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绿色发展经验对廊坊城市建设的启示
2019-10-08赵英
赵英
[摘 要] 建国后的50多年,新加坡成为全球最具际竞争力的国家,现代化成就吸引世人关注。更为瞩目的是,新加坡将自身打造为花园国家,被誉为“亚洲最绿城市”。新加坡绿色发展成就斐然,体现在实践绿色水务、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垃圾管理四个方面,堪称致力于保护环境和提升生存条件的楷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廊坊被视为向北京和天津提供绿色生态保障的京津保护中心区生态过渡地带,建设新世纪美丽廊坊需要精确城市定位,认清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借鉴新加坡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加强依法严管,扩大人才战略,培养绿色意识,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关键词] 新加坡;绿色发展经验;廊坊;启示
[中图分类号] F29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9-0030-05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地,是交通要道,也是天然港湾,全国总面积714平方公里,人口518万,自然资源极为匮乏。建国后的50多年,新加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现代化成就吸引世人关注。《2018年世界竞争力年报》(IMD)中新加坡排名第三,《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WEF)中新加坡名列第三,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中的96个金融中心榜单上新加坡排名第四。2017年新加坡人均GDP为5.55万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更为瞩目的是,新加坡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花园国家。虽然独立早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威胁生存的环境问题,但现在的新加坡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伴随城市建设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绿化空间随之增加,被誉为“亚洲最绿城市”[1]。
一、新加坡绿色发展经验
(一)绿色水务
新加坡被联合国列为缺水国家,淡水供应能力名列190个国家中的第170位,人均水资源只有211m3,居世界倒数第二。建国初期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用水问题,有一半的饮用水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根据1961年和1962年先后签署的两份供水协议,新加坡每天从位于马来西亚南部的柔佛州引入淡水,2061年后,双方将根据新加坡的实际用水量另行商谈。水资源的匮乏成为新加坡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最大潜在危机,作为新独立的国家总理,李光耀把水列为头等大事,为协调整个政府层面的工作,在他办公室设置了一个专门负责的小组。2008年首届新加坡国际水务周的一次对话会议上,李光耀回忆“水的问题主导其他的政策。在它面前,一切政策都得卑躬屈膝。”[2]1963年公共事业局(PUB)成立时,新加坡本地的水源是麦里芝蓄水池(1922年扩建)、皮尔士蓄水池(1922年扩建)和实里达蓄水池(1940年扩建)。1971年隶属于总理办公室的水资源规划组成立,第一个水质总体规划1972年出台,作为一个蓝图引导新加坡水资源的长远发展。
