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寿太古所钟各千秋
2019-10-08赵安如
赵安如
摘 要:历代赏石经历了先秦类玉石、秦汉景观石、魏晋山水石、唐宋造型石、明清案几石等类型的发展和变化,最终形成以“形、质、色、纹”为核心的审美准则。
关键词:质地;色彩;造型;纹理
纵观历代赏石文献,赏石经历了先秦类玉石、秦汉景观石、魏晋山水石、唐宋造型石、明清案几石等类型的发展和变化,并形成了以“形、质、色、纹”为核心的赏石审美准则。
1 历代赏石类型
1.1 先秦类玉石
先秦赏石重质地、色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从新石器时代考古出土的玉、石类装饰品到先秦文献中对怪石、婴石、燕石等记载,人类对石的欣赏一直和玉相依相伴。北京周口店遗址出土表面染红的白色小石珠、黄绿色石耳坠彰显古人类对色彩的注重①。宋之愚人视为大宝的燕石有着玉的质感和色彩②,晋郭璞在《山海经·山经·北山经》中为婴石作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苏东坡作《怪石供》:“《禹贡》:‘青州有铅、松、怪石。解者曰:‘怪石,石似玉者。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清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岂古所谓怪石者耶?”苏轼认为这质地类玉且花纹清明奇巧的江石,可能就是《尚书·夏书·禹贡》中青州所贡之怪石,接下去对怪石的大小、形状作了描述:“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由此可见,先秦欣赏的石头多是温润如玉、质感细腻、色泽鲜艳的小体量的类玉石、纹理石,这基于人类对美的直觉认识和自发选择。
1.2 秦汉景观石
秦汉赏石重规模、寓意。始于商周的囿池,到秦汉发展为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手笔、大规模地将真山真水圈为皇家私有。《秦记》记载:“秦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秦始皇为求仙境,在上林苑引渭水为兰池,在池中筑岛,雕刻巨型石鲸以通达仙山。是为蓬莱仙山不可求,退而叠山造园、以石造景,以堆山叠石的手法模拟、再现缥缈仙域、海市蜃楼的奇观。汉武帝承继秦始皇的求仙奢望,在建章宫北太液池中修筑石山,叠构了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并用金石雕刻出鱼、龙、龟之类能通往海中仙山的灵物,开启了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典型模式。汉代经济繁荣,皇家、官吏、富豪竞相造园。《西京杂记》卷二载梁孝王所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三辅黄图》卷四载:“茂陵富民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秦汉苑囿园林用大量大型石营造假山,以象征自然界各种景观,寄托愿景。
1.3 魏晋山水石
魏晋赏石重自然、意境。魏晋时期战争频繁,名门士族避世玄谈、寄情山水。随着士人对自然的崇尚,石逐渐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了,自然之名山大川、奇峰怪石可赏,叠石成山、列石成景的苑囿园林可赏,宫殿轩榭、亭台楼阁的案几置石可赏。魏文帝“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及五色大石”雕饰观阁③,南齐文惠太子“开拓玄圃园,与台城北堑等,其中楼观塔宇,多聚奇石,妙极山水”④。随着各阶层兴盛的造园行为,石回归其自然属性,和山水相依相系,士人在园林用石、斋阁供石身上发现了具体而微的自然之美。在褪去了加诸其身的功用色彩,逐渐从苑囿假山类实用性石材中脱身出来后,山水石开始纯粹以天然奇特之形进入世人视野。《南史·到溉传》卷二十五载梁武帝与到溉赌石:“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帝戏与赌之,并《礼记》一部,溉并输焉……石即迎置华林园宴殿前。移石之日,都下倾城纵观,所谓到公石也。”这方奇礓石作为梁武帝与到溉的赌注而引得万人空巷,亦因名动一时而被称为“到公石”。
1.4 唐宋造型石
唐宋赏石重造型、意蕴。唐代士大夫寻怪石、求奇石,以赏玩收藏雅石为时尚,形体大而奇特者作为园林置石,小而奇巧者则成为山石盆景。初唐阎立本《职贡图》绘有海南婆利诸国以盆景、置石为贡品的画面,画卷中有石六方:左端羽伞盖下两使者均双手托盆,盆内所立之石造型迥异,一峭拔挺立,一婀娜多姿;身后以卷发为首的四侍从,三人或抱、或扛半人高、瘦长形玲珑石,一人则肩扛大型盆石。结合《梁书·诸夷传》对婆利国的记载:“有石名蚶贝罗,初采之柔软,及刻削为物干之,遂大坚强。”蚶贝罗很可能是珊瑚,在水中质地松软,加工成型,风吹暴晒后干燥硬化。珊瑚石造型颇类太湖石,符合瘦、漏、透的标准。北宋园林置景多取太湖石。太湖石体大而多窍,运输不当则极易折损。宋末元初词人周密在其史料笔记《癸辛杂识前集》里专条记录为保证太湖石完好造型的运输方法:“其法乃先以胶泥实填众窍,其外复以麻筋、杂泥固济之,令圆混。日晒,极坚实,始用大木为车,致于舟中。直俟抵京,然后浸之水中,旋去泥土。”太湖石之所以如此得爱重,除了本身形态各异、姿态玲珑、孔洞缠连外,更在于契合了士大夫的情感取向和审美标准。
1.5 明清案几石
明清赏石重几案供石。从对奇峰怪石、园林置石、山水盆景的欣赏,到垂青于几案供石,赏石藏玩模式基本形成。以石作供的首创者为北宋苏轼。东坡谪居黄州时收得美石数百枚,作《怪石供》云:“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蓋自苏子瞻始。”苏轼所得美石是类似雨花石的长江石,以清水供养备觉璀璨,后世将清供之石称为供石,概始于此。宋徽宗酷爱山石,从始爱灵璧石,继取太湖石,后钟衢州常山可置几案的巧石,由上而下推动了供石的发展。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怪石辨》云:“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嵚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唐宋多以水盆置石,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赞曰:“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形制仍属小中见大的山水盆景。明代为赏石配制各式底座,使几案供石从盆景中分离出来,成为后世赏石主流。
2 赏石审美准则及发展
2.1 赏石审美萌芽
