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手册与企业哲学落地
2019-10-09葛树荣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坦言:“我在中国倡导的利他经营哲学,对于中国人来说等于‘出口转内销。 日本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而且中国的圣贤是从做人做事的根本道理上教我们的。我要将自己学习实践中国圣人贤人的教诲、在企业经营中的心得体会如实告诉中国的企业家,让他们在经营中少走弯路。”
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原点,以“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为核心的稻盛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回归和升级。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今天,很多中国企业经历了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后,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并回归商业的本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学习并导入其经营哲学,取得可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稻盛先生发明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正在国内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而阿米巴经营模式必须以稻盛哲学为基础,导入稻盛哲学是必由之路。
我曾于2013年提出导入稻盛哲学的“原浆勾兑模型”及“哲学谱系图/架构表”工具,并于2016年第10期在本刊发表了《企业哲学文化手册架构与编制方法》一文。在随后的实践中, 不断优化工具和流程,已在广东盛和塾举办16期哲学手册工作坊,已协助盛和塾内外60余家企业编制《哲学手册》并成功导入经营哲学。6年来,在辅导企业编写《哲学手册》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完成手册的过程,就是参与者达到思想同频的过程,就是哲学落入心地并开始践行的过程。同时,编写《哲学手册》也是企业文化再造和升级的过程。
稻盛经营哲学
稻盛经营哲学是稻盛先生对经营管理实践的思考、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系统化总结。它源于实践、成于理论,下接地气、上联天理,刀刀见血、直逼本质,自成体系。它简明、朴素、实效,用大土话、大白话、大实话,揭示出经营管理的运行规律和内在本质。
稻盛经营哲学亦即“京瓷哲学”,发端于稻盛先生初入职的松风工业,成型于其所创办的京都陶瓷,更运用和验证于他亲手创建的日本第二电信(KDDI)和日航重建。而这三家不同行业的公司均属世界500强范畴,足见其哲学的普适性。据先生回忆,从他1955年入职松风工业起,“为了做好工作,必须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必须抱这样的心态”, 每当有所感悟时,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在研究实验用的笔记本上。当开始经营京瓷公司的时候,他常常把记录了工作要诀的笔记本拿出来,再添上在经营中新的体悟,将这些工作和经营中的要点重新整理,这就是所谓的“哲学”。他又进一步解释说:“我自己投身于工作,埋头于经营,在实践中,‘究竟该怎么做,工作和经营才能顺利进展?我烦恼,我思索。在这一过程中,终于领悟到了有关工作和经营的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方法模式,归纳起来就是‘哲学。”
相比作为学者和旁观者的“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及其管理学,稻盛的经营哲学来自其对创办企业的实践与反思。究其知识属性,也就是日本一桥大学野中教授评价稻盛时特别提出的——“实践智慧”(Phronesis) ,即亚里斯多德所谓“实践活动”的结果。
1923 年英国学者奥利弗·谢尔登(Oliver Sheldon, 1894~1951)出版《经营哲学》一书,被公认为本领域的奠基之作,但属于纯学术研究,对企业界几乎没有产生影响。本文中经营哲学特指“稻盛哲学”或“稻盛经营哲学”,它也与“京瓷哲学”同义。本文所谓《哲学手册》,特指融入稻盛经营哲学的《企业文化手册》。
1994年,正值京瓷创业35周年,在时任社长伊藤谦介的建议和努力下,稻盛先生的多年有关思考,被提炼为78条,发布为《京瓷哲学》手册。因具备普遍适用性,《京瓷哲学》78条被比喻为“原浆”,可以“勾兑”到任何行业的企业。
为了解析京瓷哲学,我提出了“纲目条”的 “结构-内容”分析逻辑,将京瓷哲学归纳为3纲9目78条,见表1。该表可以作为“原浆勾兑”最方便的初始模板,套用迭代出自己企业的哲学架构。
第一纲,“人生哲学”,含有2个目。第二个纲,“工作哲学”,含有4个目。第三个纲,是“经营哲学”,含有3个目。
人生哲学的第一个目“思考人生”,含有8条。第二个目“提高心性”,含有7条。
工作哲学的第一个目,“精益求精”,有17条,第二个目“做出正确判断”,含有5条。第三个目“达成新事业”,有7条,第四个目,“战胜困难”,有6条。
经营哲学共有三个目,分别是“经营要诀”,有12条。“人人都是经营者”,有6条。“关于开展日常工作”,有10条。其具体内容,详见《京瓷哲学》(东方出版社2016)。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关于“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稻盛先生曾经在其著名演讲《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中提出了三点:第一,所谓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第二,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第三,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 优秀的品格。那么,你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是什么?你公司的目的、目标是什么?你要赋予你的企业一种什么品格?因此,你是需要哲学的。
稻盛先生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字牌,写着“思考”二字,他思考生产经营中“何为正确”“如何正确”的问题。其思考系统深入、直击本质,最终产生了自己的哲学 。总之,经营哲学要回答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何为正确” “如何正确”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随时发生,无法回避。因此,经营一定需要哲学。
