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含柴胡中成药用药规律

2019-10-09高越李悦刘施董琼王玉孙婉瑾熊隽黄正德

安徽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肝郁方剂疏肝

高越,李悦,刘施,董琼,王玉,孙婉瑾,熊隽,黄正德

柴胡是一味在我国有着悠久用药历史的中药,同时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品种之一,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概括其功效为“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1],可总结为除寒热、破积聚为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柴胡功效为“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2],该著作对柴胡的功效总结得较为全面。自《黄帝内经》记载含柴胡的方剂以来,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创造出大量的经典方剂,总结出很多临床应用的配伍规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3]是成方制剂的国家法定标准。本研究2018年6—12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CMISS)深入发掘《中药成方制剂》,应用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其中含柴胡的方剂进行整理、挖掘、分析;同时分析柴胡的功能主治、证候特点及临床常用的组合配伍,为中药柴胡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方法

1.1分析软件TCMISS V2.5软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1.2方剂收集方剂收集筛选整理《中药成方制剂》结构化数据[4]中含“柴胡”的所有方剂共237首。

1.3数据分析通过TCMISS V2.5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的“数据查询”功能,对中药“柴胡”筛选出方剂237首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中药基本信息统计(如中医疾病、证候、药物频次等)、组方规律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为该软件自带的挖掘算法,包括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等[5]。

中医疾病名称及证候是根据该软件数据库《中药成方制剂》中录入的所有方剂的功能主治统计得出。

2 结果

2.1频次统计

2.1.1疾病统计 在237首含有柴胡的成方制剂中,处方药物采用频数统计分析[6],整理出主治疾病共93种,其中使用频次较高(频数≥10)的有14种疾病,其中感冒59次,胁痛45次,月经失调32次,眩晕22次,积滞21次,带下病19次,痛经19次,腹泻16次,黄疸15次,胃痛15次,腹胀14次,腹痛12次,中暑12次,不寐10次。可见,含柴胡方剂以治疗外感疾病和内科疾病,如感冒、胁痛、月经失调、眩晕较为多用。柴胡可用于治疗感冒病,感冒多为感受风邪等外邪后引起肺卫功能失常,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的作用,从少阳之枢达太阳之气,则太阳表证可除。柴胡也能治疗胁痛,足厥阴肝脉抵小腹,布胁肋。胁肋部为肝经巡行之所,而柴胡为肝经的引经药,疏肝止痛之力尤佳,因而擅治胁痛。柴胡还可治月经不调,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郁,肝气郁滞为月经不调的重要病因,柴胡能疏肝解郁,为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药物。眩晕病分虚实,其实证多属湿热蕴结少阳,亦即无火不作眩。柴胡既能和解少阳,同时兼具退热之功,用于治疗眩晕之实证。

2.1.2证候分析 含柴胡的237首方剂,涉及86种证候,频次较高(频数≥10)的证候有10种,其中,肝郁气滞证27次,风热犯表证22次,风邪袭表证20次,肝胆湿热证20次,食积证19次,气滞血瘀证14次,肝郁血虚证13次,气血两虚证11次,肝胃不和证10次,暑湿内蕴证10次。可知,柴胡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因而常配合其他疏散药物治疗肝郁气滞证,在名方逍遥散及柴胡疏肝散中均有体现。柴胡能和解表里,因其能升发疏散,祛邪外出,配伍清热药物及祛风药物分别治疗风热犯表证及风邪袭表证尤为适合。本品既能疏肝又能退热,因此对于肝胆湿热证的病机也颇为切合。

2.1.3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在237首方剂中,共涉及546味中药,常与柴胡配伍的中药15味(频次≥54),其中,柴胡229次,甘草139次,白芍90,黄芩88次,当归87次,陈皮82次,茯苓75次,川芎67次,香附67次,白术60次,枳壳58次,防风57次,木香56次,桔梗55次,厚朴54次。经分析,用药频次高的药味为小柴胡汤和逍遥散的部分药物组成。小柴胡汤中含有黄芩、甘草两味药物,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为逍遥散的组成成分。因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的作用。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脾弱血虚证。二者分别能治疗感冒及胁痛、月经失调、眩晕等多种外感及内科疾病,根据症状相应配伍行气药物,以增强和解及疏肝的效果。

2.2基于关联分析Apriori算法组方规律分析核心用药组合分析:237首方剂共涉及546味中药,利用软件的“数据分析”模块,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对含柴胡药味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36”“72”“108”,支持度设置为20%、30%、40%(表示该药物组合至少有36、72、108首方剂中出现,占总方剂数的20%、30%、40%),置信度为0.9。20%支持度时常用的药物组合29个,2味药的组合22个,3味药的组合7个,见表1。网络化展示不同支持度下的药物组合,见图1。在支持度为30%时,由图1可以看出,柴胡常与理气健脾的药物、养阴清热药等合用,为《景岳全书》中的柴胡疏肝散加减。当支持度在40%时,核心药物配伍得以显现,柴胡配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甘草、黄芩、陈皮、当归、白芍,此组合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按使用频数分析药对,柴胡配伍甘草,柴胡疏散之力强,有耗气之虞,甘草调和益气,能防柴胡疏散太过致阳气损耗,甘草减轻了柴胡的副作用,为七情配伍中的“相畏”。柴胡合黄芩,能泄半表半里之里邪。柴胡能疏肝升清阳,黄芩可利湿降浊火,二药合用能调和表里,柴胡配伍白芍,柴胡辛散疏肝,白芍酸收,养血柔肝,二者合用能疏肝气,补肝血,发挥肝的疏肝养血功能。柴胡配伍当归,柴胡疏肝,当归补血活血,为血中之气药,二者合用起到疏肝补血活血的作用。柴胡配伍陈皮,柴胡归肝胆经,陈皮归脾、肺经,二者合用既能疏肝胆之气,同时能调畅肺脾气机,化痰消食,行气之力尤佳。黄芩、白芍、当归、陈皮与柴胡的配伍均能增强柴胡的疗效,为七情配伍中的“相使”。常用药对分析反映了柴胡的功效在不同药对组合中发挥的作用。

