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急性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2019-10-09蒋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4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蒋君

425006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头颈胸外科,湖南 永州

高血压脑出血是近几年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病情发生以后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但最近这几年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善,使得病情朝着年轻化趋势发展[1]。患者存在血管粥样硬化,当血压值存在异常升高时,如存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将容易导致体内的血压升高,使得薄弱的小动脉血管出现破裂,进而导致出现脑出血情况。为患者进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保护生命安全,本文基于此分析超急性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发病6 h 内治疗为观察组(46例),发病6~12 h 治疗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38~80 岁,平均(65.2±8.7)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9~82 岁,平均(66.2±10.7)岁。两组患者均经过临床CT或MRI等影像学诊断确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手术前需要帮助患者剃头,采取全身麻醉方式;根据CT所示脑出血位置进行体位调整,左右侧卧位或仰卧位,头架固定,选择血肿量较大的层面,并分析穿刺的深度和出血深度;切开头皮6~8 cm,颅骨钻及铣刀开3 cm×4 cm 骨窗。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或皮质造瘘,清除血肿,并留置血肿腔引流管引流。选择注射器和引流管以多次抽吸的方式对血肿边缘液态进行吸除,并且对血肿进行半固定,当血肿量抽吸不足40%可停止抽吸。手术以后需为留置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袋。之后每天需要对引流管开放1次,引流血肿;术后根据CT复查了解颅内血肿残余量,清除量超过80%,2~3 d 酌情将引流管拔除。观察组在发病6 h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则在发病6~12 h内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指标: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5.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开颅手术或大骨瓣祛除手术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血肿,但是治疗时间长且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临床应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但是在临床何时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的效果更优,临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所以本文基于此进行调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发病后6 h内进行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所发挥的效果明显优于6~12 h内;主要因为越早为患者进行治疗,就会导致脑出血对神经压迫等产生的影响越小,因此对促进恢复所取得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半年后观察组 46 38.29±5.61 30.18±3.21对照组 34 38.26±4.92 23.00±1.05 t 6.8146 3.0125 P 0.0716>0.05 0.0352<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6 h内进行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