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及药学分析
2019-10-09莫炯灵
莫炯灵
410006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三科,湖南 长沙
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胃溃疡患者89例,分别采取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和单纯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然后对患者情况进行对比,旨在探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胃溃疡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36.85±2.19)岁;病程6 个月~8年,平均(3.28±1.03)年。试验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22~64岁,平均(36.76±2.13)岁;病程8 个月~7年,平均(3.21±0.9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胃溃疡;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疾病;②用药禁忌;③不能配合本次研究。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应检查,确保符合用药标准;同时做好常规治疗,包括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①对照组接受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用法用量:药片应和液体一起整片吞服,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患者,可将片剂溶于半杯不含碳酸盐的水中搅拌,直至片剂完全溶解,立即或在30 min 内服用,再加入半杯水漂洗后饮用;40 mg,1次/d,连服4周。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治疗,用法用量:成人在饭后1~2 h,睡前或胃部不适时嚼服,2 片/次,4 次/d,连服4周。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溃疡直径,各项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其中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EGF)等;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失眠、便秘、胃胀气、皮疹等[2]。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6.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溃疡直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溃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胃溃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试验组VEGF、EGF、COX-2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胃溃疡是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可发于各个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随之增加[3]。药物治疗是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均为治疗胃溃疡常见治疗药物。其中,艾司奥美拉唑属于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能够通过特异性的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为壁细胞中质子泵的特异性抑制剂[4]。但是单纯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效果不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多。铝碳酸镁属于抗酸剂,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吸收进入血液,因此该药物能迅速、持久地中和胃酸,同时可逆性、选择性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并有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的作用。不过,铝碳酸镁服用后由于铝在胃肠存在,而与其他药物结合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及摄取,故不能在服药后1~2 h 内再服用其他药物。将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运用于胃溃疡治疗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溃疡直径比较(±s,m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溃疡直径比较(±s,mm)
组别 n 胃溃疡直径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5 14.65±5.63 2.44±1.33对照组 44 14.24±4.47 5.71±2.87 t 0.380 6.921 P 0.705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VEGF(ng/L) EGF(ng/L) COX-2(U/L)试验组 45 126.61±21.41 288.37±20.12 36.13±14.37对照组 44 109.29±20.06 255.29±23.14 24.16±11.09 t 3.936 7.202 4.392 P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综上所述,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能够有效促进胃黏膜愈合,降低胃溃疡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