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平板,提高阅读课堂小练笔的实效性

2019-10-08梁琪渝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练笔平板实效性

梁琪渝

【摘要】我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如果能通过平板把信息技术巧妙地与小练笔的指导和评价融合在一起,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能极大程度地解决小练笔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小练笔的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课堂小练笔的实效性。

【关键词】平板;小练笔;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往往谈作文而色变,或写出的作文枯燥干巴,或写出的作文如记流水账,把握不到中心。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篇幅短、形式活、耗时少的小练笔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头迅速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吹皱一池春水,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气象,使作文教学得到常态化的训练。

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抓住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应与时俱进。学生不再满足于一支粉笔教到底的语文课堂,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手段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越来越重视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种整合的作用在于紧扣文本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把不同领域的资源、方法、手段等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平板把信息技术和小练笔的指导与评价的教学结合起来,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解决小练笔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小练笔的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课堂小练笔的实效性。

一、巧用平板,创设情景练笔

学生作文之所以言之无物,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没有触动他們的写作兴趣点。因此,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勾起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回忆,刺激练笔的兴奋点,形成良好的练笔动机,让小练笔的训练水到渠成。这时,平板手段的使用就有了用武之地,利用平板适时地将美轮美奂的画像、惟妙惟肖的声音以及灵动的文字等内容根据课堂要求进行融合处理,再在练笔的切入点再现,创设浓厚的练笔氛围。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中,学生预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小练笔情境之中,有效落实了训练点。

又如在《乡下人家》一文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以“这就是独特、迷人的斗门”作为开头或结尾,写一段话的小练笔。由于学生身处城区,缺少乡村的快乐生活体验和类似的生活经历,难以与作者在情感层面形成真正的认同和共鸣,因此局限了他们抒发内心对乡景的热爱和赞美。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利用平板,插入视频,播放出斗门古街、接霞庄、金台寺、竹银水库等著名景点,熟悉的画面一下子勾起了孩子们参加乡村实践活动时的记忆,勾起了他们和父母一起去农家乐的美好回忆。于是,想倾诉的话语尽从笔下流泻出来:“这就是独特、迷人的斗门。一棵棵粗壮的玉兰树分立观光大道两旁,遮天蔽日的枝叶为我们遮阳挡雨。洁白的玉杯似的小花躲在绿叶底下,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快乐练笔,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巧用平板,补充空白练笔

在语文教材中,编者常会有意或无意设置文本空白,留给学生想象和发挥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按照设计思路,利用文本空白设计练笔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把自己的语言将练笔点进行拓宽、延伸。但小学生阅历有限,水平不高,即使面对一个我们认为可尽抒心中情的话题时,学生也会产生畏惧心理,乃至泛泛而谈,草草练笔。面对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抓住空白点,利用平板补充材料。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能启发学生练笔的灵感,提高练笔水平。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的时候,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小练笔:“战士们是怎样在战场上坚持三天三夜,与敌人展开浴血搏杀的,请展开想象,抓住战士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写下来。”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安宁美好的和平年代,没法想象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是怎样的,更无法想象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高大形象。为此,我在教学中,在充分阅读了文本后,我设疑:当年在朝鲜的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是如何杀敌的?结果如何?在勾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后,我使用平板播出的《回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惨烈过程》的剪辑视频,在弹雨纷飞的画面中,学生亲睹了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们克服了饥饿、干渴、枪支弹药的种种困难,冒着生命的危险与敌人奋战的惨烈场面。枪林弹雨中,战士们前仆后继的画面让同学们的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战士们气壮山河的表现所震撼,个个为抗美援朝中的烈士们敬佩不已,中国志愿军的高大形象深深铭刻于心,对小练笔所要描述的画面也就一气呵成了。

三、巧用平板,丰富教学资源

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小学生生活阅历简单,发散思维不强,运用生活素材提升学习的能力亟待提高。平板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古今生活中点点滴滴加以处理,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初次接触的文言文,由于古文和现代白话文的区别,学生相对难以理解。因此,在布置课前预习时,教师可利用平板教师端向学生端推荐《世说新语》里的几篇文言文,让学生多读,从而在字里行间初步了解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明白文言文和白话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在教学中,用平板播放课文视频,让学生细心观察古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为后面的练笔做铺垫。待学完课文后,我设计练笔:杨氏子反应如此之快,回答如此之妙。假如你是孔君平先生,你会说什么?请想象两人之间的对话并写下来,如能用上文言文,更佳!

孔君平()曰:“____________。”

儿()答曰:“____________。”

孩子们立刻奋笔疾书。有的孩子写道:孔君平笑曰:“汝果聪惠。”儿拱手答曰:“夫子过奖矣。”有的孩子写:孔君平频点头曰:“此子必成大器!”儿应声答曰:“德薄才鲜,不敢当!不敢当!”

平板技术的一系列铺垫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练笔资源,学生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各种景象,不但能促进学生愿写、乐写,一句句精彩的话语跃然纸上,而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四、巧用平板,提高评价效率

小练笔的设计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互改能力。一直以来,作文评改是老师评阅好作文后的后续内容,存在着不能及时指出并修改的弊端,而且不能在写作过程中吸取别人的长处,激发写作的灵感,可谓是事倍功半。运用平板进行小练笔的现场批改,不仅会克服传统批改模式的弊端,还能提高写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时,教师巡查,可用平板的拍照功能,拍摄投影出上、中、下三个档次有代表性的小练笔,全班师生共同讨论修改。有没有按要求写练笔内容?内容是否具体?书写是否工整、正确?运用了怎样的写作结构?运用了哪些修辞?用词是否恰当?哪些地方要如何修改?……通过即场的对比、自评、互评、老师评,学生迅速根据意见进行自我修改,练笔能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小练笔的评改中使用平板教学手段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讲评多篇习作,让学生借鉴他人之所长,纠正不当之处,更重要的是把练笔评改训练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练笔的水平和修改的能力都有所提高,长期坚持,何愁孩子不懂作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更为小练笔教学撑起了一片晴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板的使用,就是小练笔教学中源源不断注入的活水,保证了小练笔的实效性。在不断练笔中,学生会回报我们更多的精彩!

猜你喜欢

小练笔平板实效性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