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历探究 共同成长

2019-10-08吴妍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享科学探究交流

吴妍

摘 要: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自然界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惊喜的万花筒,他们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从植物生长过程的周期以及生命生长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言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使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也是幼儿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文字以“萝卜”为观察主题引导幼儿开启一次探索、交流、分享之旅。

关键词:科学探究; 交流; 分享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84-002

亚里士多德在论著中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自然界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惊喜的万花筒,他们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从植物生长过程的周期以及生命生长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言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使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也是幼儿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交流和分享是幼儿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幼儿新的思维,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表达和交流环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当孩子们好奇、好玩、好问的天性遇到有趣的萝卜的时候,精彩的故事一幕幕上演……本学期我们以“萝卜”为观察主题引导幼儿开启一次探索、交流、分享之旅。

一、偶然发现,自然生成

幼儿的学习是立足于生活的整体性学习,教师只有善于捕捉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内容,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保持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热情。小班开学大半個月了,孩子们情绪渐渐稳定,他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一双双小眼睛充满了好奇,总觉得老师像个魔术师,会带给他们无穷的惊喜。植物角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只要一有休息时间都会来这边转一转,这里的植物大部分都是孩子们从花鸟市场买的,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只是驻足观赏。一天班级里的废旧材料搜集区中斌斌奶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其中有一样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只见袋子里装着一粒粒的小东西,孩子们止不住好奇问:“老师,这个看上去像芝麻。”“不对不对,芝麻是黑色的,这个不是,应该是泡茶喝的东西。”王萌萌机灵的回答道。“这个是咖啡色的。”布丁说的。俨然他已经认识了不少颜色了。“那这个咖啡色的小芝麻是什么啊?”孩子们讨论的非常激烈。最终老师揭晓答案:“这是萝卜的种子。”于是种萝卜活动由此开始。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自然界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惊喜的万花筒,他们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小小的一粒萝卜籽就足够引起他们的注意了。当观察过萝卜籽后,他们能够认识到萝卜种子黑黑的,圆圆的,像一粒小芝麻。越是未知越是好奇,带着这份好奇,带着这份兴趣,加上教师言语的刺激,孩子们提出要一起种植萝卜的建议在意料之中,也为我们的科学探究开了好头。

二、支持鼓励,激发兴趣

不愿说或不敢说是大多数幼儿的普遍心理。其实,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事实如此,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而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在科学活动中,老师在鼓励幼儿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地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交流对象。其中,同伴是他们最喜欢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之间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说到萝卜孩子们总会说道:“萝卜我吃过的。”聪明的孩子还知道萝卜有白萝卜和红萝卜之分。看来孩子们的知识面还很广。“这个是白萝卜还是红萝卜,要等种出来才知道哦。”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们对这小小的芝麻般的种子更加充满好奇,都摸了摸,“萝卜的种子小小的,有点像芝麻,怎么会变成大萝卜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开心的讨论着。最后,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把萝卜种子分别种在泡沫盒里。“老师,什么时候会有大萝卜啊?”孩子们一遍遍询问。老师神秘的笑着说:“那要你们照顾好它才能有大萝卜哦!”周一孩子们来上学,都迫不及待地去看萝卜有没有发芽、长叶,可是孩子们到处找,才找到了小小的几棵,孩子们问我:“老师,我们的萝卜怎么没有呀,我和孩子们说可能是萝卜地太干了,它和孩子们一样口渴了,让我们给它们喝点水吧!”孩子们赶紧拿来喷水壶给萝卜浇水。孩子们欢呼:“萝卜快快喝水,快快长大吧!”老师说:“过二天我们再来看看萝卜有没有长大?”孩子们都说:“好的。”国庆长假七天过去了,一早来园上学孩子们都跑去看萝卜长的怎么样?俊杰高兴地喊:“萝卜都长出来了。”布丁说:“叶子小小的,像个爱心,真好看。”孩子们听了同伴的话,都凑上来看。“老师,叶子下面红红的是什么呢?”“那是叶子的茎。”“茎好细好细呀,会长出萝卜来吗?”“萝卜也是需要营养的,我们的萝卜现在在走廊上,照不到阳光,营养不够,所以长得瘦瘦的,我们把它们搬到太阳底下去吧!”说搬就搬,孩子们一起动手把萝卜搬到了操场的一角。

《指南》在科学领域中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进行的,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简单的一包萝卜种子也能变成孩子们探究的内容。围绕着这小小的像“芝麻”一样的小东西,孩子们交流分享着自己的观点。小班孩子语言表达和认知不强,可是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在同伴和教师交流中逐渐进步。《指南》中提出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孩子们只有通过亲自种植这一实际操作才能乐在其中,保持对萝卜生长过程的关注,发现种植活动的乐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这些强调很多的字眼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落实,相信孩子们对萝卜的兴趣不仅仅停留在小小的种子上,种子发芽、长叶都牵动着孩子们,进而产生对照顾植物的责任心和爱心,为更好的探究自然、探究生命做准备。

三、交流分享,共同成长

晨锻时,孩子们都围着在看萝卜,王子萌问:“老师萝卜会开花吗?”老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她说:“我也不知道呀,我们一起看看萝卜会不会开花好吗?”老师没有不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心中留有问题,对萝卜的生长过程充满了期待,相信孩子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观察会看得更仔细,对于萝卜也更好奇。孩子们的小眼睛真尖,一天曹玥霖和廖忆安在观察的时候有了新的发现,“老师你快来看呀,我们有重大的发现了,快来。”随着他们的喊声,老师走了过去,原来,安安把萝卜的叶子拨开一点,曹玥霖看见了露出在地面上的小半个萝卜。一个大萝卜!快来看,快来看,红色的,是红色的。和叶子上的茎是一样颜色的。转眼萝卜种下去快二个月了,如果不收起来的,时间过长会空心的,因此孩子们确定了今天是丰收日——大家一起来拔萝卜,有的一人拔一个,有的是两人合作拔一个,瞧,黄奕斌小朋友第一个拔了一个大萝卜出来了,他兴奋地喊道:快看,大萝卜拔出来了,红红的,有点圆、有点长。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收获的萝卜。

“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是《指南》所推崇的,在分享交流中,我们看到了种植活动的魅力,孩子们能在种植管理中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亲历种植这一感性经验,通过手、眼、口、脑等多通道感知整个探究过程,在体验探究过程中习得了比较、判断、推理、验证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分享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运用语言再现拔萝卜的动作和思考过程,这是一个让幼儿从学习和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语言的“此岸”过渡到能明确自己的想法,并用语言准确解释现象的“彼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重在帮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新信息,促使孩子们不断思考,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

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到种植中来,亲手种下一颗种子,亲身体验种植的快乐,了解许多种植常识,孩子们对大自然中生命生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与日俱增,孩子在种植、照顾萝卜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慢慢地,他们会擅长观察、喜欢猜想,乐于验证,最终喜欢科学,充分利用好幼儿园身边的环境资源,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促进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究和观察兴趣。

猜你喜欢

分享科学探究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孩子,我们慢慢来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