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穿刺枪肾活检穿刺术的安全性
2019-10-09陈香文
陈香文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在临床上又被简称为肾活检,属于肾脏疾病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检查项目,该项检查不仅仅可以对绝大多数的肾实质疾病进行诊断,对预后情况进行判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还是临床对肾脏疾病具体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判断、治疗效果产生机制探讨的一项重要手段[1、2]。本文分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接受B 超引导下穿刺枪肾活检穿刺术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20例,均接受肾活检穿刺术,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8~75 岁,平均(50.3±5.8)岁;肾病史1~18 个月,平均(6.1±0.6)个月;其中左侧肾脏病26例,右侧肾脏病34例。研究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6~77 岁,平均(50.2±5.7)岁;肾病史1~16 个月,平均(6.3±0.7)个月;其中左侧肾脏病25例,右侧肾脏病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实施常规穿刺。②研究组实施B 超引导下穿刺枪穿刺:操作前帮助患者取俯卧位,在腹部位置垫一个高度为15~20 cm枕头,在右肾下极位置实施常规消毒、铺巾操作,采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对肾囊进行逐层麻醉处理。选择穿刺针沿着B 超探头刺入肾囊部位,在肾脏下极逐步移至最佳位置时嘱咐患者尽可能屏气,同时立即按动穿刺枪的相应按钮,将穿刺针拔出后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包扎。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穿刺后当天 穿刺后3 d t P对照组 53 7.26±1.51 4.97±0.35 12.895 <0.05治疗组 53 7.02±1.05 2.13±0.42 14.972 <0.05 t 2.051 12.576 P<0.05 <0.05
观察指标: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②住院总时间和操作时间;③对穿刺方案的满意度;④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满意度评价标准:穿刺术完成后利用病房随访机会,对满意度情况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满分为100分)调查,按照以下标准执行。不满意为<60分,基本满意为≥60分且<80分,满意为≥80分[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和操作时间比较:研究组住院总时间为(8.26±1.81)d,操作时间为(4.29±0.86)min,短于对照组的(12.09±2.54)d和(7.93±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对穿刺方案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满意42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达到95.0%;对照组满意23例,基本满意27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达到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 评分比较:研究组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 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肾穿刺活检定位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患者体表解剖定位;②X 线定位、腹部平片定位、静脉肾盂造影定位、断层扫描和CT扫描定位;③同位素肾脏扫描定位;④B 超辅助下定位。上述方法的安全性目前均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4]。B 超定位肾穿刺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在B 超定位之后实施盲穿操作;②在B 超技术的全程引导下实施肾脏穿刺操作;③用B 超在患者背部确认穿刺点,随后将探头移至侧腹部十二肋以下的位置进行监测,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外临床医学界较为多用[5]。肾穿刺针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切割穿刺针和负压吸引穿刺针两种类型,切割穿刺针又可以具体地分为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穿刺枪等3种类型。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接受B 超引导下穿刺枪肾活检穿刺术,可以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减轻疼痛,使患者对穿刺术方案的满意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