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应用型本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2019-10-08张媛高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虚拟仿真协同育人

张媛 高鹏

摘 要:文章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兼具行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知识“大爆炸”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教师如何教和学生主动学间的矛盾,校企合作学校端和企业端间的矛盾,提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虚拟仿真;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5-133-001

现代科技发展的两大特征:信息快速更新和信息的高度综合性。高校应以当前的社会形势及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来开展专业建设,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同时采取本专业主修、跨专业辅修的教学形式不断完善配套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领域的工作研究。

1.应用型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从业技能水平,培养开拓创新精神,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只有将基本的学科理论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快速适应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现实。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教育一定要稳扎稳打,才能在知识中消化、提炼出新的观点、新的问题,进而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帮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2.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时代,课程建设面临着: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的问题。打破传统授课模式,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和校企协同育人教学。

2.1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知识学习已经成为现实。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从互联网上得到的信息更能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改造教学,是实现课程内涵深度化,内容讲授可视化,网络课程差异化,实体课堂互动化,教育开发协同化,能力培养多元化的必然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1.1“网络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改革探索,发现“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是解决实体课堂系列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在线课程资源的协同教学,既能在有限学时内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又能实施分层次教学,让基础好的学生走得更远、基础弱的學生走得更扎实。在线上线下协同教学过程中,研讨提出了“生讲师评式”“生讲生评式”“分组互评式”等不同的翻转课堂解决方案,并展开了实践,线上教学资源与学校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2.1.2“雨课堂”的互动模式。“雨课堂”教学模式能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完成教师对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工作。搭建了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间的沟通桥梁,极大程度地拓宽了教学趣味性与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非常符合“网络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要求。

2.2构建虚拟仿真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面临着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如何走的问题,将“互联网+”概念引入实验教学,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仿真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基础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翅膀比翼齐飞,让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走得越来越快、飞得越来越高。

2.3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深入产教融合,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将企业的资源引入学校,并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着力于学校建设的具体环节。

2.3.1“引企入校”协同育人模式。在学科建设方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和改造,在跨界融合的信息技术时代,专业的建设和改造应对接产业发展,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强化实践教育。

2.3.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是工程师的摇篮,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地方,高校需要具备工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借助企业的力量,既可以让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老师到高校进行指导和授课,又能让在校教师定期到企业中挂职锻炼,进而形成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培育出更加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让高校教育更加健康的发展。

3.“三位一体”实现育人要素深度融合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协同教学与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将抽象内容可视化,把一些不可见的、难理解的内容用虚拟仿真的方式给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虚拟仿真也是对实验操作的一种补充,发挥各自教学模式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而且要关注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协同合作,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校企生三赢的合作。

网上来云里去,“互联网+教育”、虚拟仿真技术让教学方法的变革与技术辅助手段间产生交织交融的化学反应,把线上线下教育与虚拟仿真技术深度融合变成一种真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校企共建产学研平台,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结构。

基金项目:1.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编号:2018-GX-469,“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2.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TJG201618,“‘理论实践融合的电子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虚拟仿真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军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