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培养

2019-10-08俞旭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反思性磁铁习惯

俞旭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习的反思性学习,我们可以从创设情境启发反思、思维表达内化反思、总结学习训练反思、合作学习助推反思入手。

关键词:科学教学; 反思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41-001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有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之分,要使学习深入而有效,那必须要坚持进行反思性学习,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学会学习”就明确提出了“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基本要点,也可见反思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严谨,很少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如何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自觉反思,就需要我们采取各种策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启发反思

科学学习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方式来主动探究,获得科学知识及技能发展。在我们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是通过教师一个个问题情境的指引有效开展的,如果不让学生对过程及内容进行一定的反思、提炼,很容易受具体情境的约束,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思维的发展、素养的提升,所以我们认为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反思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想法、知识或能力不足,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的过程。作为教师首先要创造一种安全、轻松、合作的氛围,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使反思顺利开展。如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磁铁能吸什么》一课,实验前学生进行了猜测,认为磁铁能吸铁、铜、铝等,实验结果磁铁能吸铁,但不能吸铜和铝,让学生反思为什么当初是这么认为,学生认为磁铁能吸金属,又因为铜和铝是金属,所以认为磁铁是能吸铜和铝的。知道了磁铁能吸铁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快速性把木屑中的回形针取出来?通过创设实验和一定的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总结。

二、思维表达,内化反思

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思维表达,语言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维的外壳,要把自己的思维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反馈给自己和他人听,表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使自己的思维由混沌逐渐走向清晰、由浅层逐渐走向深层,从而发展思维,内化反思。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效果,在自我调控的实践中,思维表达力求清晰、规范、简洁。在表达的指导上教师可采用规范的句式来表达。用“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最后……”等句式来表达,通过训练使学生在表达时自觉、自发使用这些句式,当然对于不规范的表达要及时纠正指导。对于思维表达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达标,渐进提高,务求实效。

对于学生的思维表达,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对于不同问题提出不同要求,实验时让学生说操作过程,汇报现象时说分析过程,总结规律时说推理过程等,从而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学习,训练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反思总结,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反思性学习。如引导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反思。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新知,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认识就相对有限,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了解同伴们的想法,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实现自我创新;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很多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一个个有预设的问题进行的,也因此学生学习活动是非常顺利的,如果学生不进行提炼反思,碰到稍有不同的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所以让学生反思、提练这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反思其学习过程中在策略上是怎样进行的,分析其中运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对此进行总结、加工,提练出可以运用于一般活动的科学方法。如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一课,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的概念,在完成新课后,要引导学生及时的总结,回顾这一规律是怎样得出的,通过分析了解到采用了对比实验,认识到了对比实验的注意点,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从而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与提升。

此外,运用科学记录本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要求学生反思就应该有反思的内容,以学生的科学记录为内容作为反思的有效载体,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卓有成效的反思。学生通过课堂科学记录,既可以体验自己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又可以回忆起自己亲历的每个环节、过程及碰到的问题等,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所学内容的过程、现象等,从而使得学生的反思、总结更有成效。

四、合作学习,助推反思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自我内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他人无法替代的学习思考过程,但由于反思是自己进行的一种自我的否定,可能出现一些不开心、不愉快的体验,就需要学生自己要有一定的毅力能持续开展,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进行多方面评价来促进学生自觉而又持续地进行反思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同伴相互评价、积极开展师生相互评价。师生相互评价,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鼓励性的恰当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自信不断地思考与反思,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开始时,要多加引导督促,促进学生反思,不间断的引导和督促,促进其反思性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自发的学习习惯。同伴互评是有效利用同学之间学识水平、思维水平相近的一些特点,借助同伴间的交流、互动、监督,促进整个小组的共同进步,当然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指导好组长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尽量要让薄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真正发挥好同伴互评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自我评价是反思性學习的重要环节,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习惯,一个活动和一节课完成后,让学生写一写学习日志,说一说自己对本节课及相关活动的收获和不足,评一评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下一阶段自己应该怎样进行学习……相信如果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评价,定能助推反思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反思性学习。

一位哲人说过:开始是我们创造习惯,后来习惯制造我们。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开始,让学生在反思性学习中学习科学。

猜你喜欢

反思性磁铁习惯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玩磁铁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