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其昌“十戒”养生术

2019-10-09◎刘

养生月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酒精性寿命

◎刘 凯

董其昌(1555—1636)为明代官吏、著名书画家。史载他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法、长绘画。其寿高80多岁,可谓养生有术。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养身之法即“十戒”,如云:“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戒浩饮

无度饮酒对人体有害无益。《本草纲目》中载:“酒少饮有通脉之功,久饮有伤神损寿之弊。”医学资料研究,酒精性脑病可使人的寿命减少l0~15年,酒精性肝病可使人的寿命平均减少10年。长期过量饮酒,不仅导致慢性酒精中毒,胃肠疾患、肝胆疾病、心脑血管病也接踵而来,还会形成酒精依赖。

戒贪色

历代养生家主张:“善养生者,必保其精。”明代名医张景岳说:“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告诫人们要节制个人的情欲,过度迷恋于情色之中,会损害自己的身体。

戒厚味

人的寿命与饮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寿世传真》载:“茹淡者安,啖厚者危。”《养生必读》说:“要得一身安,淡食胜灵丹。”营养学家认为,过量摄入油腻食物,会导致人体肥胖,使人易患心脏病、脑中风,还会引发癌症。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吃得油腻的人更容易发脾气、愤怒以及焦虑。所以,我们平时吃东西时,清淡一些为好。大鱼大肉、盐重汤热,都不利于养生。

戒饱食

《博物志》中载:“所食逾少,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从健康饮食的角度考虑,人如果长期处于饱食的状态,就会损害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损害身体的健康。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甚至还会引起冠心病病人心绞痛发作,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等,同时还会引发“富贵病”和“文明病”。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养成良好的饭饱八分的饮食习惯,通过调节食量来推迟大脑的衰老过程。

戒多动

众所周知,运动可使人身体健康,但是运动也要适度,过度的运动对身体也是十分有害的。《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中说:“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根据个人的体能状况、季节等内外因素去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对于强身健体,还是非常有益的。

戒多言

名医孙思邈认为“多言则气乏”,意即说话多、大声说话都是十分耗费气的。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吸入则满,呼出为虚,话多的话久而久之就会气虚,而气虚则进一步伤阴,不仅会导致疲劳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还会引起失眠、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等问题,会引起原有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加重。因此,从养生角度来说,要适度地说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地锻炼,并且要学会调息运气。

戒多忧

《黄帝内经》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告诉人们:过多的忧虑是一种“情绪低迷症”,既伤神又伤身,对健康非常不利。民间有句俗语:“养生之道,眉开眼笑。”很形象地说明了“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的道理。

戒多思

《三元延寿参赞书》说:“谋为过当,食饮不敌,养生之大患也。”意思是说,多思会伤心脾,劳则耗气,饮食养分不足,是养生之大患。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每天都想事,不管是大事小事,天天都在脑子里转。这种“多思症”既劳神又“耗气”。做人要学会“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戒久睡

医学家研究证明,每天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如果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百分之八十的人可能短命。长时间睡眠者多有疲劳感及头昏现象。所以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讲究睡眠卫生,合理安排生活、工作。

戒久读

久读或久坐不动,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的活动加强,并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实验证明,长期心理紧张与疲劳,甚至会超过饥饿对人体的摧残。《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中说:“劳神太烦则困。”久读会使心理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心神乏困。

猜你喜欢

酒精性寿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miRNA-370沉默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及荷丹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效果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