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2019-10-08郭明磊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策略大学英语

郭明磊

摘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教”的创新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构建强调教与学的优化与调整,为学生“学”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源。本文立足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实践二语习得理论的意义,阐述了二语习得理论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大学英语; 二语习得理论;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174-001

上世纪70年代,“二语习得理论”被提出,并在语言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大学本科英语教学践行“二语习得理论”,以新的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能力培养为依托,强调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构建,应从教与学出发,通过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生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对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欠缺,理论的指导性、实践性不足,导致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欠缺。为此,紧扣二语习得理论,就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如何践行“二语习得理论”,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二语习得理论在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的构建,更加注重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灌输性的知识导入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导向,搭建多元化教学空间,能够更好地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有效英语教学。从教学发展的视角而言,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1.1构建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能够转变传统教学形态,以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学科实践能力。对于应用型大学本科而言,英语教学的创设更加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创设课外语言环境,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而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语言环境。因此,二语习得理论有助于多元化英语教学的生成,在“能力为本”的教学视域下,通过语言输入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2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语言输入的方式与形式

传统教学方式僵化,缺乏语言输入的有效创设。二语习得理论强调语言输入形式的多样化,在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有效语言学习。因此,二语习得理论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语言信息的有效输入,让“学”与“习”得到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硬性化的输入方式,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更好地输入语言信息;另一方面,输入方式的创新,能够将语言学习环境进行优化,将学生的“学”与“习”有效合一,体现出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2.二语习得理论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传统英语教学思维僵化,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能够进一步优化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环境,通过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空间,实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在笔者看来,二语习得理论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着力点在于“教”的改革,并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创新语言输入,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输入方式的创新是二语习得理论实践的重要基础。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输入中,应注重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强化知识输入的有效性。传统单向的教学输出,弱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定位,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此,注重语言输入创新,将生活中提炼的语言知识融入到学习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欧美电影的流行,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一条路径,通过优秀欧美电影欣赏,让学生结合情境掌握英语本土表达方式,拉近与英语学科之间的距离。此外,广播节目也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BBC、VOA等节目让学生在“听”的语言输入中,更好地感受英语魅力。

2.2搭建学习环境,培养应用能力

学习环境的优化是提高英语学习实践的重要基础。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中,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应注重学习环境的搭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更注重语言的输入,而对于语言的输出缺乏重视,导致很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缺乏英语的实践应用。为此,在英语教学构建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平台的生成,通过“中介语”的导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创设良好的条件。如教师组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创建英语角等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让僵化的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二语习得理论的视角之下,英语教学的转变在于优化知识的输入,通过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契合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形成对英语的正确认识。

2.3照顾情感因素,形成学科情感

情感因素的“照顾”,旨在从心理学角度将二语习得理论融入到学科情感的教学之中,进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很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学科情感不浓厚,导致英语实践学习欠缺。为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要从情感因素的视角出发,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英语,并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如推进学生观看《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等电影,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触动,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科情感。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为英语教学的优化与调整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在传统僵化的教学中,推进二语习得理论,能够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出发,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空间。在本文探讨中,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应着力于三个方面的教学构建:一是創新语言输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搭建学习环境,培养应用能力;三是照顾情感因素,形成学科情感。从输入、输出等维度,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7(08)

[2]李敏刚.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7(18)

[3]华广道.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大学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对策[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03)

[4]李刚.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实践策略大学英语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