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萧如兰墓志》略考
2019-10-08杨娟
杨娟
摘 要:1980年10月,延安市城南七里铺锣鼓峁村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可惜墓室已经被破坏,没有任何陪葬品,唯出土了一方萧如兰与其夫人合葬的墓志铭,现收藏于延安市宝塔区文物管理所。此墓志铭极具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明代;延安;墓志铭
1 墓志形制及录文
《萧如兰墓志》,刊刻于崇祯三年(1630),1980年10月出土于延安市城南七里铺锣鼓峁村,现收藏于延安市宝塔区文物管理所。墓志砂石质,文字清晰,保存良好。志盖边长78.5厘米,厚12厘米,盖顶正中阴刻篆书“明都督府佥事瑞阳萧公暨配夫人刘氏纪氏合葬墓志铭”。志石規格同于志盖,志文楷书,为南京兵部右侍郎郝名宦撰文,计37行,满行40字,共约1200字。墓志录文标点如下:
明故中军都督府佥事实授都督签事瑞阳萧公暨配夫人刘氏纪氏合葬墓志铭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眷弟郝名宦顿首拜撰
明兴,武功显赫驰名当世指不多屈。即关中素称将籔,然求其一时祖孙父子兄弟汗血骁腾,后先辉映者,亦寥寥矣。惟我都督肖公乃其人欤!
公为犬子之妇翁也,予叨姻娅之契三十余年。毋论勳庸盖世,即赋归田而膺乡饮大宾之典,亦橐鞬所罕觏者。予也王事鞅掌,驰驱南北,比予谢事归里,闻公善饭。又明年,公春秋高八十,予方圆所以为公寿,而六月中以讣告余,余闻之失声痛哭。未几而公郎参戎倬衣麻持状,乞予志其墓。予与公不但以亲,而生平后交也,何敢以不文辞!
按状,公讳如兰,字伯馨,别号瑞阳。其先世肇自汉酂侯及梁武,千载而下代不乏人。迄我明公始祖春,从太祖高皇帝开基,多战功,世授延安卫中所百户。春子渂,渂子瑛,瑛子凤,凤子汉,即公祖、南峰提督公也,自立战功,世授本卫指挥同知,官至京边提督。生子二,长为公太翁,讳文奎,历官副总兵。次文璧,领乡书,由州守晋藩相。太翁配赵夫人,其懿行芳酋,详李本宁先生所撰志表中。太翁生子四,长即都督公也;仲为宁夏总兵、都督同知,讳如蕙;叔为南京提督,讳如芷;季为蓟镇总兵、左都督,讳如薰。四公各擅所长,胆勇惟公为最。
公之始生也,有异兆,貌不凡,少有臂力,学万人敌。其太夫人赵世名将之后。说者以公有宅相风。时太翁出仕,公随任调停布筹无不中窥。自赋归后,公始请缨,初任昌镇镇边□备。备地僻军疲,公到惩创感奋而行武始肃然。寻升延绥,入卫游击,闻太翁讣,以武靳无归葬,例泣至□(泣)血,遣治襄事如礼。往者卫营多弊,公乃歃血誓众,各属战栗伏法。后驻防山海,大举入寇,公统兵出关,身不卸甲者七昼夜,临阵必以身先,斩获颇多。本年升任靖虏参将,凡练兵修垣,罔不周至,三年之内,边境宴如,制府魏公特用公中军副总兵。正值朔方悖刘之变,时公弟季馨困平虏西河,诸帐望风而靡,季馨独以孤军相抗,公日夜焦思,精选亲丁潜入围城,城中人若兵从天而下,人心翕然,守御益坚。于时制府魏公允出兵,命将无不与公画谋定策,而魏公被诬,而公受锡功之典亦薄,仅以实授都督佥事循升中军都督府佥书管府事,未几归田。
公居乡,刚方正直,平生不能忍不平事,闾閈畏敬,且笃于孝友。太夫人年至耄耋,公犹斑衣绕膝以悦其心。及太夫人谢世,躄踊哭泣,居丧尽礼,一如太翁无异。处昆季无较财货。公梦熊最晚,不以爱子而生姑息,自少至长尊之以礼。及子出仕,每每戒之毋堕前人风节,都督公可谓慈孝两全者矣。窃宜长享遐筭,不谓溘焉逝耶。呜呼痛哉!距生嘉靖二十八年己酉正月二十四日申时、卒于天启七年丁卯六月十一日戌时,享寿七十有九。配刘氏,诰封夫人;继配夫人纪氏,生男一,讳倬,原任镇靖路参将,再调分守天津,娶岳氏,为湖广宪副岳钦所女。女一,适不佞名宦男国子监生郝际云。孙男一,名贯斗,应袭未聘。孙女五,长适二千石李云岩公孙、中书如棠绍轩子日章;次字大中丞白梦山公孙、府孝廉可容廓梦子;三女幼未字。兹择崇祯三年庚午二月二十二日壬申卜吉合葬于杜甫川南嘉山之阳,距祖茔里许,盖新阡也。
名宦曰:不佞清涧之鄙人也,与公肺腑之交有年,盖知家世,故其详焉,是宜有铭。铭曰:
延有望族 惟公其伦 少负大志 胆勇过人 学万人敌 气压三秦
建树奇伐 桓桓虎臣 请缨之始 幽谷生春 寻迁卫将 防御克勤
遇寇对敌 奋不顾身 再转靖虏 武备振振 诸台亲灸 书打枫宸
适惟悖逆 调遣频频 公弟受困 博望烧屯 幸歼魁首 疆围重新
公之伟略 旷世难申 似此大典 宠锡宜臻 悠悠岁月 尚弘图麟
天酬盛德 齿近八旬 孝敷乡党 举饮大宾 有子绍述 无忝后尘
优游乐土 返彼天真。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不肖男萧倬泣血上石
2 志主身份
萧如兰,字伯馨,号瑞阳,出生于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卒于天启七年(1627),“少有臂力,学万人敌”,以武功著称于世。历任昌镇镇边守备、延绥镇游击等职,后驻防山海关,任靖虏参将、中军副总兵。
萧如兰是将门之后,有治军之才。他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征战军旅,当他能独当一面时,被派去驻防山海关。蒙古的鞑靼部数次举兵侵犯山海关,萧如兰领兵出关抗击敌军,身不卸甲大战七天七夜,每次打仗必然身先士卒,歼敌颇多。当军队休养之时,萧如兰操练士兵,下令加固城墙,三年内使边境安定,鞑靼不敢南下侵略。