哲学为什么需要手册
“食稻有化、哲学有谱”是哲学落地的第一步,所比喻的是消化吸收稻盛哲学,与自身行业、企业实际链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哲学,变成自己的“谱”即《哲学手册》。
《哲学手册》编写有三个关键指标:消化率、转化率、自稻比。消化率,就是对稻盛哲学的理解程度,也可称之“吸收率”。比如 “以心为本开展经营”这一条是稻盛哲学的基础。很多企业《哲学手册》的前三稿,对这一条都解读不到位或出偏。转化率,是将产生于陶瓷业的京瓷哲学,向本行业、本企业转化的程度。所谓转化,具体体现于条目的表达和阐释。比如同样是“制造完美无瑕的产品”,在我所辅导过的餐饮企业和建筑设计院中的表述和阐释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经验进行提炼,而“自稻比”,是自有哲学的比重,对于一般企业,10%-20%是合理的,不必強求。因为稻盛哲学具有超越国界、行业、规模和体制的普遍适用性,至少80%的《京瓷哲学》条目都可以直接借用,但必须进行消化和转化。
《哲学手册》编写过程中的“思想同频”
《哲学手册》编写过程中,经营者和参编者能够达成思想同频。参编者通常是企业高管、部门长和骨干员工。如果企业人数在200人左右,则可以全员参与编写,并达到全员同频的效果。深圳市观达眼镜有限公司、南京九蜂堂等企业,都是全体参与编写并初步实现了全员哲学共有。
《哲学手册》编写过程的哲学共有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环节:共学盛经原浆(即《京瓷哲学》)、共诊自家长短、共搭哲学架构、共释哲学条目。
共学盛经原浆(《京瓷哲学》)
全部参与者组成学习群组,通过学习《京瓷哲学》78条,深入理解、链接自身工作并努力践行,同时产生共同语言,彼此同频。
广西北海精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杨副总经理讲过,学习京瓷哲学后,“为伙伴尽力”“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等条目,成了共同语言,部门之间因矛盾找她告状的没有了,大家互相支持、加班帮忙,全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在生产任务最忙的一个月,公司业绩提高了30%。
共诊自家长短
大家一起利用二元文化归因分析表,分析导致公司发展的“成功因素”和阻碍公司发展的“阻碍因素”,先列出现象,再进行文化归因,并作为文化和哲学提炼的素材,以加强针对性。比如 “成功因素”的现象,“大家加班加点,不计较”,文化归因是“无私奉献”;“经常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文化归因是“创新”,而对于“阻碍因素”,未来要进行“负向提炼”,比如“阻碍因素”的现象,“人才流失率高”,文化归因可能是“不公平”和“缺关爱”等,未来就要建立“公平”和“关爱员工”的文化。
该项工作,可以分组进行,最后整合。大家共同进行自身文化诊断分析,不仅是整个《哲学手册》编写的基础,也是建立文化共识和哲学落地的基础。
共搭哲学架构
大家通过消化吸收京瓷哲学、文化诊断分析,共同编写自己的哲学架构,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为了扩大参与,企业内可以分成多个编写组,每个小组同步进行,并讨论出架构表,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争论,最后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架构表。
设计哲学架构的初始设置,除了前述表1之外,还有两个基本模板,见表2、表3。表2是基于《京瓷哲学手册》所提炼的模板,表3则基于《日航哲学手册》。
表2、表3的主架构,即“题”,是“根、主、子、基”,它集成了常规《企业文化手册》和《京瓷哲学手册》的结构要素。常规《企业文化手册》,只有主文化和子文化。而《京瓷哲学手册》,由“根文化”和“基文化”构成。根文化,就是类似于“敬天爱人”的信条,在京瓷,被称为“社训”,在国内可以命名为“信念”。基文化,就是京瓷哲学的三大构成:人生哲学、工作哲学 、经营哲学。主文化,主要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主干内容。子文化,是关于具体经营管理的理念群,如经营方针、发展理念、人才理念、研发理念等。常规企业文化与经营哲学在结构上集成之后,就有了根文化和基文化,可谓有了根基。集成后的手册 ,可以称为《哲学文化手册》或广义地称为《哲学手册》。
所谓哲学架构设计,就是设计“纲目条”。大家可在表1、表2、表3的现有“纲”“目”基础上,直接选择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京瓷哲学》条文,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做出阐释,便可以做出1.0版本的《哲学手册》。以此为基础,便可以开始迭代升级:如果将部分京瓷哲学条文改写成符合自己公司的内容,或加入自己公司独有的条文,则成为2.0版本;如果提出了自己独有的“目”则是3.0版本;如果提出自己独有的“纲”则是4.0版本。
如此进行迭代设计,最终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架构体系,并可以对应画出哲学谱系图。
从架构表的第一稿,到定稿明显发现,架构表与哲学形态同步结构化效应,从混乱松散到聚焦圆融的结构化和个性化,企业哲学在参与者心中逐渐成形并扎根。
共释哲学条目
大家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构,阐释每一哲学条目,深化认识,并达成共识。本阶段可以发动全员参与,讨论、争论,最终整合汇总,达成一致。
我曾經参与了佛山市兴华商场有限公司《哲学手册》“诚信”条目的阐释研讨。国营时期就来商场工作的干部,谈了该商场的诚信传统,售后人员谈了服务过程中的诚信故事。总经理还特别询问财务人员,对供应商及时付款的情况,并提出,要有自罚制度。他讲到“如果对供应商做不到及时付款,它就不会拿A货给我们……”,于是探讨明白了对供应商的诚信要领。每个部门的参编人员都结合自身工作,搞清楚了诚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并达成共识。这本身就是最基本的哲学落地。
总之,哲学落地的第一步,就是学习和消化《京瓷哲学》78条,就是所谓“食稻有化”,再结合自身行业和企业特点与实践,转化成自己的哲学,并编制出《哲学手册》,即“哲学有谱”。其中的技术要领,可以比喻为“原浆勾兑”。所谓“原浆”就是《京瓷哲学》78条。而所使用的勾兑工具,就是本文提出的三张表格,它能够很方便地辅助企业做出自己的哲学手册。而编制哲学手册的过程,就是在参与者当中形成思想同频和初步哲学共有的过程。哲学手册又是在更大范围进行宣传贯彻和落地推进的基础。
(葛树荣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公司特聘讲师,山东、广东、温州、上海、武汉等盛和塾特聘顾问,青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