表1 含柴胡方剂中核心用药组合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0.9)

2.3柴胡常见疾病用药规律分析举隅选择柴胡主治疾病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疾病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感冒、胁痛、月经失调、眩晕来对比分析。

2.3.1感冒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含柴胡方剂治疗感冒的59首方剂中,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40%)为疏散风寒药物羌活,祛风药物防风,宣畅气机药物桔梗,清热药物黄芩,调和药物甘草,见图2。本方出自《摄生众妙方》的荆防败毒散加黄芩。风为百病之长,可携其他外邪致病,侵犯肺卫,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失宣降而发为感冒病。荆防败毒散具有发散解表,散风除湿的功效,能调和营卫,透表泄热,兼有化痰之功,加减其他药物对于各型感冒均有良好疗效。柴胡在本方中为臣药,起到辛散解表作用,助羌活祛除外邪,缓解疼痛。

2.3.2胁痛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含柴胡方剂治疗胁痛的45首方剂中,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30%)是《丹溪心法》的逍遥散加减,方中有疏肝之柴胡,补血活血之当归,柔肝止痛之白芍,健脾祛湿之茯苓、白术,以及清热药物栀子、黄芩、茵陈,见图3。柴胡在本方中为君药,起到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的作用,与当归、白芍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医方考·胁痛门》谓:“胁者,肝胆之区也。”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因而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肝阴不足,肝络失养是其主要病机。逍遥散能补肝体而助肝用,有疏肝健脾养血之功,可加减药味治疗胁痛。2.3.3月经失调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含柴胡治疗月经失调的方剂有32首,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40%)为丹栀逍遥散加川芎、香附,见图4。月经失调是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发生异常变化的疾病,或伴有经色、经质的异常。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气血不和则冲任不能相资,肝气犯脾,则统血无权,肝郁气滞是月经失调的主要病因。丹栀逍遥散在疏肝养血名方逍遥散的基础上,加用清肝火药物丹皮,其力更彰。香附为妇科之主帅,是“气中之血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二者合用能开气血之郁滞,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之月经失调疗效尤佳。

2.3.4眩晕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含柴胡方剂治疗眩晕的22首方剂中,频率较高的药物组合(支持度≥40%)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清热的黄芩。见图5。肝阴不足,阴虚内热化火可导致虚阳上亢,扰动清阳之府而发为眩晕。逍遥散既能疏肝透热,又能养血柔肝,能治疗肝郁所致的眩晕。

3 讨论

柴胡作为常用的中药品种,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柴胡还具有退热、抗病毒、保肝、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7]。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处方中柴胡主治的中医疾病涉及感冒、胁痛、月经失调、眩晕、积滞、带下、痛经、腹泻等,也与临床实际相吻合。本研究显示柴胡的临床应用广泛,涵盖了93种中医疾病,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14种疾病,其组成的方剂涉及546味中药,柴胡常与理气健脾药、养阴清热药、柔肝养血药等配伍使用,主要为小柴胡汤及逍遥散中的药物。由此可见,含有柴胡的中成药以理气药为主。

图1 含柴胡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图2 含柴胡方剂治疗感冒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图3 含柴胡方剂治疗胁痛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图4 含柴胡方剂治疗月经失调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图5 含柴胡方剂治疗眩晕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本研究从柴胡的主治疾病中选取感冒、胁痛、月经失调、眩晕进行分析举例。感冒多为感受外邪后肺卫功能失调,基本方是《摄生众妙方》的荆防败毒散加黄芩,应用柴胡和解表里的作用。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治疗胁痛的主要方剂为逍遥散加减,主要选用柴胡之疏肝理气作用,颇能切中病机。月经失调病中,肝郁气滞化火是其重要病机,丹栀逍遥散治疗肝气久郁而化火引起月经失调对症。眩晕病之实证也与肝气郁滞相关,逍遥散为治疗本证主要方剂,临床有效。说明同一味药物柴胡,在不同药对中发挥作用相似,但药物配伍不同,治疗的疾病有所不同,因此加强中药的配伍及方剂的加减研究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也是本研究通过软件和数据分析对常用中药临床使用和配伍规律进行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本研究基于TCMISS V2.5软件,利用集成于系统中的apriori算法[8],确定适当的支持度,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柴胡的中药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并分析整理,总结分析含柴胡方剂的常用疾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分析,柴胡针对不同疾病证候,采用不同的配伍治疗,且在不同的疾病治疗配伍中发挥柴胡独特的功效,为研究含柴胡方剂临床用药规律提供一种有效方法和依据,也为其他中药的类似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猜你喜欢

肝郁方剂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