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0-08信天晓

农家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

信天晓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普及,产业升级、跨行业合作成为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在信息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下,智慧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旅游新业态。智慧旅游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旅游业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精神文明生活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游客需求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国家旅游局曾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在2017年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和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目标。并计划于2020年使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将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旅游业的发展。

毋庸置疑,“智慧”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也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智慧旅游的智慧之处不仅体现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中,同时更体现在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的智慧上。因此,为了顺应时代趋势,促进智慧旅游积极健康发展,高校需要转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思路,为智慧旅游输送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一、智慧旅游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必然会提出新的诉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消费者将旅游体验的升级寄希望于信息技术的提升;而旅游企业则希望可以顺应时代发展,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旅游活动信息;旅游城市也希望能够改善相应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智能服务。

综上所述,提供智慧服务、发展智慧旅游企业和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是时代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这也成为了高校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改革动力。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在我国仅有不到四十年办学历史的新兴学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适应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旅游从业者的需求与日俱增。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我国目前已有千余所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虽力争与旅游行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匹配,但多数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部分是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等传统课程。而面对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旅游业影响日益加深的现状,智慧旅游对高校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应进一步促使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做出调整和创新。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授课方式,这对学生掌握新兴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实操能力的训练,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同时又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智慧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的不匹配,将在未来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据统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的人数占学生总规模的35%以下,这和当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旅游企业岗位需求脱节有很大的关系。

2.智慧旅游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智慧旅游的兴起使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由管理领域发展到了信息技术领域。但智慧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信息化,而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数据、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当代旅游活动中的新需求。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不仅具备应用各项新技术的能力,还应当具有高效地获取、处理和运用旅游信息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的能力。

首先,智慧旅游的行业背景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产物,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许多新诉求。如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获取有效信息,感知市场需求和市场动向,可以为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旅游从业人员不仅应当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将线上信息和线下旅游活动紧密连接起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做到智慧营销。

其次,智慧旅游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在信息时代,人们能够足不出户地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资讯,刺激了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这使得当代游客不再满足于过去走马观花的观光式旅游,而更加偏爱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如参与文化节事、度假养生、考古探险等旅游活动。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掌握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地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知识,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专业而富有针对性地服务。

最后,智慧旅游还要求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具备智慧职业素养。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从业人员所提供的线上平台服务贯穿游客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到旅游产品的预定支付和旅游服务评价的全过程。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中,由于表情、语气等信息的相对缺乏,容易产生沟通不畅、产生误解、缺乏反馈等情况。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平台操作技术外,还应当具有更为智慧的职业素养,更好地滿足游客的需求,优化线上、线下服务的客户体验。

二、智慧旅游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法探索

1.树立顺应时代的人才培养理念。高校应当把行业发展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智慧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对新兴旅游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出现了高校与企业供需失衡的现象。我国旅游局于2011年确立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智慧旅游的相关政策,由此可见提升旅游行业中的“智慧”含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应当与时俱进,立足国家智慧旅游发展规划,顺应智慧旅游客观需求,为智慧旅游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智慧旅游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既要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信息技术应用操作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大多虽已开设计算机技术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根据现阶段旅游行业的发展形态,有针对性地增加如旅游电子商务、在线旅游服务商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契合当今旅游业发展需求的相关融合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发展中需要的知识,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帮助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提供智慧服务。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能力是智慧旅游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之一,高校应当加大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在拓宽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智慧旅游人才的实操能力。同时,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应积极构建智慧旅游所需的实践平台,如智慧旅游实验室、移动电商系统、网络服务平台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模拟操作,为学生模拟仿真情景,拓宽学生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和途径。

4.加强与智慧旅游企业的校企合作。高校应当与智慧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构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合作平台。高校与智慧旅游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开创更加切合企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帮助在校生有效积累行业知识的同时,也将智慧旅游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达到二者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的。

三、结语

信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势不可挡,智慧旅游的发展在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之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正确认识智慧旅游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抓住机遇,深入调查,在了解人才需求缺口的基础上,以更高的站位对人才培养理念、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培养出更适应时代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旅游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宇迪.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4).

[2]孙缘. “智慧旅游”时代对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3):82-84.

[3]周健伟.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世纪桥, 2015(12):63-65.

[4]韦妮妮, 刘秀玲.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微博對旅游产品宣传影响研究——以福建省旅游局官方微博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 2015, 25(5).

[5]江波, 李晓霞. 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现代交际, 2017(20):36-36.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