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策略研究

2019-10-08杨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互联网

【摘要】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和孜孜不倦的审美追求。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此以后,我国就开始走上真正意义上的“非遗”的保护工作之路。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拥有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然而与此同时贵州的“非遗”也濒临危险,面临着传承力量薄弱,高素质人才缺乏、运用媒体意识不足,创新“流于表面”以及资金来源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贵州“非遗”的保护为例,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依靠互联网+业态,对其进行产品化,市场化,从而来保护我们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关键词】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文化;互联网+;媒介化策略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非遗”的保护发展道路究竟是走上创新开发抑或原封不动去保护的态度各执一端,有关它的保护发展模式争议更是此消彼长。有一种“文化神圣化”的观点认为,对这种传承下来的文化保护必须要维护其原生态,“原汁原味”是“非遗”保护的前提。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传统文化多样而丰富,各具特色又极其鲜明,才能让世界文化绽放光芒,熠熠生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传统文化也在朝气蓬勃的踏向多元化的方向。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民俗等等,仍然以其最美的姿态展示着其倔强的生命力。如何让这些独特而又富有价值的“非遗”艺术,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更加鲜活的展现在公众面前,这常常让我们苦苦思索。

一、贵州“非遗”发展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互联网+”业态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这一概念在今天来说已经不是一个足够新鲜的词汇了,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数据包围,被碎片化信息充斥,被云计算围绕的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就是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连接与沟通。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业态已然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势如破竹地冲在经济发展的最前端,它代表着时代的快速进步,象征着经济形态的更多样化。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处境艰难,在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化生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洪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成为一个“自救自护”的“孤岛”。结合时代特性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业态为代表的新时代产物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一种新的可行性选择方案。

(二)“一带一路”的政策契机

“一带一路”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倡导“文化先行”。今天的新丝路不仅仅是过去的交通,在此基础之上,更有着深刻的意义内涵。它的沿线附有悠久的历史文明,更蕴含着丰富而精彩的非遗资源,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经济号召力。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级省市直辖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如何将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一带一路”进行有机结合和进一步发展,依靠道路的力量,开辟一番新的天地。而这条“新丝路”,给我国的非遗保护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诚然,只有加强文化软实力,才能推动民族复兴与发展。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业态的出现,为我国非遗保护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一个新契机,它将与“一带一路”一起,让中国在文化与经济交流主阵地立于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法律法规的制定保护

贵州省政府采取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定措施,对非遗的保护给予特别关注和重视,为此还特别成立了贵州非遗保护中心,与此同时,依靠这一部门还专门开设了官方网站,并于2012年先后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党中央的指示下,贵州省政府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发展与传承,从而以小见大,努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欣欣向荣,朝着更好的光明前景发展下去。

二、贵州“非遗”的生存现状及困境

(一)传承力量薄弱,高素质人才缺乏

非遗作为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本身是其最为基本的承载体和传承者。如今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渐减少。很多项目手工艺复杂耗时,经济效益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选择从事项目;且传承常常在小范围之内,甚至只局限于家族代际之间完成非遗的口传心授,由于传统匠人与技艺掌握者的日益衰老,青年一代对于非遗的认同度不高、兴趣有限,造成非遗传承力量十分薄弱。杨光宾是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的传承人,他先后培育了约30个徒弟,毫无保留教给他们做苗族银饰的技能。苗族银饰这一技艺早在400年前便出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村寨一带,如今一代代流传下来,而那时这一手艺极少外传,都是父亲做师傅,儿子做徒弟,这样世代在血缘之间承袭下来。如今杨光宾将这一技艺传与外人,而不再将它作为“家族企业”。

(二)创新“流于表面”,新媒体运用不足

众多的非遗的传承人都表示在继承祖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现代工艺让传统艺术形式创新发展。例如贵州的黄平苗族泥哨,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泥哨的形状上加以创新与改进,比如捏儿童喜欢的各种动物造型。然而这种“创新”只是流于表面,不能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下满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展示方式比较单一,创新性仍不够,因为大部分民众对非遗项目并不是很了解,想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所以保护开发方式的创新多样化会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参观。

无论是传承人还是地市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运用互联网尤其是运用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进行的宣传推广手段很不成熟。很多地市级保护中心虽然建立了自己的专题网站,但在维护、更新、推广方面做得较为有限;有较少的项目虽然开通了微博和微信,但难以深入层次和民众进行线上互动交流。

(三)政府保护,资金渠道单一

当下,政府部门机构仍是非遗保护的主要力量。由于普通民众对此并不关心,缺少热情;目前贵州省非遗的保护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扶持、政策补贴和传承人的自身筹措。这种保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扩大生产渠道狭窄的情况,很难进一步扩大规模,既不能使非遗日常的项目运营得到可持续维续,也不能使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彰显。

