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案改善在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09张瑞玲
张瑞玲
277300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枣庄
针刺伤主要是在医疗利器,例如注射针头和缝合针以及各种穿刺针等物品影响下而出现的意外伤害[1]。护理人员在遭受针刺伤后,很容易出现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很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受到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的损伤[2]。针刺伤不仅会导致护理人员受到血液性疾病的感染,对护理人员造成身心健康的影响,还会导致医院承受不可避免的经济损伤以及卫生资源的浪费[3]。护理专案改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员安全的有力手段[4]。2018年1月-2019年1月开展医院内护理人员护理专案改善,探究将医院内护理人员护理专案改善应用于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开展医院内护理人员护理专案改善,对医院内的15名护理人员进行优化护理专案改善记录该时间段内的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发生次数;同时记录2017年1-12月的各项数据。本院中医院内中护理人员15 名,其中主管护师3 名,其余均为普通护理人员。所有护理人员中,大专学历9例,本科学历6例;年龄23~47 岁,平均(31.6±2.9)岁;工作年限1~6年,平均(2.9±0.6)年。所有护理人员在进入本次试验时,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护理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保证非特殊情况,不会主动退出本次试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在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时,需要根据相关指标以及规定进行培训:①岗前培训:在开展护理护理专案改善时,需要对科室内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初步职业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岗前培训,由护理小组中的主管护师对护理人员进行授课。而护师在完成理论授课后,需要对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状况和质量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的缺陷,并做好针对性的二次教育。在完成教育后,主管护师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带教,新进护士带教时间控制在2 个月左右,而熟练护士带教时间在半个月左右,直至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掌握本科业务,并且经考试合格后可上岗单独进行操作。②定期护理专案改善:在科室内每周一下午对科室内人员进行全面护理专案改善,通过小讲座的方式由科室根据具体的工作状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由护理部主任、院感科科长以及科室内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并且派出具有优秀资历的护理人员进行外出学习,通过参加其他单位举办的学术交流会以及护理专业的业务技术对其进行学习,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和工作。③人文关怀:由于医院中的各项工作与全院各个科室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当注重污染器械和物品的清洗,在进行注射和物品收捡时很容易出现器械刺伤或皮肤接触伤的状况,若不注重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就有可能导致受伤甚至出现交叉传染的状况。所以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当注重医院内中的人文安全防护管理,告知护理人员应当如何应用各种方式进行自我保护。这样能够体现出医院内部的人文化关怀,进一步避免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的发生。
评价标准:记录在开展前后医院内各项操作出现物品不合格例数或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的发生次数,并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理论知识考核表和技能考核表对护理人员的分数进行评价,评价护理护理专案改善前后的差异。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在接受护理专案改善后的1年时间段内,医院内的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发生次数有明显下降,开展前、开展后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发生次数分别为12次、2次。
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后院内的护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见表1。
讨 论
在开展实际护理专案改善时,主管护师应当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技术意识到,相关护理人员应当不断对自身进行强化,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通过将护理操作与护理人员绩效挂钩的方式,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意识到医院内自我保护工作的实质内涵[5]。
表1 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水平评价(±s,分)
表1 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水平评价(±s,分)
组别 理论知识评分 实践操作评分开展前 56.9±3.2 61.8±4.1开展后 89.4±4.1 91.8±3.6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在目前临床中十分常见,并且危险性较高,而做好其中护理人员的护理专案改善,是保证护理人员针刺伤的一项重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