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教育模式推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9-10-08张俊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以生为本三位一体

张俊丽

【摘 要】在中小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是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培养什么人”之问的重要举措。“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形成一个密切合作的共同体。

【关键词】以生为本;转变观念;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64-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重审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意义重大。对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来说,贯彻“以生为本”教育模式是回答总书记“教育培养什么人”之问的重要举措。“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形成一个密切合作的共同体,共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之才增砖添瓦。然而,就基础教育而言,“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推行面临着重重困难。本文从中学教学管理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工作与课题研究开展中的实际情况,认为“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实施贵在形成合力。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身不成熟的见解,以求抛砖引玉。

一、“以生为本”教育模式推展面临的困难

首先,习常的教育“惯念”阻碍着“以生为本”模式的推展。我国教育模式长期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真实诉求。在这种惯性的教育理念下,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甚至是学生成长方面,教师总是先入为主地沉浸在主体地位之中,不能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将新的教育模式推陈出新,才能够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1]

其次,基础教育相关教育改革制度尚不完善。我们知道,现实中上至基层教育管理部门下至一线教师,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有效的互动关系,没有建立并形成与学生权利一致的制度体系,在对教师以及学生的管理方面,无据可考,即使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往往含糊不清,权责不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从制度上保障“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推展。

再次,现行的教育模式必然以功利性的升学为核心考量因素。现代中小学教育升学压力依然“亚历山大”,几乎成为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唯一的目标,且教学活动单一,教学理念滞后,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以生为本”教育效果不佳。

最后,部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以生为本”对于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意义与作用的认知缺位,缺乏相应的激励动力和促进措施推进“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实施与开展,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二、“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实施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教育差异及个体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同时,“以生为本”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真正社会需要之才,目的是為了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可塑之才,因而对于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墨守成规地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校与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港湾与场域。

2.亦师亦友,营造温馨的学习成长环境。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学生的升学,迫于无奈、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厌烦乃至恐惧等种种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一旦形成并立即构成一系列的链锁反应,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和班级管理造成强烈的冲击与不利影响。因此,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如此以来,教师教的舒心,学生学的上心,且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其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3.加强引导,打造切实高效的班级管理体系。

在基础教育中,班级管理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日常教学工作得以扎实开展的有效抓手,也是培养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学习、培养能力的得力途径。在教学管理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班级管理中依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与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班级管理重在引导,重在放权,重在培养好、利用好一批班干部,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充分挖据并释放其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学生“以己为本”的主人公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树立典型形象,以点带面,全面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服务班级教学及日常工作的稳步开展。

4.以情感人,增强浓重的人文关怀氛围。

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农村“留守问题”日益严重,基础教育面对的对象都为正直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中小学生,更需要更加贴心细微的情感关怀。从实际效果看,加强人文关怀无论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学生品质人格的培养及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都起着无法估量的隐性作用。因而,无论班主任还任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要打好情感这张王牌,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找到学生的优点,多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予他们心灵无微不至的关怀。

5.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地搞好课堂课余活动。

作为基础教育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丰富课堂、课余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氛围。在教学的环节中,充分利用“互助探究,交流展示,点评拓展”三个环节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打破常规,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比如可以围绕一个教学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积极利用丰富多元的多媒体、自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力争从中体味到教学之余的乐趣与兴奋点,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掌握本领,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各方面能力。

三、余论: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

随着“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推进,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素质能力培养成为了教育的核心要素,而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在实施学校教育的同时,进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而真正实施“以生为本”,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教育都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即使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2],协作机制仍然不尽完善。因此,需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动性。

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场所,因而,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教育机制就必然重视并充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动性。首先,学校应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日常管理。其次,千方百计地转换教学理念,要求并督促教师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学校应主动走向社会,深入家庭,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学校可以建立校内讲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学生参与进来,培养与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效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2019年1月份召开的关于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起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因而,基础教育推展“以生为本”教育模式,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其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效能。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学生最信赖的地方,并且在學生的学习生涯中,使得家庭教育是学生其最先接触到的,因而家庭教育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的习惯、爱好、性格等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而父母是最直接的影响者。因而,学校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以及学校网站等现代媒体建立起与家长的沟通,并向家长发送与教育教育相关的资料,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在家长的参与下,其还能对学校的教学进行监督,在学生扩宽知识渠道的时候,还能进行社会实践。

3.构建并逐步完善“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1)构建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学校与家庭是教育最重要的两端,失之一侧,教育堡垒必将倾斜。因而,学校、家庭务必携起手来,建立互通互信互连的沟通机制。家庭作为主流单位,作为学校应积极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时刻的学习状态,作为家长也应经常与学校联系,汇报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数据与参考信息。如此以来,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流通,久之则形成良性循环,为制定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与实际教育奠定厚实基础。

(2)构建学校社会协作机制。学校的教育始终离不开社会资源的参与,也最终要将人才培养输入社会,因而,学校与社会的互相协作也是真正实施“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与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引力;要积极开发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定期聘请社会各界精英到学校讲座,让孩子们远离消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统进,许云.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以生为本理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9):198-199.

本文为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子课题《“生本”模式下的高效课堂的探究》(FHB160516-KT16-HZ02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以生为本三位一体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