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红色电影的经典再造

2019-10-09彭万荣

人民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经典文化

彭万荣

【摘要】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红色电影所传承的奋斗精神一直没变。红色电影还是要回归到其精神内核上去,回到奋斗精神上去,回到火热现实中去,回到人性内涵上去,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融入世界,探寻出一条再造红色电影经典的新途径。

【关键词】红色电影 经典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红色经典电影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集中代表了中国文化鲜明的风格与特征,其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但是,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和多元文化的兴起,红色电影正逐步落入被淡化或被边缘化的境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红色经典电影中汲取营养,获得前行的动力、奋斗的勇气和创新的力量。

红色电影能否再续昔日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催生了一大批红色经典电影。《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岩》《红色娘子军》《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渡江侦察记》《上甘岭》《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一批优秀影片拍出,这些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质的影片,深深扎根于艰苦卓绝又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实践,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理解历史、走近英雄的精神需求,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建设国家的自豪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成长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谁的脑海里没有红色经典电影的记忆?谁又能排除那些银幕英雄所带来的精神力量?有时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有时是一种奋不顾身的雄姿,有时是一个坚定而果敢的眼神,这些银幕的“种子”悄悄地内化为他们精神结构的一部分,成为他们面临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时不低头、不屈服、向前行的力量鼓舞。然而,当前,红色电影能否再续昔日辉煌?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追问两个问题,一是红色文化的土壤是否依然存在?二是如果存在,红色电影该如何续拍?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率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红色文化的土壤仍然存在。中国的历史不同于任何外国的历史,1840年以来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屈辱、救亡、抗争、建设和崛起的发展史,只要这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没有逆转,中华民族就永远需要奋斗精神和创新勇气。这就是红色文化的天然基因,它深刻地表征着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历史的时代精神。我们会从其它文明汲取进步的养料,但我们注定不会成为其它文明,自然也不必羞于不能成为其它文明,因为我们的历史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事实和背景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讨论红色电影如何续拍的问题。历史也许会有某些相似,但是绝对不会重复。昨天打动我们的故事,今天不一定会打动我们;打动昨天的青少年的,不一定会打动今天的青少年。因为时代变了,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变。红色电影能否被成功续拍,就取决于对上述变与不变的理解与把握,而且还必须通过电影媒介的手段来理解与把握。墨守于不变或固执于变的拍摄,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今天,即使我们拍出一模一样的《林海雪原》,可能不仅得不到观众的青睐,反而会遭到观众的“吐糟”。正如我们可以接受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但我们无法接受当今复制出来的青铜器。

奋斗与创新是红色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基因。红色电影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到1965年,是红色电影为英雄树碑立传的十七年(《赵一曼》《董存瑞》《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讴歌与崇拜英雄是时代的强音;1966年到1976年,是红色电影迷失的十年,英雄成了一个符号(《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红色娘子军》);1977年到1991年,是红色电影反思、寻找的十五年(《高山下的花环》《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开国大典》);1992年到2000年,红色电影将英雄从神坛拉回到现实和人间(《长征》《集结号》《离开雷锋的日子》《红樱桃》《鬼子来了》),原来英雄就是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人;从2001年至今,红色电影中的英雄又有新变化,他们不仅属于中国,而且也属于世界(《战狼2》《红海行动》)。

纵观红色电影的发展历程,红色电影始终受到特定时代的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转变。也就是说,英雄的形象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始终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嬗变。由对人物外部世界的描摹转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电影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摆脱了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完成了电影创作的国家主体、人民主体向个体主体让渡的转变。但不管如何转变,红色电影所传承的奋斗精神一直没变,红色电影以创新来维系奋斗的主题一直没变。

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发展语境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电影大体上出现了两种重要分化,一种是好莱坞电影,一种是欧洲电影包括东欧电影。如果从电影精神层面来讲,好莱坞电影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这种重商主义的电影,绝不是不要艺术的,以基于对观众欣赏心理的准确把握为创作指南,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又通过高科技手段强化了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性,涌现出一大批意识形态色彩固化却极具票房竞争力的电影。另一种是欧洲电影,其精神特性是颓废的、悲观的、向下的。这种电影是建构在个人化、主观化的感受与体验基础之上的,旨在探索人类丰富、复杂而幽微的内心世界。不能简单地说,精神颓废的电影必然带给我们颓废的感受,正如审丑也同样是审美一样,欣赏《变形记》并不会变成一只甲壳虫。美国电影文化与欧洲电影文化已出现重大的分野,两者之间的高下优劣并不宜作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判断,但美国和欧洲的电影,无疑深刻地揭示或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处境和精神困境。这就是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发展语境。

