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9-10-08史京鑫

商业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影响

史京鑫

[摘 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时间与空间不平衡的特征。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均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使我们对人口发展现状有更全面的认识,未雨绸缪,于老龄化大规模席卷前从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其应对策略是:发挥老年群体价值,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进行养老设施建设,进行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提升储蓄率;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 C92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9-0135-03

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自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使我国人口基数明显增大。在1950年首次出现人口高峰的老年人群在2010年均达60岁,但因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依照相关研究报告的预测,2001-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群数量每年将增加596万,年均增长速度达3.28%,该数量是相当惊人的[1]。而2021-2050年属于加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年增加数量达到620万人,并且总人口慢慢由零增长朝负增长过渡;2030-2050年属于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高达40%-50%。足以看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将处于增长速度快、规模庞大的老龄化进程里,且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加强对人口老龄化为经济社会带来影响的研究可使我们对人口发展现状有更全面的认识,未雨绸缪,于老龄化大规模席卷前从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里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量已达133281万人,而其中老年人的数量就已有17759万人,这一惊人的老年人基数加快了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让我国变成所有发展中国家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主要出现于经济水平发展至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而这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使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不过,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并未达到发达水平,而在这之前老龄化阶段就已提前到来,使得较为薄弱的社会财富积累和庞大老年群体间矛盾加剧,致使产生的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为经济水平的提升与和谐稳定社会维持带来了挑战。

(三)时间与空间不平衡

一是在时间上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具体展现在老龄化发展的首个阶段(1999-2000年),使得超过60岁的老年人数量增加,但青少年、成年人的人口数量比重降低,人口结构也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而在200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正式迈进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超过60岁的人口数量面临第二次快速增长[2];2025-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迈进增长的最严重时期,老年人在我國总人口中的比例可能将高达27%左右。该时段一过,我国老龄化数量增长速度将逐渐下降,慢慢趋于平稳。二是在空间上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了分布不均的现象,这主要与劳动力由西向东表现出阶梯状发展趋势相关。依照老龄化程度来分区,需将我国人口老龄化分作四大区域,主要即:第一区:上海,当前已提前迈进高度老龄化时期[3];第二区:京、津、浙,当前正处在中高度老龄化时期;第三区:湖北、山东、辽宁等省市,当前正处在中度老龄化阶段;第四区: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省市,当前正处在成年型朝老年型过去的转折时期。

二、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理论分析

1.老龄化为总人力资本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越严重,总人力资本将越低,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越大。

2.人口老龄化为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影响。今后我国老年人口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且随着生育率的降低,0-14岁的少年儿童人数会逐渐降低且逐渐保持在稳定水平,在我国总人口数量中占比也较平稳[4]。但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即15-64岁)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状态,也就是说相较于老年人群数量,参与劳动的人口数量偏少。

3.老龄化为资本形成总额带来的影响。老龄化过程会为需求及供给带来影响,故而资本形成总额也会发生变化。站在需求视角来分析,现今社会中老年人群数量比重持续升高,在服饰、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呈现出低消费倾向,但老年人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高,会花费更多的卫生资源,但护理、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有部分得到了子女和国家的承担,因此这种情况对社会再生产率的扩大不利。

(二)实证分析

本文对2002-2013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作实证分析,实证所选模型与方法为: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广义知估计(CMM)法。

由下表回归结果可见J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比卡方分布临界值更小,方程工具变量选取适宜。同时,每个方程残差均获得了平稳性检验,表明动态面板数据稳定,GMM方法估计有效。

由以上式子1能够看出,人口老龄化会为劳动年龄人口数在总人口数中的占比带来不良影响。同时,若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会使该社会原本的创造力下降,即老龄化会使社会技术进步受阻。另外,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对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不利,也就为技术进步带来制约。

由以上公式1与公式3发现老龄化还会为劳动参与率以及人力资本带来负面影响。此处提及的人力资本指标主要采用的是人均受教育年限。但老龄化进程与人们对受教育的关注度的提升均属于时代发展催生得出的产物。可见,老龄化进程不会为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不过,因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削弱了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本造成不良影响。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发展策略

(一)发挥老年群体价值,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

应鼓励老年群体积极参加就业,针对一些已到了退休年龄但依旧奔波在工作岗位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年群体需给予薪酬与福利方面的补助;同时,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退休年龄的合理调整,使老年人在岗位上发挥更大价值,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

(二)强化养老设施建设,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储蓄率

因我国参与保险购买的人员数量并不是非常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年群体,造成这部分人在进入老年阶段后无固定收入来源,降低了消费质量,而低收入与收入来源不稳定也为我国老年人参与储蓄带来了限制,该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就是采取传统子女养老与社会养老(包括社区、企业养老等)结合的方式。同时,政府需结合当地老年人数量以及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增加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投资力度,将现在大量被撤并的中小学校园改造为养老院以及闲置的居委会改造为养老院,将学校、社区内闲置的、完好的、可使用的办公设施利用起来供老年人使用,节省投资的同时,又使老年人养老环境得到改善,确保老年人生活更有质量。

(三)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一方面,因我国现今老年消费产业的发展依旧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故而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来促使老年产业得到发展。首先,政府部门应将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制定出可推动老年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全力支持老年产业发展;其次,根据我国现实国情,不可盲目进行消费规模扩大,并结合实际进行消费水平合理控制,和老年人群的购买力相符,确保经济发展能够跟上人口老龄化的步伐。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企业或机构应增加在老龄产业方面的人才、技术与资金投入,强化基金的落實评估和监督,进行发展委员会设立,专门用于老龄化产业的规划与安排,确保运作更加合理,基金使用更加规范,使老年群体从中享受惠顾,也达到缓解经济发展压力的目的。

四、结语

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生育率已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在新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同时,老年人口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一现象都始终存在,也必然会为我国总人力资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资本形成总额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

即便如此,老龄化仅属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个国家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取得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也就要求以创新突破等方式来实现经济活力的提升,达到生产效率提高的效果,若在老龄化大规模到来前,政府、家庭、社会、居民等多方协力集中精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展开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必将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老龄化时代到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聂旖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4):91-93.

[2]潘洪志.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8(7):116-117.

[3]王莹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17):3-4.

[4]郭恒芳.浅析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2):242.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