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2019-10-09胡国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4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胡国超

102400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

急性胆囊炎属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发热等[1]。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深,老年人患上急性胆囊炎的概率越来越高,由于老年人属特殊群体,机体能力较弱,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2]。基于此,本次试验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治疗的5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5~82岁,平均(69.42±3.42)岁;发病时间1~4 d,平均(1.52±0.31)d。试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5~84 岁,平均(70.35±3.26)岁;发病时间1~4 d,平均(1.54±0.2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术前禁食6~8 h。①对照组采用急性期保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加用B 超引导下胆囊穿刺,症状好转后1~3 个月择期手术。②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建立气腹,气腹压维持在10~12 mmHg,采用四孔法,采用钛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切除胆囊后取出,采用电凝止血,冲洗术野,将腹腔内气体排尽,放置引流管,最后关腹。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用时(min) 肠功能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5 73.21±7.74 90.24±8.85 3.43±0.35 9.03±1.64试验组 25 26.58±7.15 63.47±8.54 1.41±0.02 5.04±1.48 P<0.05 <0.05 <0.05 <0.05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经急性期保守抗感染治疗无效7例,转开腹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2.0%。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试验组手术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较为急骤,且病情进展迅速,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诸多并发症,对于预后可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多采取手术方式,而传统开腹手术创口较大,手术风险较高,而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较差,手术风险也就更加突出,且不利于术后恢复。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高效、恢复快等显著优点,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具有十分优异的效果,也是目前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3-5]。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肠功能恢复状况较为理想,住院时间更短,有效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压力,此外,试验组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提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缩短病程,并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兼具安全性与稳定性,临床价值突出,可予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