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与学生就业力提升问题

2019-10-09何慧姝王晓庆关振平

时代人物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德院校职业

何慧姝 王晓庆 关振平

就业力指的是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所形成的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和做好工作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与教师自身的师德有很大联系。社会企业会检验高职生的就业力,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的重要表现,其中发挥影响作用的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

增强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提升学生就业力重要性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就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相应知识水平也必须要达标。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高。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高职院校的老师有良好师德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构筑一个较为成熟且完整的思想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高职院校的教师有良好师德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能实现有利指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政治指导,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学生养成平和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侧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现状

如今,高职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价值观,但是这些价值观并不完全正确,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制定相应措施纠正学生的价值观,但是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心态不够平和,态度也不够冷静。除此之外,学生没能正确认识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学生在展开学习活动时,常常感到非常盲目,不能顺利提升自我价值。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这一问题,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毕业生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同时也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形成严谨的做事态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具备优秀师德,在教学活动中,能逐渐增强学生的职业伦理道德,但是这种效应的发挥还不够明显。从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职业伦理道德所占据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高职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伦理道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甚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伦理道德才能提升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职业伦理思想,保证教学内容能始终与社会的发展情况保持一致。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持续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促进学生就业力提升

(一)教师师德润物无声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以说达到较好水平。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把社会的实际需求考虑在内。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合同是较为常用的手段。在此条件下,学校展开的教学活动就是严格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进行。在校期间,学生注意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学习多种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执行多证制毕业制度。在此条件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1]。高职专业毕业的学生是高度敬业的,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愿意前往生产一线参加工作。在岗位上用务实的心态工作,有更为准确的就业定位。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高职毕业的学生受到自身人文素质的限制作用,就业之后后劲不足,较为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均衡的意志品质,头脑中缺乏新观念和新思想意识。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要发挥师生之间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更是渐进的,学生的心理状况会受到教师心理状况的直接影响。对于教师来说,正确的做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这种培养具备一种长期的推动性作用,很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在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就能长期保持较高的职业理想追求。

(二)发挥教师调节能力的影响作用

师德所能发挥的作用会在两方面有所体现,一是教师的自身调节,二是影响学生的自身调节。这两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能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具备良好的师德就是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要遵守道德规范,并保证对自己的事业始终保持忠心。教师在工作时要履行各个方面的岗位职责,作为一名学生也应该做到这一点。这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对于教师来说,职业特征要求其将潜在的道德属性成功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丰富受教育者的就业本领,提高受教育者的成才几率[2]。从教师层面展开分析,不难理解教师的道德也会受到这种效果的影响,这属于一种反作用。当学生的就业素质有所提升,也就意味着学生所能获得的成就也会明显增加。这就意味着的道德的作用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对教师来说,就有了繼续这种师德影响行为的动力。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对一些家庭有过特殊变动或者自身人格存在缺陷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真诚相待。教师用爱、用温情才能暖化学生心里的坚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果能用愉快的心情接受教育,会更顺利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三)良好师德激发学生就业热情

一个人的热情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很有可能是正面的感染,也有可能产生一种有力的激励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对他人产生某种吸引力。教师拥有这种能力,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也会更愿意追随。正是因为如此,热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没有什么特征会比热情更重要了。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对教育事业应该有一种渴望的心情,也也应该具备高度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会自愿听从教师的讲解和开导。与此同时学生才会把教师的鞭策当做是进步的力量,从而在学习上更加努力,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当然这也包括就业在内,一个人是否具有热情,与其自身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大联系,这会在一个人的兴趣和态度上有所表现。这与人对目标的感觉有很大联系,从本质上进行分析,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内心活动,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要从自我服务、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入手。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正确指导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得学生具备成长成才的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份热情,这要求教师自身具备百倍的热情,另外教师要想给学生一份自信,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百倍的自信。

(四)教师思想影响学生就业意识

就高等职业院校如今的办学情况来看,有着专业多但是就业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学生在半年之后,就业率会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就业质量低,导致就业稳定性不理想。社会发展至今,要想一辈子坚守一个岗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频繁更换工作就是一个好现象。而且学生频繁更换工作岗位也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专业技能,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成果。不仅如此,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社会的经济稳定性和企业的稳定性受到不利影响[3]。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学校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其思想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都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诱惑,长此以往,其价值观、人生观、师德师风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教师本身就是师德的化身,自身拥有良好师德才能对其门下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教师本身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作风,保证高职毕业生在参加工作时有坚定的信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就业达到一种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促进学生就业力提升有四方面体现:教师师德润物无声会影响学生一生;教师的自身调节能力会影响学生的调节能力;教师具备良好师德才能激励学生的就业热情;教师思想稳定影响学生就业意识,促进社会就业达到稳定状态,有效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良好应对工作时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现实压力。

参考文献

[1]朱国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师德建设探析[J].才智,2019(14):126+128.

[2]祁金祥.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师德的实证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1):110-111+35.

[3]汪卫,徐宁宁.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与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79-80.

(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师德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致良知与师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