三、贵州“非遗”保护的举措

在新媒体时代下,势必要借助互联网,采取相关的媒介化策略,从而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毫无疑问,产业化是传承非遗的必然之路,尤其是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只有让这些工艺“商品化”,才能让其得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正如黄平苗族泥哨的主要传承人陈应魁所说,“只有生存下来,才能传承下去。”

(一)加速项目集聚产业联动

总体来说,贵州省非遗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与它自身所带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但是它的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许多非遗项目也曾尝试着与市场接轨,但横生出分布散乱、重复开发、资源浪费、各自为政等乱象。有着极强相似性和关联性的非遗项目之间也难以整合,运行方式单一,规模效益差,知名度较全国同类项目低。引入“互联网+”第一步能为非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集聚平台,将原本分散在贵州各地的非遗集中到一个平台进行全方位整合展示。如彝族的彩布贴花、苗族的手工苗银以及侗族的蓝靛印染和苗族的蜡染等这些有极强相似性的项目就可以进行高效的整合和有效的合作,进行“品牌化”建设,有利于相互借鉴学习,避免资源重复开发、扩大品牌效应。

(二)促进文化创意实体落地

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易与融资的平台,不仅如此,它也在一步步渗入到文化产业创新制作的过程当中,从根本上改变着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我们不难发现,群体交流总是可以催发更多创意的产生,网络社交平台中的网络群体亦是如此。他们在网络中分享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社交网络这样较强的互动交流特性,其用户数量较多,而且多为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群,为引爆无限创意提供了可能,社交网络将成为文化互动最佳场所。例如广受年轻人追捧与关注的抖音、快手等社交APP软件。社交网络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去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进去,用户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去发表自己的评论、转发,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用户行为分析,集社交网络用户智慧于一体,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呀,开发呀,提供全新思路,从而呢去增强用户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满足感还有认同感,互联网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快传播的平台。

(三)强化精英培育和项目孵化

在“互联网+”业态下,要使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走在传承保护的前列,就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文创人才队伍,就必须重点建设文化创意项目,为此,要贵州省政府文化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可以开展文化创意学术沙龙、组织创业创新的培训,非遗的相关部门提供一些项目的展示和推荐,促使文化创意项目的孵化。这样的举措,可以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到贵州非遗的相关知识,他们会把目光更多的聚焦在文化产业上,会思考是否可以将自己的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关联,这将使他们投入到为传承文化产业的工作当中,激发他们开拓创新,积极创业的精神。总而言之,贵州的非遗需要以一种年轻的姿态和方式,去亲近更多的年轻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得到大众的关注,走进大众的视野。我们常说,二十一世纪,人才是关键,只要加强人才的培养,才能提高文化竞争力,才能打造建设文化强省。

(四)跨界融合

非遗的保护开发是一项整体性的,关联性的工作,不仅重在保护,更重在创新。在贵州,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已经开展,相关措施也已实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围绕非遗的创新工作却仍处于止步不前的阶段。对此,可以采用高效整合非遗传承人、现代化文化创意企业或团队和贵州各大高校的相关研究机构的方式,为贵州省提供一个文化产业集群、组织协作、协同创新的多元平台。贵州省在提倡建设“文化品牌联盟”,在保护好非遗又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这也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新思路,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四、结语

非遗的开发是一种“活态”的创新行为,是一个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的长期过程,在号召所有人加入非遗保护行列的同时,政府或者企业应该提供文化创意融洽的环境,给非遗一个多元化的展现舞台,让非遗的开发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理念。如何让非遗这份宝贵的财富在历久弥新、亘古不衰,任重而道远。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一项十分繁琐又庞大的工作,因此,本文所提到的诸多理念和构想也可能会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遭逢变数。因此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目前,贵州的非遗产业开发也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贵州对非遗的认识和产业化保护的理念也在进一步更新与探索之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贵州省针对非遗产业化保护开发会更上一个平台,在新一轮的省域文化软实力竞争中傲视群雄。

参考文献:

[1]李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思路—从生产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谈起.《中国音乐》2014(10)

[2]赵利涛.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郑州晚报》,2015(3)

[3]單霁翔.加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光明日报》,2015(3)

[4]罗新民.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态、动态”保护与发展—以贵州省为例.《艺术百家》2012

[5]张侠.“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保护.《地产中国网》,2015(3)

作者简介:杨晨(1993-),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在读研究生硕士,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互联网
发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美术课德育实效研究
怎样在幼师音乐课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