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东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
2019-10-09李书敏
李书敏
[摘 要] 自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以来,广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它在推进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设置趋同、教学模式单一、师资队伍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广东民办高职院校从传统的注重规模、速度发展转向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等质量内涵建设已成为其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课题。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内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216-02
一、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背景
自国家允许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以来,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广东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办高职院校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广东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发挥民办机制的特点,积累许多先进的办学经验,为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大胆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也为广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民办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均衡可持续发展上问题较多,结构性失调的矛盾凸显,尤其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上,存在着严重的缺位、失衡和滞后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初期多数走的是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追求上规模、高速度发展的路子,尤其是国家释放高职教育再扩招100万的信号,更是让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举办者为之振奋,纷纷出招扩大招生规模。此外,广东民办高职教育资金来源主要是举办者个人投资及学费收入,而学费收入多用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教育教学质量。
(二)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当前,国家对民办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很明确。因此,广东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学校规模、办学层次等基本办学定位上虽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要求,但职业教育特色却不明显;另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虽突出了技术技能的培养,但人才培养的层次却不高。与国外的同质同类高职教育相比,不论办学条件还是办学经验,国内都没有典型范本可以参考,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虽然一些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斥资让管理者到国外成功的高职院校考察,但由于历史积淀和体制文化的原因,在国内推广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太现实。如何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仍是摆在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课题。
(三)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专业特色不明显
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专业设置趋同化,这样一来,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然趋同化,专业特色自然就不明显。这种重复的专业设置不仅浪费办学资源,且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也不高。长期下去,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满意度逐步下降,学生未来的就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此外,广东的民办高职院校还存在为适应经济转型而设置一些新兴学科专业,如机器人、数字媒体、新能源等,这些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免存在专业教师不足,就用非专业的老师来凑数。同时,因实验实训室建设投入较大且严重滞后,这不仅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还违背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性。
(四)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由于体制机制、工薪待遇及医疗养老等原因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理念,也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并没有落到实处。民办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职称、学历及年龄等方面,高职称教师主要是公办退休教师,创新性难于发挥,且普遍存在对比待遇的心态,难于持续发展。中青年教师居多,教学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指导实习实训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民办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
(五)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不佳
民办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普遍存在行业企业缺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校企合作没有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远没有走上产教融合的道路,如行业企业并未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未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践指导,多数流于形式。学生去企业实习,多数做和专业技能提升及专业知识关系不大的工作,不能有效地实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零距离”上岗对接。
(六)民办高职院校教科研水平较低,科技转化和服务社会能力不足
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科研水平不高,多数教师为评职称发表论文、做科研。有些教师认为高级职称评审难度较大,多年來基本都没有科研项目,也不发表专业的学术论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民办高职院校几乎为零。近年来,职称评审权下放后,教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升,但科技转化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仍处在零起步状态。虽然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逐步走出校门,主动致力于对接服务乡村,但效果并不明显,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微乎其微。
二、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民办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提升质量、发展内涵,就必须开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民办高职教育必须走加强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内涵建设的路子,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一)转变办学观念是民办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前提
举办者或管理者要坚持规模适度,质量为上,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质量内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形成办学特色,才是民办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
(二)准确定位是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方向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民办高职院校要从对接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围绕立足现实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紧抓课程建设,统筹教学资源;组建教师团队,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验实训场地,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开展内涵建设。
(三)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核心
依据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律,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力求特色立校、品牌强校,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任何一所大学的生命都在于其学科建设,一门学科的生命在于特色专业。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创建优势特色专业。多年来民办高职的办学经验也证明,只有那些注重并形成自己办学特色的学校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关键
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人才模式改革要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民办高职院校一方面除了让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以市场和企业一线需求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根据新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要对教学进行系统性改革,教学模式突出职业特点,实践教学比重提升,课程设置和考核打破传统思维等系统性革新。
(五)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是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支撑
根据职业教育的规律和要求,民办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围绕生产实际组织教学,创建仿真、全真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要充分发挥社会行业企业的力量,因此,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推手。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保障
众所周知,廣东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始终是影响甚至决定其生存、发展、壮大的核心问题。因此,要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注重教师队伍专、兼职的良好结合,对专职教师不断进行相应的外出进修和实践实习培训,以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兼职教师则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中选聘,使学生的学习与市场、社会和企业的实际更密切地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七)提升教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民办高职院校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内涵建设不仅重视教学质量,还体现在教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上。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要,更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水平的需要。
三、结语
在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下,广东省提出了“扩容、提质、强服务”的战略,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然而,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改革才刚起步,纵有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等外在评估与监督,内有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效工程的督促,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Z].200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8.
[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粤教策〔2007〕46号)[Z].2007.
[4]陈斌生.民办高职生存与发展之路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03(5):50-52.
[5]苏烈翠.四川民办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发展之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
[6]王国昌,陈斌,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路:以紫琅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