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

2019-10-09李爱华

参花(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考

摘要: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之根,树木无根不生长,文艺无根则干瘪。文艺必须根植于“人民”这一肥沃的土壤,文艺园地才能百花竞放、硕果累累。本文将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艺创作进行分析,以期为群众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 繁荣发展 思考

一、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的形势与使命

群眾文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展现我国的新时代风貌,更引领了时代风气。人民群众离不开文艺,因此文艺创作要坚持将满足广大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动力和目标,以真、善、美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创作出积极向上、有感染力、温暖人心、启发思考以及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将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让人们在文艺作品中感受到对思想、情感的共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群众文艺创作的特点

(一)群众文艺创作范围广大,门类众多。从群众文艺艺术形象角度分为: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时空艺术(戏剧、影视);从审美方式角度分为: 听觉艺术(音乐)、 视觉艺术(绘画) 、视听艺术(戏剧)。

(二)时代特征鲜明。群众文艺的创作者与时俱进,将个体的创作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紧密结合起来,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出“新时期、新人物、新风采”的时代特征。

(三)贴近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之路千万条,而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还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文艺不仅反映着人们的生活,还反映着人们的喜怒爱乐及真实情感。因此,文艺创作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发现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

三、文艺创作的评价标准

让群众喜爱、接受是文艺创作的基本目标,也是一部文艺作品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文艺工作者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将发展目标转向了作品的社会效益上。目前,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将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其自我评价的标准。通过走进矿厂、学校、农村、部队等地方,走进农民工、环卫工等群体中,将文艺创作的舞台搭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人民群众喜爱、接受的评价标准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鼎力支持,文艺创作管理者也应该以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评奖不仅是促进文艺创作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全国艺术创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现行的评奖活动中,有不同类别新创剧目演出场次的规定,并且将此作为硬性标准落实到实际。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乡镇文化馆(站)设有演出场次的补贴条例,目的就是让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能够找到真正喜爱它的观众,让文艺作品和文艺团队通过演出来接受观众的检验与指导。创作出来的作品有好有坏,因此好的要夸,差的要批,这样才能帮助人民群众建立更高、更好的审美标准。以此为基础,文艺评论家要具备深刻的生活感悟,以真、善、美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能够感受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在实际的工作中,文艺评论家要特别关注那些真正让人民满意的作品,琢磨和研究其中“为什么它会如此受百姓欢迎,在艺术审美上有什么规律可循,观众的审美趣味又有什么变化”等问题,与此同时,文艺评论家也要关注那些口碑不好、质量不高的作品,指出其中的问题,直指要害,分析其不合理之处,循循善诱,在点评作品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普及、提高群众的艺术审美水平的作用。

四、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思路

(一)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

群众文艺创作的基础是人民,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群众文艺。因此,群众文艺创作要坚持将人民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开展文艺工作的动力。群众文艺的创作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文艺创作工作者应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共欢乐、共悲伤,文艺与人民之间血肉相连,互不分离,带给人民群众欢乐悲喜是群众文艺创作要始终坚持的道路。

(二)群众文艺创作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坚守国家的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展现大国风范。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在学习中融合,在借鉴中超越。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之道。

五、结语

人民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文艺必须根植于人民这一肥沃的土壤,文艺园地才能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众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于群众,与时俱进,牢牢把握时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相携而行。要聚焦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创作出符合时代背景的精品力作,谱写时代新乐章,唱响时代主旋律。

(作者简介:李爱华,女,本科,河南省濮阳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参文)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