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及管理探讨
2019-10-08周泽辉
周泽辉
摘 要:大米是我国人民饮食中最重要的一种主食,用大米制成的美味佳肴数不胜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大米的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大米的出产量和品质,就要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严格的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水稻的产出质量。本文结合水稻种植技术和种植的管理方式展开详细的论述,分别从种植技术及管理的各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管理;探讨
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也是种植范围最广的一个粮食品种,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直接影响大米的出产质量,因此在水稻种植技术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好科学的分析,分别是水稻品种的选择上、种植地的选择上以及播种技术的选择上。除此之外,做好水稻种植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水稻的种植管理包括稻田管理、施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管理等,以下是本文对水稻种植技术和水稻种植管理探究做出的具体论述。
一、水稻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如今的水稻种植中,有机农业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进来,有机农业指的就是健康的、生态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业在特点上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健康、生态与关爱。严格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要求在生产的过程中禁止添加任何具有化学成分的肥料、生长剂和一些其他的添加物质,转基因产物或与转基因相关的产物也不属于有机农业的范畴。为了保证水稻种植的有机,水稻品种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品种选择是水稻种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做好水稻种植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率的基础。在品种的选择上,水稻种植的选择标准是适应性广、耐冷性强、稳产性好以及抗病率高,一定要遵循这几个特点才能达到品种选择的科学标准。在做好了品种选择之后,要对选定的水稻品种做除杂质、除病虫害和除杂草的处理,要保证经过筛选和处理的水稻要有饱满的颗粒、粒型的整齐度也要较高,这样选择的水稻品种才能够使发芽率更高。
2.种植地选择。在有机水稻的种植中,种植地的选择对于水稻的产出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在种植地的选择上,要遵循国家相关有机水稻种植的相关标准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有机水稻种植地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水稻种植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符合国家土壤环境的一级标准才能够种植水稻,二,种植地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对水稻种植质量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水环境的标准达到一级标准,才可以满足水稻种植的水环境标准。三,空气环境标准,空气的质量对水稻种植产出的质量影响也是较大的,因此在对空气的质量要求上,也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除了以上的三项标准之外,种植地的土壤肥力对水稻种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水稻种植需要的土壤肥力较高,而且要便于排灌水,此外,种植地块之间要有自然的隔离屏障,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周围不能有废水和废物的屯放。
3.播种。水稻的播种环节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水稻播种要选择在晴朗温和的天气下进行,对气温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人体温感要处于不冷也不热的状态,温度最好控制在12.5到13摄氏度之间。如果种植地的表面有冻土没有融合,则不能立即播种,要等待冻土完全融化之后再进行播种,否则的话,对水稻的出芽率会产生影响。此外,在旱床的应用中,必须要使床面的水没过整个旱床,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保证床底土和盘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湿润,在做了充分的湿润处理之后,就要将旱床彻底晾晒,待完全晒干之后才能进行播种,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治在水稻播种的过程中出现缺苗的现象。针对于水作床面,可以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过水和不过水两种形式,同时注意要保持水床表面的水分达到充分饱和的状态。
二、水稻种植管理
1.稻田管理。在水稻的种植中,除了要对水稻种植环节中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严格的分析之外,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对稻田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稻田的管理要贯穿在水稻种植始终,尤其是要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加大对稻田的管理。进行稻田管理有几个重点部分需要强调,首先是对温度的管理,水稻在种植的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从播种到水稻出苗的时间,一定要注意对温度的调整,要适当的对稻田增加表面覆盖,从而实现保温的作用。其次,水稻在出苗的期间多对稻田进行通风处理也是非常关键的,要保持空气的通畅,保证田间的温度不要超多28摄氏度,控制好一定的温度对水稻出苗会起到有效的作用。另外,在育苗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低温冻伤的防治,尤其对于北方的低温天气,要加大覆盖物的厚度,以免水稻苗被冻伤。
2.施肥管理。施肥管理是水稻種植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有机水稻的施肥,国家也有明确的要求,在肥料的选择上,为了保证水稻种植的质量,通常选择的是生物肥和有机肥,首要选择饼肥和鸡粪作为主要的肥料,这是因为有机肥料对肥料成分的要求还是十分严格的,一定要遵循安全、无害、绿色这几点要素。施肥的时间要在水稻插秧进行之前,要将肥料均匀的洒在稻田中,这样做能够有效的避免肥料的堆积,如果肥料一旦出现堆积现象,就很容易造成稻苗被烧毁。其次,在水稻播种以后,还要适量的撒一些有机肥料,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稻苗的成活率,为提高水稻的产出质量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肥料的选择上,一定要秉持择优的原则,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优质的肥料,秉持追肥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
3.病虫草害防治管理。病虫草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水稻一旦出现病虫草害会严重的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管理是极其必要的。在水稻种植管理中,病虫草害的防治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措施,一,物理防治,这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运用的主要是诱杀灯。二,生物防治,主要运用一些除病虫的药剂等,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病虫的天敌一同进行防治。三,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加强品种栽培,在种植的过程提高水稻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四,共养防治,共养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农作物与动物的共同养育来抵御病虫害,这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防治方式。另外,在病虫害的防治上,预防大于治疗,做好预测预报,也会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三、结语
总之,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品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且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今的种植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这对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水稻的种植管理在水稻种植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稻的种植管理包括对稻田的管理、施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管理等,只有不断的完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才能够保证水稻产出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立刚.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05):73+76.
[2]薛占国.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有效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38(20):99.
[3]刘玉江.浅谈水稻种植技术与中后期田间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