万历二十年(1592)春,鞑靼人哱拜(东蒙古族人)与卜失、刘东旸等人占领宁夏镇城进行反叛,军中倒戈相向的人很多。当时萧如兰的四弟萧如薰担任宁夏参将,负责驻守平虏城,被叛军包围,情况危急。萧如兰得知消息后日夜焦虑,寝食难安,他带领一支精锐部队,驰骋千里,由山海关悄悄潜入围城,“城中人若兵从天而下,人心翕然,守御益坚”,他与四弟萧如薰合力平定了叛乱。
3 家族考
萧如兰的先祖萧春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多立战功,被授予延安卫中所百户。祖父萧汉,自立战功,担任延安卫指挥同知,后官至京边提督。萧汉有两个儿子,长子萧文奎,字太翁,担任副总兵,次子萧文壁。太翁的妻子赵氏,贤良淑德,为他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即为萧如兰;二子萧如蕙,担任宁夏总兵、都督同知;三子萧如芷,为南京提督;四子萧如熏,文武双全,担任蓟镇总兵、左提督。
萧如兰的妻子劉氏被追封为夫人,继任妻子纪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萧倬,带兵驻守天津,娶了湖广副按察使岳钦所的女儿为妻;女儿萧氏,嫁给国子监郝际云为妻。
萧如兰有一个孙子、五个孙女:孙子萧贯斗,承袭军职,未婚;长孙女嫁给了二千石李云岩的孙子,也就是中书如棠绍轩的儿子日章;次孙女嫁给了字大中丞白梦山的孙子,府孝廉可容廓梦的儿子;另三个孙女年龄尚幼,墓志没有记载。
萧如兰的四弟萧如薰,《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有载:萧如薰,字季馨,延安卫人,明朝将领,生于将门,都督同知萧文奎之子。万历中守平虏城,万历二十年(1592)春天,在抗击哱拜的战争中,坚守孤城,巧用计谋斩杀哱云,与李如松等人共同平定叛乱,升官职为都督同知。万历二十二年(1594)八月,击退著力兔等部落的侵犯。天启元年(1620),统帅神机营。天启五年(1625)夏,被魏忠贤一党弹劾,被免去职务。崇祯初年去世,崇祯皇帝钦赐“抗逆孤忠”,入名宦祠,修建庙宇专门纪念萧如薰。
萧如薰的妻子杨氏,延安人,总督、尚书杨兆之女。哱拜反,谓如薰曰:“若为忠臣,吾何难为忠臣妇?”尽出簪、珥劳军士妻,率之守城。贼攻围数日,竟不能克(《纪事本末》)。
萧家,一门将才。《肤施县志》记载:“一门号将才,忠义著于朝廷。”
4 涉及的官制
萧家世代戍守延安卫,为延安名阀世簪之家。萧如兰的先祖萧春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战功,初被授予延安卫中所百户,正六品,后来因为屡建军功,升任延安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卫、百户,皆为卫所官职。所谓卫所,即明代的军事制度,是整个明代北部边防的基本建设,是北边防线的物质基础。这一制度系统以五军都督府—都司—卫—千户所为层级,另外还有一种直隶于都督府或者直隶于都司的千户所,即守御千户所。一般“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概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一百一十二人位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①。即每卫管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管辖十个百户,每百户又管辖两个总旗,每总旗下设五小旗。都司的长官称都指挥使,卫的长官称卫指挥使,千户所长官称千户,百户所长官称百户。
延安地区,明初就设立了卫所,洪武二年(1369)四月,大将军徐达出萧关,下平凉。指挥朱明克延安,以明守之②。十月,置“延安卫,命怀远卫指挥使许良领兵守之”③。由此可知,萧如兰的先祖萧春是在洪武二年以后落户延安戍守北边。
5 墓志的价值
明万历年间,明、蒙关系紧张,战事不断,墓志记述了志主萧如兰与其四弟萧如熏在万历二十年(1592)春并肩作战,一起反击鞑靼人哱拜与卜失、刘东旸等人占据宁夏镇城反叛的事迹。《明史·萧如熏列传》和《延安府志》详细记载了萧如薰设计击败鞑靼叛军、誓死戍守平虏城的经过,但是没有记载萧如兰参与作战之事,地方志也没有记载,此方墓志可补遗。
墓志叙述志主家族世系,又为研究地方史、家族谱系、明朝社会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志文中所记载的官职是研究官制沿革的难得资料。■
参考文献
[1](清)谭吉璁.延绥镇志[M].刘汉腾,纪玉莲,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洪蕙.延安府志[M].姬乃军,校注.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
[3]姬乃军.延安明杨如桂墓[J].文物,1993(2).
[4]段双印,刘合心.唐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杨敏墓志考[J].文博,1992(1).
[5]刘莲芳.明刘延溪墓志考释[J].文博,2012(5).
[6]杨军.元乡丈王忠墓志略考[J].碑林集刊,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