相关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古人很早就注重从形态、质地、色彩、纹理方面去选石、赏石。《尚书·禹贡》:“岱畎丝、枲、铅、松、怪石……厥贡惟金三品,瑶、琨……厥贡惟球、琳、琅玕。”孔颖达疏:“怪石,奇怪之石,故云好石似玉也……琨,石之似玉……琅玕,石而似珠者。”只有类玉似珠的美石才有资格成为贡品。秦汉赏石推崇壮美,以形体巨大的山石为美,以石质坚固的岩石为佳。白居易的赏石诗文代表了唐代审美标准,石品以太湖石为佳,崇尚造型的自然天成,注重人和石之间的情感共鸣。如白居易《双石》:“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石不在于形貌丑怪,而在于合心意、有灵气。
2.2 赏石审美初成
南宋杜绾的《云林石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论石专著,系统全面地从产地、石形、石色、石质、石理、声音、硬度、取石、洗石、用石等方面品评每一石种,不仅记载了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等90种奇石,还记载了化石、矿物晶体石和石质文物等。潭州、陇西所出的鱼龙石即鱼化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两边石面有鱼形,类鳅鲫,鳞鬛悉如墨描。”黄岩方山所产的方山石应该是矿物晶体方解石:“台州黄岩县有方山,山之巅状如斗,因以得名。凡地中所产石,不以巨细,率皆方形,有数色,其质稍粗。”
赏石界通常认为米芾提出了“瘦、皱、漏、透”的赏石标准,但遍查宋代文献,并没有米芾“相石四法”的记载,类似说法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编纂的《说郛·渔阳石谱》:“元章相石之法有四语焉,曰秀、曰瘦、曰雅、曰透四者。虽不能尽石之美,亦庶几云。”《说郛》乃黄岩陶宗仪“取经史传记,下迨百氏杂说之书二千余家,纂成一百卷”,可谓汉魏至宋元掌故轶闻的集大成者,收录有《云林石谱》《宣和石谱》《太湖石志》等石谱,其中《渔阳石谱》正文已佚,仅存一序。因渔阳公其人不可考,故纪昀纂《四库全书》时对《渔阳石谱》是“削而不载”,所谓的“相石四法”极有可能是后人伪托或附会的。米芾对石之偏好,在他的《异石帖》可见一斑:“上皇山樵人以异石告,凡八十一穴,状类泗淮山一品石,加秀润焉。”异石多穴嵌空为透,石峰卓然不群为秀,石表皮壳包浆细腻生津为润。《云林石谱》原序中“虽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润燥者有别,秀质者有辨”及常山石“峰峦耸秀,洞穴委曲相通”可相参看。《宋史》卷四百四十四载:“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 米芾拜状奇丑巨石为兄,乃和其人“以魁岸奇谲知名”相称①。
2.3 清代赏石标准
最早明确提出“透、漏、瘦”赏石标准的应是清代李渔,其《闲情偶寄·山石》曰:“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苏州留园的太湖石冠云峰、上海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和杭州江南名石苑的英石绉云峰则因各占透、漏、瘦一字而得江南三大名石之美誉。到了清郑板桥画石题文,则从皴法角度出发,添了一皱字:“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②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皴者,皱也,言石之皮多皱也。”从严格意义上说,“皱”是画石的准则,而非赏石的标准,而且“瘦、皱、漏、透”仅适用太湖石等四大名石类的赏石标准,对纹理石、图案石、质地石等并不適用。
2.4 近代赏石理论
“形、质、色、纹”的赏石理论是民国奇石收藏家张轮远首创。其《万石斋灵岩石谱》自序云:“立论尽依科学方法,并参考哲学、审美、心理、物理、矿物,及考古诸家折中之说……不敢稍涉臆断……使好此者,得识灵岩石之源流,统系之大凡,形质色纹之条理,及石品之优劣。”此专著可分四部分:以癖石者之心理开篇,继以雨花石历史考略、出产地及其名称、山之概况、矿物成分、成因之研究;第二部分是雨花石专论,总论之后分章论石质、石形、石色、石纹、命名、鉴别、等次分类、石品、陈列法、保存法;第三部分是闻见录、藏石琐记和收藏的雨花石珍品小传;最后附抄了历史上雨花石的相关文献和诗词。这本融合西方相关理论的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专著,不仅填补了雨花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其所提“形、质、色、纹”四字已成为现代赏石要诀和审美准则。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2](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宋)杜绾.云林石谱[M].陈云铁,译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7](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外二种[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8](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宋)周密.癸辛杂识外八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0](宋)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1](明)陶宗仪.说郛三种[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2] (明)林有麟.素园石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13](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文渊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
[14]佚名.三辅黄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5]张轮远.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M].天津:天津大公报馆工厂,1948.
[16]贾祥云.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7]单国强.赏石与中国绘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2).
[18]周德麟.张轮远藏雨花石及其理论初探[J].东南文化,2003(10).
[19]雷敬敷.就赏石文献论赏石审美对象的拓展[J].宝藏,2017(7).
[20]俞莹.清供一石 如晤千秋[J].宝藏,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