn, & Salas-Wright, 2017)。与此同时,有研究者发现,黑暗人格作为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亚临床精神病态三种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人格特质组成的人格特质群(耿耀国, 杨楠, 张魁, 2012),它可能会在家庭SES与校园霸凌间起中介作用。具体研究结果显示,家庭SES与黑暗人格密切相关,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童年时期生活的不可预测与不稳定性会增加个体黑暗人格产生的可能性(Jonason, Icho, & Ireland, 2016),同时,还有研究结果显示,黑暗人格三因子所共有的冷酷无情和操纵性特征使得个体的人际攻击性较强(郭伟伟, 2017)。不仅如此,国外学者的研究还表明,黑暗人格与攻击或欺负行有关(Kerig & Stellwagen, 2010)。从以上研究证据可以发现,黑暗人格可能会在其家庭SES影响霸凌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可以发现,家庭SES可能会通过黑暗人格影响个体的霸凌行为。但除了黑暗人格这种整体的中介作用外,还有一点应当引起注意的是,黑暗人格被认为是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种人格特质组成的反社会人格特质群(Griskevicius, Tybur, Delton, & Robertson, 2011)。其中有关精神病态的研究发现,与高家庭SES的个体相比,低家庭SES的个体其精神病屡发的可能性较大(Walsh & Kosson, 2007),而高精神病态会导致个体攻击行为的出现(Hodson, Hogg, & Macinnis, 2009)。与此同时,同另外兩种黑暗人格相比,精神病态主要是以高冲动性和鲁莽的行为方式为特点,他们忽视道德,容易出现暴力行为(郭伟伟, 2017)。基于上述对精神病态因子的分析可以发现,黑暗人格的精神病态维度可能在家庭SES与校园霸凌间起中介作用,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对此进行过考察。因此,本研究将考察黑暗人格的精神病态维度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特点。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1)家庭SES与校园霸凌呈显著负相关;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与校园霸凌呈显著正相关;(2)黑暗人格在家庭SES影响校园霸凌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且黑暗人格各维度在家庭SES影响校园霸凌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贵州省选取三所中学初一到初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校方、学生家长及学生的同意后,以自愿为原则,进行实名制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23份(回收率98.5%),有效问卷为1363份(有效率98.5%)。男606人(48.0%),女656人(52.0%),缺失10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评估。本研究参照国际学生评估项目(OECD, 2012)并结合陈艳红等人提供的方法来计算大学生的家庭SES 指数 (陈艳红, 程刚, 关雨生, 张大均, 2014 ),得分越高表明家庭SES越高。

2.2.2 黑暗三联征量表中文版。本研究采用耿耀国,孙群博, 黄婧宜, 朱远征和韩晓红(2015)编制的黑暗三联征量表中文版(Dirty Dozen,DD),得分越高代表具有某种黑暗特质的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黑暗人格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4,马基雅维利主义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2,精神病态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31,自恋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2。

2.2.3 Olweus 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该问卷是由张文新与武建芬(1999)修订的儿童欺负问卷。总分越高说明霸凌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欺负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5。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本研究涉及的三个变量:家庭SES是根据学生家长报告的信息计算得出;黑暗人格同欺负问卷均是以学生自评的方式。鉴于本研究通过不同方式和对象采集得到各变量的数据,因此结果受共同方法偏差影响很小,故不再进行统计控制。

3.2 黑暗人格在家庭SES与校园霸凌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效应检验

家庭SES与精神病态维度、霸凌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马基雅维利主义维度、精神病态维度、自恋维度与霸凌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探究黑暗人格各维度在家庭SES与校园霸凌间的中介效应,采用Preacher和Haye(Preacher & Hayes, 2008)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法(重复抽样1000次,95%的置信区间)来检验黑暗人格各维度在家庭SES与校园霸凌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仅精神病态在家庭SES与校园霸凌间的中介效应显著(a1×b1=0.001,SE=0.024,95%CI:[-0.045,-0.001])。总起来看,在黑暗人格的各维度中,主要是精神病态在中学生家庭SES影响其校园霸凌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见图1。

4 讨论

结果发现,在家庭SES影响校园霸凌的过程中仅精神病态维度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家庭SES越高的个体,其精神病态水平越低,因而校园霸凌的发生率越低。具体来说,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个体,童年时期生活的不可预测与不稳定性会增加其黑暗人格产生的可能性(Jonason et al., 2016),同时,黑暗人格的精神病态特质会直接导致校园霸凌行为的产生,其原因在于,精神病态具有冷酷无情、人机操控等特征,并表现出不稳定的方式及反社会行为,不仅如此,同另外两种黑暗人格相比,高精神病态个体常忽视道德,导致暴力行为的产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注重中学生正性人格的培养,从而有效降低校园霸凌的发生率。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深化了家庭投资理论与人格特质研究,为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上述发现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本研究被试取样为贵州三所中学,因此研究结果的普遍性还有待考察;此外,本研究为横向研究,不能说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实验或纵向追踪的方式来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Griskevicius,V.et al.The Influence of Mortal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Risk and Delayed Rewards:A Life History Theory Approa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100(6):1015-1026.

[2] Hodson,G.,Hogg,S.M.,&Macinnis,C.C.The role of 'dark personalities' (narcissism,Machiavellianism, psychopathy),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and ideology in explaining prejudice[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3(4):686-690.

[3] Jackson,D.B.,Vaughn,M.G.,& Salas-Wright,C. P. Poor nutrition and bullying behaviors:A comparison of deviant and non-deviant youth[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7(57)69-73.

[4] Jonason,P.K.,Icho,A.,&Ireland, K. Resources, harshness, and unpredictability: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Dark Triad traits[J].Evolutionary Psychology,2016 14(1):1-11.

[5] Kerig,P. K.,& Stellwagen, K.K.Roles of 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Narcissism,and Machiavellianism in Childhood Aggression[J].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010,32(3):343-352.

[6] OECD.PISA 2009 Technical Report.Paris:OECD Publishing,2012.Olweus,D.Bully/victim problems in school:Facts and interven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1997,12(4):495.

[7] Preacher,K. J.,& Hayes, A. F. 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8,40(3):879-891.

[8] Bradley,R.H.,& Corwyn,R.F.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3):371.

[9] Walsh,Z.,& Kosson,D. S. Psychopathy and violent crim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ethnicity[J].Law and Human Behavior,2007,31(2):209-229.

[10] 陳艳红,等.大学生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 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6), 594-600.

[11] 耿耀国,等.黑暗十二条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中文版的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246-250.

[12] 耿耀国,杨楠,张魁.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20(2):267-270.

[13] 郭润.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14] 郭伟伟.黑暗三联征与人际关系和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15] 王康秀.校园“霸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2.

[16]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34(4):387-394.

[17]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8-12.

猜你喜欢

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