世界已高度一体化,日益开放的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中的一部分。红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在世界电影的大格局中同样面临着重大抉择,这在相当程度体现在电影精神状态或价值取向上,而电影的精神状态或价值取向又制约着电影的情感基调、美学风格和艺术形式。那么,红色电影需要什么样的电影精神?首先,红色电影要融入到世界电影的格局中去,不能盲目地画地为狱。其次,一方面我们要融入世界电影文化,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中国电影文化的独特性。中国电影不必是好莱坞式的,当然也不必是欧洲式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我们可以将好莱坞“向上”式的,和欧洲“向下”式的风格结合起来,既有欧洲电影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又有美国电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种精神上的辩证运动刚好是中国人民当下生存狀态的真实写照,可以准确地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在世界变局中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熟悉欧洲电影的观众会嘲笑好莱坞电影的肤浅,诚然,欧洲电影在揭示人性的深度和广度上,登临了电影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以致电影可以代表人类文明分享与哲学和文学同样的荣光。但这个方向并不必然是中国电影的方向,因为欧洲电影的总体精神如前文所述是颓废的、悲观的和向下的,我们不能一味为讨观众的欢喜而拍类似的电影。不能为了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奖而拍电影,在电影里制造伪民俗或假民俗,或者特意将镜头聚焦于所谓中国的落后与阴暗。中国有没有落后与阴暗的东西,当然有,能不能拍,当然能拍。同样的,还有一类电影,只拍正面的,容不下一点弱点或缺点,将一个人物变成优点的集合体,这种反马尔库塞的“单面人”不是人,是符号化的神。单一视角或侧面,都不足以描绘出中国社会演变的复杂性和深刻度。一朵浪花就是一朵浪花,可大海却由亿万朵浪花汇合而成。中国电影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电影史诗,红色电影自身携带着民族的奋斗精神,同时勇于直面历史的重负、现实的苦厄以及人性的深邃,红色电影将因由此而形成的昂扬且凝重的风格而彪炳史册。

讓更多年轻人理解、尊重并欣赏红色电影

对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电影在他们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红色电影由于它特有的文化基因,对帮助年轻人架构他们健康的、积极的、拼搏的人生观是极好的鲜活教材。要让他们知道,为着他人而活,比光为着自己而活更有价值和意义;让他们知道,国家破了,小家也就不存在了;让他们知道,人为着自己的理想,可以接受各种考验;让他们知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无数志士仁人追求的梦想,现在这个神圣的使命落在他们肩上了……然而,这些正确的大道理,五六十年代的人就是这么接受过来的,可对于“90后”“00后”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强制性或命令式的,他们能接受吗?

每一代人都是在特定时代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不能超越时代或在另一个时代生长。以某一时代的思想和观念来指摘另一时代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个价值多元和选择多元的时代里,能否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尊重并且欣赏红色文化,就成为摆在电影工作者面前迫切而重大的课题。红色电影创作者必须懂得年轻人,了解他们的喜好、趣味、习惯、环境、压力和解压方式。不懂年轻人,也就谈不上懂电影。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心灵自由。他们比他们的父辈具有更强的雄心、求知欲和对成功的渴望。他们不讳言自己对科技、物质和财富的大胆追求,他们追星、追名牌、吃美食,他们手机不离手,或在快餐视频中消磨时光。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理想,只能说他们没有红色电影中的理想;不能说他们过得很空虚,其实他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很充实。难道我们可以说他们没有精神追求吗?可没有物质基础附丽的精神到头来只是空想。

近十年来,红色电影确实在想方设法接近年轻人,然而我们只注意吸引年轻人,但没有注意引导年轻人。年轻人不是喜欢明星吗?《建国大业》可谓全明星阵容。年轻人不是喜欢“小鲜肉”吗?《建军大业》就启用了大量“小鲜肉”扮演军人。年轻人不是喜欢娱乐化吗?《智取威虎山》就被翻拍成了香港动作片。这些举措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比如全明星阵容固然能吸引年轻人,可看电影成了一次明星的辨脸游戏;“小鲜肉”固然是年轻人审美时尚化的表现,可军队毕竟不是选美也用不着选美;动作片虽紧张激烈,但可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过度使用会掏空影片的内涵,等等。近年来的红色电影已由创作转变为制作,资本对机会的敏锐如同对金钱的敏锐一样,制作人更加关注一部“大片”的构成元素,将各种元素分解成一个个制作要素,以大数据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年轻观众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剧透与否已演变成一种市场营销策略,幕后的资本盯住从创意到发行的各主要元素,最后赚得盆满钵满就万事大吉了。电影成了一件商品,谁会询问一件商品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

当红色电影成为商品被消费时,所谓的“红色”就荡然无存了。好莱坞电影并非世界电影发展的唯一道路,可近年来一些中国电影似乎跟好莱坞较上了劲,包括个别红色“大片”越来越像好莱坞电影了。换掉它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结构、情节、人物、动作、高潮的设置上与好莱坞电影高度趋同,虽然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在文化上已彻底输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创造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奇迹,各行各业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可我们的电影根本无力去反映我们身边如火如荼的现实,这正是红色电影创造着力之处。总之,红色电影还是要回归到其精神内核上去,回到奋斗精神上去,回到火热现实中去,回到人性内涵上去,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融入世界,探寻出一条再造红色电影经典的新途径。

(作者为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经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