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攻坚期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
2019-10-09姬军荣
姬军荣
【摘要】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已进入攻坚时期。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需要优化政府投资机制,引导区域经济互补性增长;构建城市群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竞争性增长;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规模化增长。
【关键词】经济转型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虽然部分领域改革初显成效,但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却成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硬骨头”。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个别企业、行业以及个别区域的发展优势是有限的,而统筹谋划、充分调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红利,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才能以更明确的目标、更优越的环境以及更强大的信心和勇气打好经济转型的攻坚战。
优化政府投资机制,引导区域经济互补性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已经进入攻坚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基础上,地方政府放权让利在推动经济转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政府投资机制的确立体现了在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作为辖区资源配置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各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投资机制,根据区域发展态势、特色与方向实现区域间经济的互补性增长,为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优化政府投资机制,首先,要求各地方政府明确自身职能,即在政府投资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始终是市场经济以及投资活动的有限管理者,其投资领域应始终以公共服务为主。其次,政府应致力于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法律法规层面入手取缔不科学、不合理的传统制度,以充分释放被低估的民间投资力量。最后,在投资审批程序上,应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限,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在风险承担的基本原则上最大程度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作用。
优化政府投资机制,还应强调不同区域政府对辖区产业结构、社会资本的调控与引导功能。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自行调整以及社会资本的流动均具有明显的趋利性,而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要构建健康、稳定、完善的市场机制,需要由政府参与调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在产业结构方面,地方政府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主导,通过政策扶持、投资转向以推动低碳环保产业、本地特色产业以及新兴领域产业等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在社会资本引导方面,地方政府应以示范性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聚集,从而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
构建城市群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竞争性增长
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结构相对复杂,根据城市所处位置、发展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之间形成了具有一定内部一致性的经济发展区域,即城市群。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区域经济的规模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对于整合资源发挥城市群集聚效应以及辐射效应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构建城市群互动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促进区域间经济的竞争性增长意义重大。
要构建城市群的互动发展模式,其一,具有内在发展一致性的城市要突破固有的辖区独立发展态势,增强区域内城市间的资源流动性,逐步建立小范围内跨区域发展的经济组织以达到区域经济分工以及协调发展的目的,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结构优化。其二,在同一个经济区域内构建健康的城市群互动发展模式,还应确保一定水平的内部差异性,城市群只有在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凝聚成为具有高水平竞争力的利益整体。其三,从全局入手制定长、短期以及总体、局部的城市群发展战略,提高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同一个城市群内拥有一定数量发展规模等级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放程度各异。因此,首先应充分发挥高经济水平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以形成“增长极”,加快城市群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推动周围具有资源特殊性的中小城市的个性化建设,以中小城市的地方特色为核心打造富有潜力的辐射圈,与中心城市构成良好的互补发展网络,从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水平。
此外,城市群的互动发展还离不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作用。城市群的互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城市之间经济、人才以及营商环境的竞争,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既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因此,打造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是加快城市群互动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完善城市群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以城市群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应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交通网络系统的合理布局与调整,搭建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服务设施的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内部管理的一体化水平。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规模化增长
要解决经济转型攻坚期的发展难题,应发挥区域间的规模经济效应,而推动区域间经济规模化增长,就需要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一般认为,产业集群是推动小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不仅有助于弥补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资源劣势,而且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基于全局观念,对区域内产业布局、集群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提高产业集群内部布局合理性,避免出现同一集群内部恶性竞争的现象。合理规划集群内的产业布局,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环节充分重视区域经济布局与产业集群规划的协调性,以健全产业链为目标实现产业内部企业的引资。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产业集群内部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补充完善产业链结构,为其总体竞争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环境。
其次,要致力于促成集群内部不同类型企业协作关系的构建,在产业链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博弈竞争机制。例如,打破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固有界限,促使龙头企业之间红利共享,以及形成中小企业之间优势互补的模式。另外,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期,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也应始终以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为核心,只有确保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变革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啃下攻坚期的“硬骨头”。对此,地方政府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态势,实事求是地对本区域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提高下游产业的优质产能以及附加值,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或者以重组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对于中上游产业,地方政府更要鼓励其基于现有优势及时把握转型升级机遇,与新兴产业对接,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同类行业的转型升级。
最后,形成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规模化增长,还应致力于推进技术创新,增强区域内产业的长久竞争力水平。一般来说,技术创新所形成的竞争机制归根结底是人才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竞争机制。因此,促进产业集群,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留置力度。政府要着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产业规划为基础完成人才的精准引进。另一方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通过税收红利等政策途径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与技术支持。
(作者为河南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南省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基于发展动力重构的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017B07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辉、闫强明、黄昊:《国际视野下中国结构转型的问题、影响与应对》,《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