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概貌
2019-10-09段丽
段丽
摘要:《芦笙乐谭》是由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主持,杨方刚先生编撰的一部关于贵州芦笙文化研究的专著,是“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丛书专著之一,曾荣獲国家理论金钟奖金奖,全书共六章。本书着重论述了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的源流、文化内涵、形制与演奏方法;同时对贵州侗族、水族、瑶族芦笙的形制、演奏形式、艺术特征、传承方式、社会功能等进行了探究。最后以局内人的视角总结出目前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又站在局外人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及发展方向。该书从多个方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贵州少数民族芦笙和芦笙乐的多姿多彩,同时也展现了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的民族特色与丰富内涵。
关键词:《芦笙乐谭》 芦笙文化 管窥概貌
中图分类号:J6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79-02
一、多视角的芦笙文化
“芦笙是什么?芦笙是一件平凡的乐器,芦笙是一件尊贵的神器,芦笙是一部文化的史书,芦笙是言情志事的载体,芦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芦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作者开篇就从多个视角回答了芦笙的真正内涵:芦笙是一件平凡的乐器,在贵州,芦笙是一件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乐器。这种乐器在贵州的苗族、侗族、水族、瑶族等几个民族中流传都比较普遍,特别是苗族,不论是黔东南还是黔地的其他地方,凡是有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都有芦笙。在形制上,芦笙是一件普通的簧管乐器,由笙斗、笙管、吹管和簧片等部分组成,其中笙斗和吹管为杉木所制,笙管为竹制,簧片为铜制。在芦笙的制作中,由于材质和大小的不同,出现了柔和脆响的直管、弯管、双音芦笙,苍劲浑厚的芒筒芦笙。特大号芦笙的声音低沉,而小号芦笙清脆。传统的芦笙只有6个音,分别是2、3、5、6、高音1、高音2,演奏时,双手的小指和无名指稳住芦笙,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左边和右边的音孔,口含吹管,吹和吸都能发声。
芦笙作为一件尊贵的乐器,在贵州各苗族社区中,它又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平凡的、普通的乐器。它作为一种常见乐器时常出现在重大的民俗节日和大型歌舞活动中。苗族人民视其为可以通往神灵和祖先进行对话的神器。例如,在黔东南的“祭鼓”、黔西南的“打嘎”、黔西北的“做嘎”、黔西的“打冷嘎”和黔中的“阿仿”中芦笙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人们通过芦笙向祖先述说族人的生活状况,祈求祖先的庇佑。在丧祭仪式中,芦笙给亡灵指路。在苗族人民的心中芦笙简直就是一部文化的史书,在他们的观念中,芦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器,它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符号”。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芦笙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成为他们记录和传达语言的工具,也是人们教化传承、交流沟通、审美娱乐的载体。例如《芦笙乐谭》中提到的苗族芦笙乐舞“滚山珠”和“大迁徙”,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小花苗人民悲壮、艰辛的迁徙流离之路。芦笙是言情志事的载体,在苗族人民的观念中,芦笙是一种能说话的神器,能够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意愿。书中用佑俊和采娥茹的传说,恰到好处地告诉人们,“芦笙是语言的升华,是抒发话语难以言传的那份情感和意念的需要” 。芦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在贵州许多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苗族,以芦笙为纽带,涉及了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节庆、婚恋、丧 葬、祭祀等活动,芦笙都占据了主导或重要位置。因此,芦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芦笙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本身乐器的含义,而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以独特的方式续写着感人的苗族故事,蕴藏着无穷文化信息,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书中所说“芦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
从《芦笙乐谭》的多视角,我们能够了解到,芦笙不仅是一件普通的乐器,还是一件可以和祖先进行沟通的神器,更是一部蕴藏着苗族和其他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繁衍、斗争、发展的教科书。人们用芦笙进行人际交流和传颂事迹,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芦笙词,它奏出的音调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苗族人民所说的“芦笙会说话”之意吧。不仅如此,芦笙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负载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也展现了独树一帜、多彩而丰富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二、芦笙文化的薪火相传
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多元文化并存和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外部民族文化因素的融合还是内部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其流布、发展都自然而然相互影响的。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表现出一定的特点时,其文化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苗族芦笙文化由单一性到多样性、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芦笙形制、制作材料、管音音列、音阶、文化空间、表演场地、社会功能、存在方式、活动方式、舞蹈艺术家的舞蹈编排等等。这些无一不体现出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现代性变迁。就苗族芦笙的文化空间来说,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大多经过整理改编等人为的外部力量介入,然后将其呈现在广大欣赏者的面前。被外部力量介入影响的非遗项目,它原来的样态已经发生了改变,那它还是非遗原本的样态吗?坚持原生性和整体性原则,应当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介入从而变成碎片式非遗文化的呈现。而芦笙和芦笙舞,它原本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的样态就是生活,是有它现实生活的文化内涵和具体内容的,如同人们正常生活规律的衣食住行,要将非遗与传承族群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使其艺术化,它将失去其本身存在的环境,从它文化环境中抽离出来,就会与原本的文化样态逐渐远离。舞台化的表演肢解了苗族芦笙文化的内涵,也使非遗原本的文化样态受到影响,逐渐改变其形态。特别是现在利用舞台展演的表现形式,就有学院派与民间老艺人的同台表演并要排列名次一分高低,而舞台天然就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表演感,如同沉锚效应,先入为主的将观众的思维意向、观赏体验限定在舞台之上,并不能在非遗原本样态中感受、体验、欣赏民间非遗传承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变成一种娱乐形式,成为观众休闲时刻凑热闹的形式。
近年来,贵州少数民族芦笙乐也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保护传承的问题。《芦笙乐谭》的作者谈到芦笙的传承时说到:“芦笙的传承,懂得唱、学会吹、掌握演奏技能只具有浅层次的意义。为了能深切地解读认知芦笙传承的根本目的,通读最为民间芦笙传统教习的主题内容之芦笙词,是一条重要途径。”为实现芦笙文化的活态传承,关键的手段是“人师”,即“芦笙师”。《芦笙乐谭》中讲到,芦笙乐的传承,如果缺少了“师”,则文化传承之脉就断裂了。因此,重拾芦笙传统的传承方式是传承的关键。
三、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发展的审视
笔者在本研究中,简单总结出了近半个世纪贵州民间芦笙在乐舞表演、乐器改良、传承发展等方面所获得的成绩,同时也总结出来其中蕴藏的突出问题,目前的芦笙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综合文化功能型向音乐审美娱乐型转变,芦笙已经脱离自身的文化背景而成为一件纯粹意义上的演奏乐器。
近年来,芦笙已从传统的6管6音变革成为多管多音芦笙,在音调上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微分音律已经被代替,实际上这种芦笙的改制丰富了演奏方法和曲目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文化大众化,丢弃了传统的芦笙演奏出的音乐不再是原滋原味的芦笙乐曲。对于芦笙的变革发展,究竟是利还是弊?答案显然,我们正在偏离传统的路上越走越远。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人士提出了非遗人传承和学校传承,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总的来说,我们都必须与时俱进,既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要尽可能的保留传统样态。
四、结语:管窥概貌
通读《芦笙乐谭》全书,对于贵州少数民族芦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书中运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从芦笙的历史源流、形制种类、制作工艺、芦笙舞等与芦笙乐器本体相关文化的研究;从吹奏方法、维修保养等芦笙演奏技术的探索;从芦笙的社会功能、民俗事项等活动中芦笙文化功能的研究;最后论及芦笙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的展望。《芦笙乐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芦笙文化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