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

2019-10-09谭利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4期
关键词:泌乳母乳喂养母婴

谭利花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

母婴分离是指因新生儿存在相关疾病或高危因素需转至新生儿监护室监护治疗,导致母婴未同处一室,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早产、血糖水平异常或窒息等[1]。近年来,国民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并且有多项研究证明当出现母婴分离时,新生儿和产妇更易出现分离焦虑、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产妇由于无法进行母婴接触、担心新生儿康复及预后、担心费用问题等因素,同时产后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易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母乳喂养效果[2]。因此,合理地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乳房护理、知识宣教等措施,可能有效缓解产妇压力、增强母乳喂养效果,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通过对纳入的78例产妇进行不同护理方案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母婴分离产妇78例,产妇认知功能正常,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足月新生儿因各种原因转至新生儿监护室导致母婴分离;排除新生儿因早产、低体重等原因转新生儿科,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和合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产妇,具有母乳喂养禁忌证和要求人工喂养;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8 岁,平均(27.98±2.10)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4±1.24)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3例;产次1~5次,平均(3±1)次;自然分娩24例,剖宫产1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6 岁,平均(26.76±3.05)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12±2.24)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4例;产次1~4 次,平均(2±1)次;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产妇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方法,依产妇身体状况进行适宜的饮食指导,保持充足的睡眠,乳房护理,产后康复指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疏导:针对母婴分离产妇特有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护理治疗。母婴分离后会使得产妇进入心理空窗期状态,导致心理情绪波动大,敏感且多疑等情绪频繁出现,且精神状态呈空缺状,大都存在情绪低落的情况。针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不能“大和空”,先描述母婴分离的产妇心理特征,然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与产妇沟通,评估心理状态,密观察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多用鼓励和安慰性话语安慰产妇,给产妇足够的信心与耐心;增加巡视次数,主动与产妇聊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和掌握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引导产妇疏泄内心的负性情绪;播放轻音乐以舒缓心情,促使心理状态更加稳定,能够有信心面对产后的各方面情况。②乳房护理:保障既有奶,又不产生乳胀。a.按摩:产后第1天开始给进行穴位按摩,选择乳根和乳中、中庭等穴位,每天按摩2 次、单次按摩时间30 min,用均匀的力度按摩,强度依产妇耐受力决定。b.热敷:产后第1天进行热敷和挤奶,用温度大约40℃毛巾给热敷,持续热敷5 min 即可,之后再进行挤奶,模拟新生儿吮吸约5 min;指导产妇学会正确的挤奶手法,嘱咐产妇要3 h自行挤奶1 次,持续加强母乳喂养意识与能力。③科学送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新生儿纯母乳喂养。将关于母婴分离方面的知识详细讲给产妇和家属,使其对此方面情况有着更深层的了解;每天把新生儿身体情况告诉产妇,尽可能使产妇掌握新生儿的病情变化情况;产妇和宝宝情况允许条件下鼓励妈妈过去亲喂,情况不允许时则规律干净的拔奶,手法挤奶,科学合理的储奶送奶;与家属及时交流,指导家属适时的鼓励和安慰产妇,给产妇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产妇的心理状态稳定。

评价指标:⑴母乳喂养成功率: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参照《美国儿科学会母乳喂养指南(第2版)》中的标准判断[3]:①母乳喂养成功:可听见新生儿吮吸时具有吞咽声,吮吸后可以安静入睡,产妇乳房呈松软状;②母乳喂养失败:新生儿吮吸一段时间后哭闹不止,产妇乳房胀痛感强烈;计算母乳喂养成功率。⑵泌乳情况:监测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从胎儿分娩出到产妇觉得乳房胀痛并可见乳汁挤出的时间间隔)和产后24 h、48 h、72 h泌乳量。⑶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调查产妇护理满意度:该量表中具有基础护理、专业护理(积极创造条件让新生儿吸到无污染的母乳等)、生活指导与服务态度,四项内容,每项内容分值为25 分,总分值是上述四项内容分值之和,共计100 分;将量表用A4纸张打印并发给产妇,匿名填写表中内容,面对面回收量表,分值≥80分表示满意,分值60~80分表示基本满意,分值<60 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产妇泌乳情况比较: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比对照组短,产后24 ~72 h泌乳量均增加,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对母婴分离产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母乳喂养率。王燕等人[4]指出,母婴分离是应激源,会导致高危妊娠产妇出现不良应激反应,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母乳喂养率。牟一建等指出[5],母婴分离可导致产后抑郁,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增加,且约有5%~17%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影响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并影响产妇的正常泌乳。另外,母婴分离后产妇得不到新生儿的吸吮刺激,新生儿缺乏母亲的陪伴均影响泌乳始动时间以及泌乳量,导致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对新生儿和产妇的身心状态恢复均造成影响[6]。务永勤等指出[7],母乳喂养关系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妇子宫复旧,亦对乳腺癌和卵巢癌有着积极的预防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提高母婴分离产妇的母乳喂养率,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以保证产妇在新生儿各项状态稳定下能够尽早进行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母婴身心状态持续改善。本研究显示,给予早期干预后的产妇早期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提高,提示早期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通过母婴分离知识宣教使产妇及家属能够理解并配合护理人员,提供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

表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表2 两组产妇泌乳情况(±s)

表2 两组产妇泌乳情况(±s)

注:★表示P<0.05。

组别 n 泌乳始动时间(h) 泌乳量(mL)产后24 h 产后48 h 产后72 h观察组 39 13.20±2.16 45.96±9.18 124.51±20.19 145.17±18.73对照组 39 24.76±4.39 21.30±8.37 59.09±8.13 74.62±17.01 t 12.7238 10.6898 18.7705 17.413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n(%)]

科学的乳房护理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近年多个研究指出[8-9],给产妇提供科学合理的乳房护理效果明显,通过尽早乳房热敷与挤奶对产妇乳房进行刺激,不仅能够缩短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亦可持续增加产妇的泌乳量,使其学会正确的乳房按摩和母乳喂养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缩短,观察组产后24~72 h 泌乳量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一致。早期护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产妇产后乳房护理效果,能够尽早实现母乳喂养,亦避免产后出现乳汁淤积的情况。同时可以缩短开始泌乳时间,提高泌乳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积极创造条件让新生儿吸到无污染的母乳,可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亦可增加产妇护理满意度。刘兴艳指出产后护理可以促使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护关系,紧密联系患护,增强护理认可度。我院早期护理干预以产妇为中心,能尽量消除或减小母婴分离对产妇母乳喂养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配合度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显著,具有多方面的推广优势。

猜你喜欢

泌乳母乳喂养母婴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