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9-10-08王枫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数学

王枫

摘 要:自主学习是数学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数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18-001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自主學习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会涉及到数学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领悟。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情况,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材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的情境,使学生从关注的情境出发,发表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数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我们可以利用多方面的渠道,例如:新教材中的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阅读材料,教学配套光盘等。而且有时候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提炼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素材。上课的语言要精炼,有幽默感,富有激情,有抑有扬;知识的展现方式要多样化,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实践。对于“数学世界”中的一些趣题、思维题、规律题,我尽量地分化到各知识点上,不定时地出给学生,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思维美、内在美,感受数学的魅力,陶冶情操,让其对数学有一种渴求。

三、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真诚及时的夸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探索新出路,大胆想象,勇于尝试新方法。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只有在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情况下才会去不断探索,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很难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上走远。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培养。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就时要抓住时机给予适当的赞扬,当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教师应多多鼓励,不打击,不恶语伤人。除了表扬和鼓励,要想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阶而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加以训练与培养,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就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解决。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真正解决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重视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提出各种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在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又会发表其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问题、见解是以学生现有知识体验为支点的,极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和争论,是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重要补充。因此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应及时地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并展开讨论和探究,这样做就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并且设问从图中看出人口密度的多少与地形、气候条件有何关系,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加以训练与培养,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就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解决。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数学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