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视域下高校如何精准发力
2019-10-09时昌桂
时昌桂
【摘要】随着我国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如何确保教育扶贫能够精准发力,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面对目前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高校要通过确定精准的教育扶贫目标、开展滴灌式教育扶贫、完善教育扶贫考核机制等策略加以应对解决,更好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关键词】教育扶贫 高校 精准发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拔掉贫困地区内部的“穷根”,赋予其脱贫的内生动力。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治贫困的一剂良药,而开展精准教育扶贫则是发挥这剂良药治愈功能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各高校通过组织开展对口帮扶、结对帮扶等教育扶贫措施,提升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扶贫效果。
高校开展教育扶贫具有多重优势:数量多、分布广,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实力强大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作,只有准确把握参与主体的优势,才能促使教育扶贫工作精准发力。较之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教育扶贫主体而言,高校的教育扶贫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数量多、分布广。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这些高校的存在和发展为教育扶贫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支撑。虽然高校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但随着近年来跨区域结对帮扶机制的探索,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教育资源丰富。目前,教育扶贫对象的需求各有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扶贫,而此类扶贫活动的开展就需要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积聚了包括多学科教师资源、健全的教育配套设施在内的大量优质教育资源,且这些资源是其他教育扶贫主体比较缺失的。
教育实力强。高校拥有的强大教育实力主要体现在师资质量方面。一方面,高校拥有大量专业性强的教师资源,能够满足贫困地区学生专业化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除了传授学生专业性知识、技能以外,还可以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着手,进行长期跟踪指导。高校的这些特征为其在教育扶贫领域精准发力奠定了现实基础。
制约高校教育扶贫精准发力的几个因素:目标不明确、方式粗放、考核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教育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教育扶贫的实效性。然而,由于高校教育扶贫工作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系统的方案,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限制了教育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开展。综合来看,当前制约高校教育扶贫精准发力的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扶贫目标不明确。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从宏观层面对教育扶贫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进行了规划,但有些高校对于自身的目标任务难以精确定位。虽然部分高校会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教育扶贫工作目标,但有些目标不完全符合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影响教育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开展。
教育扶贫方式粗放。教育精准扶贫重在扶贫方式的精准化,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摆脱教育的贫困状态。而当前教育精准扶贫遭遇的一个困境就是扶贫方式粗放。一方面,教育扶贫对象分配不明确、不合理,导致扶贫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战或扶贫活动重叠、扎堆等情况;另一方面,参与主体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学生在参与扶贫活动方面体现出时间段不确定和流动性强等特点,难以保证教育扶贫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教育扶贫考核机制不完善。当前,高校教育扶贫工作的考核指标主要是资助的次数、人数等,对扶贫的过程和结果等关键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这就使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教育扶贫的真实成效,也弱化了通过考核发现教育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功能。同时,与教育扶贫考核机制相配套的监督机制的缺失也使得教育扶贫考核工作缺乏严格、规范的监督,数据造假、形式主义等有悖教育扶贫初衷的现象时有显现,不仅浪费了教育扶贫资源,同时也降低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
高校教育扶贫精准发力的策略:确定精准目标、滴灌式教育扶贫、完善考核机制
确定精准的教育扶贫目标。教育扶贫目标是否精准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扶贫工作开展的效果。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各高校的教育扶贫目标。教育主管部门作为高校的直接管理部门,应根据《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制定更加细化的教育扶贫实施方案,明确各高校的教育扶贫目标。另一方面,高校要细化教育扶贫目标,根据自身教育扶贫资源和能力情况,对主管部门明确的教育扶贫目标进一步细化,使各项细化目标有对应的责任人落实执行。同时,要对目标任务开展情况进行动态化跟踪,对于难以有效完成的任务进行及时调整,确保目标完成效果。
开展滴灌式教育扶贫。传统教育扶贫实践表明,仅仅依靠简单的资金支持、学费减免等粗放式教育扶贫难以真正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催生“等靠要”思想。因此,高校要探索实施精准滴灌式教育扶贫。首先,转变教育扶贫观念。教育扶贫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补足教育短板,消除致贫的教育性因素。虽然粗放式的教育扶贫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问题,但其所改变的仅仅是学生物质生活方面的内容,在学生知识素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效果是粗浅的,容易产生“越扶越贫”的情况。因此,高校要摆脱传统教育扶贫的束缚有效扶贫。其次,构建“1+N+1”教育扶贫模式。为提升教育扶贫的精准度,高校可以探索实施以1名导师、N名大学生和1名贫困学生构成的“1+N+1”教育扶贫模式,将教师的稳定性优势和学生时间、精力充沛的优势有效融合,实现教育帮扶的精准化,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帮扶。
完善教育扶贫考核机制。教育扶贫考核是为了掌握高校扶贫工作开展的實际效果,便于及时弥补不足、调整策略。首先,优化教育扶贫考核指标体系。高校要根据教育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瘦身”,削减那些与扶贫成果关联性不大的量化指标,确保考核指标科学、合理。同时,要将扶贫对象对扶贫工作的评价结果纳入考核指标之中,确保扶贫考核工作的客观、全面。其次,建立健全教育扶贫考核监督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适时成立教育扶贫考核监督小组,对教育扶贫考核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考核的真实性,消除考核结果造假隐患。最后,科学利用教育扶贫考核结果。高校要以教育扶贫考核结果为依据,深入分析结果背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在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解决策略,以确保扶贫工作持续性优化改进,更好地适应教育扶贫工作开展的要求。
(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编号:19JDSZ3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琦:《用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人民论坛》,2018年第22期。
②吕俐敏:《教育扶贫中学校的专业优势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