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收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的模拟计算及优化

2019-10-09陈伟民孙玉玉李伟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板数吸收剂二甲基

陈伟民,孙玉玉,李伟伟

(1.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2.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9)

当前,二氯甲烷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有机溶剂,被大量用于医药、化工、纺织和涂料等行业[1]。但是,二氯甲烷具有较大的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1976年已经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列入65 类有毒污染物清单中[2]。

针对二氯甲烷等含氯有机物的治理,人们已经探索出多种治理方法,其中较为成熟的有冷凝、吸附、焚烧和氧化还原等方法,此外,生物降解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吸收-催化联合技术等新型技术也不断发展[3-7]。但是,它们存在二次污染,如产生活性炭危废,焚烧产生二噁英、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

吸收是一种有效降低二氯甲烷尾气浓度的方法,通过吸收剂的再生,可以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不产生二次污染[8]。本文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二氯甲烷废气分离过程进行研究,确定吸收剂种类、吸收流程和吸收塔操作参数,同时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试验认证,为工业废气净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1 废气组成及计算要求

本工艺流程所涉及的主要组分为二氯甲烷、DMF、水。常压下,三者的物性如表1所示。

表1 组分的物性

废气进气量为1 000 m3/h,其中二氯甲烷的浓度为1 000 mg/m3。模拟计算拟达到的要求为:出气二氯甲烷含量小于5 mg/m3,吸收剂含量小于5 mg/m3。

2 模拟计算与结果优化

采用Aspen Plus 严格精馏吸收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采用二级吸收对二氯甲烷废气系统进行吸收过程模拟计算,分析研究规律变化,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二氯甲烷吸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二氯甲烷废气净化流程

流程说明如下:二氯甲烷废气从吸收塔1 底部进入,与吸收剂1 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吸收除去,塔釜吸收液经解析再生循环使用,塔顶一级净化气进入到吸收塔2 中;在吸收塔2 中与吸收剂2 发生逆流接触,除去吸收剂1 和少量二氯甲烷,塔釜吸收液解析后循环使用,塔顶尾气达标排放。

2.1 吸收剂的筛选

吸收剂的类型对吸收效果存在很大影响,吸收剂要对吸收组分有着较强的溶解性。考虑到二氯甲烷属于极性有机溶剂,通过相似相容原理,本文首先分别以乙二醇、乙醇、二甲基乙酰胺、DMF 为吸收剂,分别考察了其吸收效果和出口吸收剂浓度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吸收剂吸收效果

从表2 可以看出,除乙二醇外,三种吸收剂乙醇、二甲基乙酰胺、DMF 均可作为二氯甲烷废气的吸收剂。

以乙醇作为吸收剂,乙醇出口浓度偏高,再以水作为二级吸收剂可以实现对乙醇的吸收和除去,但是由于乙醇与水共沸,分离回收乙醇难度较大;以二甲基乙酰胺作为吸收剂,在相同的流量下,其吸收效果不及乙醇、DMF,同时二甲基乙酰胺来源也不广泛、价格也比较昂贵,实用性也较差;在相同的流量下,DMF 作为吸收剂,吸收效果较乙醇、二甲基乙酰胺好;其作为一种溶剂,来源较为广泛、易得。虽然吸收塔出口浓度较二甲基乙酰胺高,但是以水作为吸收剂可以将DMF 完全吸收下来,同时DMF 与水不存在共沸,分离回收相对容易,可以实现DMF、水的闭合循环。综上所述,选定DMF 作为二氯甲烷废气的一级吸收剂。

2.2 吸收塔1 模拟优化

以DMF 为吸收剂,本研究分别考察了塔板数对吸收效果、吸收剂用量的影响,具体情况如图2、图3所示。

图2 尾气浓度与塔板数的关系

从图2、图3 可以看出,随着塔板数的增大,塔顶二氯甲烷浓度越来越低;当塔板数为12 时,塔顶二氯甲烷浓度小于5 mg/m3。因此,选定塔板数12 块。

当进料流量为1 100 kg/h 时,塔顶二氯甲烷浓度小于5 mg/m3。继续增大进料流量,二氯甲烷出气浓度变化很小,因此选定DMF 流量为1 100 kg/h。在最优的吸收分离条件下,吸收塔1 的吸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吸收塔1 吸收结果

从表3 可以看出,采用DMF 作为吸收剂,可以满足相关要求,即吸收塔1 出口气浓度中二氯甲烷的浓度小于5 mg/m3,但是出口气体中DMF 浓度较高,需要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2.3 吸收塔2 模拟优化

考虑到DMF 时强极性溶剂,与水可以无限混溶,同时水与DMF 不存在共沸等问题,易于分离回收再循环,因此用水作为吸收塔2 的吸收剂。以水作为吸收剂,吸收效果如表4所示。

表4 吸收塔2 吸收结果

从表4 可以看出,以水作为吸收剂,尾气二级出口中二氯甲烷、DMF 的含量能够降到5 mg/m3以下,满足要求。

3 试验论证

采用鼓泡、稀释法配置二氯甲烷废气浓度1 000 mg/m3的废气,采用自制吸收塔对吸收过程进行研究,分别得到吸收塔1、2 塔顶出气组成。具体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吸收塔吸收结果

从表5 可以看出,出气浓度与模拟计算基本一致,模拟计算结果正确。

4 结论

采用两塔串联吸收二氯甲烷废气,最终出气二氯甲烷浓度降到5 mg/m3以下。经模拟计算,本研究确定吸收塔1 塔板数12 块,最佳进料量1 100 kg/h。试验验证表明,结果相差不大,满足工业放大需求。

猜你喜欢

板数吸收剂二甲基
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精馏工艺改进与模拟研究
新型高负载CO2 吸收剂开发与中试研究
一类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α-氨基酸盐类吸收剂
新型MEA-AMP混合胺吸收剂的抗降解剂研究
基于Aspen Plus的吡啶与3-甲基吡啶分离模拟
Aspen Plus 软件在低温甲醇洗工艺中的应用
混合碳四中异丁烷的分离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存储性能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