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2019-10-08郝生春
郝生春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很多地区开始大面积的种植黄芪,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种植户,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从而可以提升黄芪的产量与质量。从目前我国的黄芪主产区分析可以发现,黄芪的病虫害主要就是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蝼蛄等几种,下面就不同病虫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黄芪;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黄芪的病虫害呈现出加剧的塔式,很多地区的产量与质量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就成为黄芪种植领域中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下面将针对最为常见的几种黄芪病虫害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加强病虫害防御,以提升黄芪的产量与质量。
一、黄芪的病虫害
1.黄芪的病害
(1)黄芪白粉病。白粉病主要来自于豌豆白粉菌,该病对于叶片、荚果造成较大的伤害,在发病初期阶段中,会表现出白色粉状斑点,然后就会直接的演变成为圆形粉末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逐渐的演变成为黄褐色,严重者直接导致整株死亡。
该病的病原体为闭囊壳岁病残体在地表中越冬。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其会直接释放子囊孢子,就会感染白粉病。发病初期出现白色粉状物之后,就会出现大量的分生孢子,此时会产生多次感染问题。然后造成病情加重的情况出现,形成子裹果,病残部分掉落到地面之后,子裹果也会越冬。此时会给其他的豆科植物造成感染。病情发生的原因就是氮肥量大、浇水不合理、通风较差等原因。
(2)黄芪根腐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黄芪根部出现病害问题所导致的。在发病初期阶段,植株上部分会存在萎蔫的情况,然后直接导致大范围的叶片脱落、枯萎等问题的出现。发病后期根部出现严重腐烂问题,整个根部都会溃烂,导致无法生长。
当前,相关研究学者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根腐病的病原体为茄腐皮镰孢,其一般都会随着小溪、河流等传播,一般都会通过根部伤口进入到植株体内。导致该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多,通风不良、管理不到位等都会导致病情的发生,发生率最高的为4月份,并且由于夏季环境温度过高而导致出现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存在。
2.黄芪的虫害
(1)豆荚螟。豆荚螟是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可以适应多种环境,所以分布的范围比较大,对于植物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豆荚螟的幼虫是以植物的种子为食,而产生的粪便会直接导致豆荚体的损坏,甚至出现严重腐烂问题,黄芪无法正常生长。
某地区中,豆荚螟的成熟幼虫通常都会在距离植物约4~6mm深的土壤中越冬。在来年的春季,会直接转换为蛹,同时会在豆荚中产卵,破膜之后就会直接进入到豆荚体内,待开花之后就会直接造成黄芪的严重损害。豆荚螟主要是在温暖的环境中生存,并且繁殖能力比较强,飞行能力较差,高温干旱区域中病害比较严重。
(2)中国豆芫菁。我国境内总的豆芫菁具备非常强的生存能力,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地区中都生活存在,并且给植物造成巨大的影响,危害性非常强,其主要的食物就是植物的叶片,尤其是新长出的嫩叶,直接导致了植物无法生长。
该虫的成虫长度可以达到19~23mm,主体颜色为黑色,头部两侧则为红色。从当前的研究分析,该地区中每年都会发生1代该虫害的感染,其5龄幼虫越冬,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就会在该地区中出现成虫,6月下旬则会开始变得更加严重。该虫害表现出群居特性,可以实现较短距离的飞行,并且具备比较强的爬行能力。
(3)蝼蛄。蝼蛄为蝼蛄科,食物范围比较广,多数都是以药材种子、嫩芽为主要食物,同时也会直接蚕食植物根茎,进而导致有些地段中出现苗木大面积死亡,幼苗枯萎严重死亡。
蝼蛄具备非常强的生存能力,且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活动,如果出现在土壤环境中,就会导致作物幼苗与土壤的接触,然后导致幼苗无法吸收水分而出现死亡的问题。蝼蛄的外形呈长圆形,并且表现出浅黄褐色的身体颜色,具有一对非常强大、短粗的开掘足,腿部比较结实。
该地区一般在2年完成1代,在地下完成整体的越冬。来年春天之后,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蝼蛄会从地下钻出,然后会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可以在洞口顶出一部分虚土。一般每年的5月至6月中旬为生长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对植物危害性最大的一个阶段。蝼蛄可以昼夜活动,趋光性较强,对于有甜味的植物伤害最大。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黄芪白粉病
(1)定期清理园内病害,并且需要实现多人轮番进行。定期将发生病害的植物清理掉,并且集中的耕作处理,禁止与豆科植物同时种植。
(2)加强监督管理,保持园内的通风性能,不能存在植物过于密集的情况。
(3)药剂防治。按照药物的配比要求制作70%敌克松粉剂,单亩作物通常需要使用2kg药物,加入适量的干土在园内喷洒以消毒。发病过程中,需要使用25%粉锈宁WP800倍液或50%苯来特液直接喷洒到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表层,可以有效的消除病害问题。定期就要喷洒一次药液,必须要坚持用药,可以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2.黄芪根腐病
(1)种植区域内尽量选择使用砂土,黄芪对于生长条件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并且保持种植区域内的通风性,不能在黏土土壤中种植。在雨后需要及时排水,避免因为积水量过大而导致出现病害问题,严格控制当地环境湿度。
(2)合理配置种植区域内不同植物种类。
(3)适当采取措施预防害虫、线虫。
(4)种子处理:浸入到温水中,浸泡6h,然后加入多菌灵WP,为1:0.04,并且需要放置在阳光下暴晒,然后进行播种,从而能够消除病害发生概率。
(5)拔出病株。黄芪苗出完之后,要随时进行生长状态的观察,如果发现存在病害,需要立即将其清理干净,并且烧毁,然后在配以50%多菌灵WP800~900倍液,进行喷洒,以限制病害的蔓延。
三、结语
黄芪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中药植物,但是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的问题,这就需要针对于不同病虫害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提升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举. 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13):61-63.
[2] 段灵琴. 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及种植现状[J]. 农技服务, 2014, 31(7):132-132.
[3] 薛琴芬, 譚礼盘, 薛洪雁,等. 盘县黄芪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 2014, 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