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员漏掉一字,引发灭城大火
2019-10-08
“其火势之大,实为本世纪来未有也。”因事起仓促,长沙城内官员、百姓尚在睡梦之中,突被大火惊醒,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城陷入哀号之中。而这一惨剧却是因为译电员粗心漏掉了一个字。
预演纵火,长沙城变汽油库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武汉的机关、工厂,以及大批难民和伤兵涌入长沙,使当时的长沙人口从30多万骤增至50多万。抗战中的长沙风雨飘摇。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长沙一旦不守,就对其实行“焦土政策”(一种军事战略,包括当敌人进入或撤出某处时破坏任何可能对敌人有用的东西)。
“焦土抗战”理论深具悲情,最早由李宗仁提出。1933年,李宗仁曾发表《焦土抗战论》。其后一系列文章也明确主张,要“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作殊死之抗战”。
当时,风头正盛的日军对长沙志在必得,长沙城的安危顿时成战局焦点。史学家、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梁小进认为,长沙守与不守,“焦土抗战”已无法避免。据史学家研究,蒋介石的意图是长沙实行“焦土抗战”“不资敌用”,并“陷敌于困境”,达到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目的。
1938年11月9日、11日,临湘、岳阳接连失守,中日两军对峙新墙河,长沙的局势十分严峻。11月10日,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召来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许权,开始传达蒋介石准备焚烧长沙,进行“焦土抗战”的指示。
这次会议的内容对长沙老百姓来说是高度保密的,当时的人们只知道要疏散,却并不知道要焚城。会议结束后,长沙警备司令鄷悌召开省会党政军警宪处长以上负责人会议,宣布实行紧急疏散,并开始策划焚毁长沙的行动。11日下午4时,酆悌和许权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
为了纵火行动能够万无一失,张治中安排在11月13日进行一次预演,大概凌晨4点的时候检阅鄷悌等人为焚烧长沙所作的预习准备。而就在12日晚上12点,由警备二团和社训总队组成的100多个纵火小分队带着汽油、煤油等燃料到达了准备位置,可是一部分队员却开始将燃料浇在了房屋上,长沙变成了一个汽油库。
新墙河变“新河”,大火烧城
此时距离张治中检阅的时间还有4个小时,纵火队员都在焦灼地等待。
结果当天晚上发生了一个意外情况,日军向岳阳以南离长沙还有250里的新墙河进犯时,译电员竟将前方电讯漏一“墙”字,将“新墙河”译成 “新河”。长沙以北方向有这样两个地方,一个叫新墙河,是距离长沙120公里的一条河流;一个叫新河,是距离长沙市中心3公里左右的一片水域和陆地的地名,这两个地方相距100多公里,名字却只有一字之差。
译电员的这一失误,一下子酿成了大祸。因为按照计划,敌军进入城郊30里以内时,即实施“焦土抗战”政策。日军已经到城外的消息一经传开,一下子引起了大面积的恐慌,部分纵火人员惊慌失措,不慎引燃了之前准备的燃烧物,熊熊大火一下子烧了起来。当日的电报代号为“文”,因大火发生在夜间,故为“夕”,因此这场大火被称为“文夕大火”。
虽然张治中一开始就明确下达指令:“须在我军自汨罗撤退后再下令开始行动”,而且还详细布置,“开始行动时,必须先发空袭警报,使居民躲避,等到再发紧急警报时,开始行动”。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张治中计划检阅前的两小时,局势彻底失控。当发现长沙城内南门某处突然起火,许权迅速得到了士兵的报告,判断是失慎。但当时,警察和消防队员都撤离了,无人灭火。不到一刻钟,南门已经三处起火。但当晚焚城总指挥酆悌的电话一直占线。不久,天心阁也火光四射,接着全城起火。
市民从梦中惊醒,面对熊熊烈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整个长沙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街道上到处都是人海、火海,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到湘江边上渡江逃命。
然而,那些夺命冲出火窟、跑到湘江边上渡江逃生的人们,遭遇也极为凄惨。宽阔的江面只有为数不多的小木船在摆渡,拥挤的人群有的被挤到了江里,有的因为船小超载而沉入江中,淹死者不计其数。
天亮时,人们看到一具具尸体顺江漂流,惨不忍睹。
国民党上下离心才是大火根本原因
从11月13日凌晨到17日,这场大火持续了整整5天5夜。“其火势之大,实为本世纪来未有也。”因事起仓促,长沙城内官员、百姓尚在睡梦之中,突被大火惊醒,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城陷入哀号之中。
经统计,长沙大火使千年古城毁于一旦。全城60%以上的街巷、房屋被烧。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掉,300万元的绸缎烧成灰土,400颗价值连城的汉印及许多文物珍品荡然无存,3000多人(一说是3万多人)葬身火海。
然而大火过后,日军并没有向长沙进攻,消息传开后,国内外舆论大哗。原来,经常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使当时的日军暂时无力进攻长沙,可以说当时火烧长沙决策的过早进行,是对战略局势的误判。
国民党政府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就将长沙警备司令鄷悌、警察局长文重孚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三人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张治中等人革职处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火案就这样草草结案。
之后,张治中经人斡旋,调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人们对此颇为不满。就在张治中到任之日,有人在部长室门后大书“小心火烛”四字,以此嘲讽。
其后议论纷纭,有说张治中和酆悌素不相睦,因借长沙大火一案置酆悌于死地,但酆悌执行放火,只得张治中的口头通知,并未有书面命令,致百口莫辩;有说译电员之错误乃有意人为。衡诸情理,均未能全信,且事隔半世纪多,亦无从查考。但国民党有许多高官官僚习气极重,只知享受权势,无视人民生活痛苦,以至造成上下离心却是实情。
据张治中回忆,蒋介石在处理长沙大火案后,曾作有一番剀切的训示:“就这一次事件的根本成因研究,可以說不属于哪一个个人的错误,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团体的错误。这一种错误的造成,不能不认为是我们的失败。”
(《三湘都市报》刘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