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2019-10-08高焕若
高焕若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具有熟练的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潜心会文本,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切入点,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方法、学习策略的渗透与指导;重视文本表达形式、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有步骤地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言 潜心会文本
语用能力习得于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和广泛的现实生活,这是语文工具性和实践性特色的集中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用教学,即通过积极地语用,建构语言情境,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渗透语文知识的教学,达到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升人文性语用素养的目的。对此,笔者坚持以人生为本的理念,力图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方面让学生体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的快乐。
一.潜心会文本,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切入点
从文本细读层面看,其更突显语言建构的特点和本质。为了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文本进行研读,确保阅读文章具有评价和创造的空间,比如文章词汇适合学生积累和应用,且略高于已有的学习基础,文章主旨和事件情节能通过分析获得理解等。在进行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过程中,文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依据文本能够明确教学内容,进而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切入点,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筆者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纪念白求恩》的前期准备中,对课文的内容概要、重点字词、句子段落等做了详细分析,比如本文围绕“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这一主题展开,主要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的罪恶行径,赞扬了白求恩在危难之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同时,笔者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即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重点生字词;了解白求恩的伟大事迹,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此外,笔者用毛泽东的生平事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了解革命家英雄事迹的同时,学习与本课相关的阅读知识,从阅读中进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二.读写结合,掌握表情达意的方法,体验创作乐趣。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不能仅靠课内练习,还必须要辅之以多样化的写作活动。通过丰富的写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阅读的意义,并从中掌握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笔者让学生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的知识内容,以“自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初中生对于写作经常出现偏离题意、文章缺乏生动性的现象,笔者布置了如下学习任务:每个学生轮流讲三句在阅读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美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目标和需求,对事物的思考使他们具有探索知识的心理动机,渴望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写作素材,比如“我们渴望自然,渴望拥抱大海,渴望攀登高山,渴望倾听鸟鸣”“自然界具有神奇的魔力,不信你看那天边的夕阳,仿佛是蓝天披上了金色的战衣”等等。可见,自主写作活动在阅读中的运用使学生内心的感情得以抒发,使得他们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同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巩固并运用阅读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促进语文课堂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三.积累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著作阅读和鉴赏,拓展人文视野,同时这些丰富的教学知识也可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提升文化涵养。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选择和确定实践专题,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自主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将平时积累的关知识衔接起来,从而提高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例如:传统文化贯穿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发扬创造更灿烂的文化。以“民族精神”的专题学习为例。笔者结合所学过的相关篇章,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去追本溯源。如《春望》《渔家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等都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包括把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置于物质生活之上、不畏惧人生道路中的任何艰难险阻、具有高尚的人生信念等,学生通过研究专题作品,既吸收课文了文化常识,又有效地拓展了知识面。可见,笔者以语文的积累运用为取向,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
综上所述,语言建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学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对教学过程、方法进行新的设计,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生成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结构性的知识,领会建构知识的意义。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085.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