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脱贫攻坚的“双赢”模式
2019-10-09
科学导报 2019年50期
青山在,绿水流,艳阳照,空气新,是我们多少人为之梦寐以求的事情。同时还把漫山遍野的生态经济林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在徐家垛乡索堤村,造林播绿、生态管护让这个小山村焕然一新。
只要有空,村民贺保生都要到山上转转,看看哪棵树需要培土、修剪,有没有毁林、毁苗的。他告诉笔者:“合作社承包的造林任务可得保证成活率了,尤其是防林防火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把林子看住了,否则政府就不回收,咱也就没钱赚了!”“66岁了,我这岁数打工没人用,能在村里干点零活,还挣这么多钱,想不到啊!”贺保生也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种几亩薄田,年收入不足3000元。去年加入村里的造林合作社后,仅靠种树、管护就收入1万多元,摆脱了贫困。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宁县已正式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37个,发展合作社社员1991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578名;去年全县购买式造林5.3万多亩,生态脱贫1562户469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3%。
创新的造林机制为大宁播撒了更多的绿色。数据显示:近两年全县完成的购买式造林成活率均超过96%;2017~2018年每年的造林投入资金都超过了5000多万元,几乎相当于“十二五”期间的总投入;“十三五”期间,全县又计划造林20万亩,森林覆盖率将提高至46%。
除了購买式造林的经济模式,大宁县还通过设立“脱贫攻坚生态效益补偿专项基金”、实施林业资产性收益、建立森林市场、打造园艺大宁等多种模式努力拓宽生态扶贫领域,构建生态与脱贫的“双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