PUB成立后就意识到必须建立新加坡本土水源,提高蓄水能力。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推行新生水(NEWater)技术,使经过处理的污水能够达到饮用标准。经过对大约190个水质参数进行了超过20000次测试之后,详尽的测试结果显示,新生水的质量完全符合美国环保局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3]。政府最高层对新生水大力支持,当时的总理吴作栋在打完一场网球后喝了一瓶新生水,这个镜头在全国电视中播出,三天后的新加坡37周年国庆活动中,60000人用新生水一起庆祝国家生日。2002年,PUB正式启动新生水建设计划。海水淡化早在第一个水质总体规划中就已出现,2003年“双用海水淡化器”试验工厂成功,2005年采用反渗透膜技术的新泉海水淡化厂成功运营投产,2007年双溪淡滨尼区建成一个较大的市级规模(100万加仑)示范工厂。新加坡从一个极端缺水的国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尽管缺乏水资源,但开发和使用水资源的成果显著。2002年,环境部部长吴庆瑞提出海水淡化、NEWater、蓄水池雨水收集和从国外进口淡水的“四大国家水龙头”战略[4]。2006年,斯德哥尔摩水奖获得者斯瓦斯教授(Asit K.Biswass)评论说:“如果世界面临危机,这不会是因为水的物理稀缺,而应该归咎于水资源的管理不善。”[5]新加坡立志将自身打造成“环球水务中枢”,筹划了国际水周活动,设立了以首任总理李光耀命名的新加坡水奖。
(二)绿色交通
新加坡人口密度(人口/平方公里)为7.796,高居世界第二,但是,在新加坡却处处通行便捷,交通通畅。“城市交通指数”(ADL)中,新加坡排名第六。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为规划土地及交通,出台了新加坡全国发展蓝图,之后又进行了两次修订。陆路交通局(LTA)1996年成立,之后颁布白皮书,囊括交通系统的方方面面。资源有限的新加坡优先发展便捷高效的公交系统,全部市民从家里出行距离不到400m能找到公交站,八成市民从家里出发步行10分钟可到达地铁站。预计2020年,高峰时段市民通过公共交通系统出行所占比重会提升至70%,2030年将提高至75%。城市主干道都划有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全天公交专用车道(早7点30分至晚11点)有23km,巴士车道达200多公里。2002年新加坡开始全面推广易通卡(EZ-link),扣除交通费用只需简单靠近读卡器就完成交易,并且节约出行费用。“全国自行车推广计划”中,预计2020年铺设190公里的自行车车道,2030年将会超過700公里。
为严格控制私人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1990年起LTA实施车辆配额系统(VQS),希望拥有机动车的市民需要提前申办并投标购买一张有效期为10年的拥车证(COE),目前拥车证的成交价已多达9万新元。此外,个人购买新车还需缴纳一系列费用如额外注册费、进口关税、路税、消费税、保险等等。为错峰优化车辆的使用时间,新加坡推出了不同类型的车牌。1973年,政府在征询公众意见的基础上首次推出区域通行证方案(ALS),驾驶人购买通行证后才能使入某处限制区,需要在高峰时段将通行证张贴在汽车挡风玻璃或摩托车的把手上,限制区的边界沿线设置高架龙门,方便辅警进行目视检查。1998年开始推行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驾驶人驱车经过龙门时,会从预付费卡中自动扣除相关费用,ERP系统还能根据道路的行驶车速状况进行费率的周期性调动,进而优化公路的使用。新加坡的停车设施均需收费,在政府办公场所工作的公职员工与公干的外来人员均需缴纳停车费,周末和国定假日里临近大型商场的居住社区拥有的停车库也要支付费用。
(三)绿色建筑
作为最早进行建筑绿化的新加坡,对建筑物的绿化要求非常精确,在公共住宅区,新建的建筑物面积占总面积的35%以下,其余65%的住宅区地面要用作绿化。建筑和公路要隔离开,用绿化做成15米的间隔。为发展绿色建筑,新加坡政府以身作则,规定公共建筑中由政府投资的要最先获得绿色标志的认证。2007年提出所有政府部门建筑不管大小,均需符合最基本的标准,即节能15%。2009年提出面积超过5000平米的建筑均需获得白金认证,即节能在30%以上,空调面积凡是1万平方米以上的已有建筑,2020年前均需获得超金认证。
新加坡2005年出台的标志认证计划,依据GreenMark评价体系,对各项环保指标进行评分,颁发白金奖、超金奖、金奖及认证奖。被世人称为“超级节能楼”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大厦体现出环保和美观的有机结合,在运行过程中相比普通建筑能节约80%左右的能源,通过自然生态与环境相和谐,达到顶级的节能成效。宾乐雅酒店占地7000平方米,空中花园(倒影池、瀑布、露天花园和绿墙)总面积竟能达到1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是建筑占地面积的两倍。在樟宜机场,赏心悦目的各式立体绿墙绿柱无处不在;在海洋中心,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绿墙被吉尼斯评为世界最大的立体花园;在滨海花园,18棵由钢筋混凝土构造而成的“超级树”覆盖各种热带花卉和蕨类植物。
(四)绿色垃圾管理
20世纪70年代之前新加坡垃圾收集系统非常原始,垃圾在公共场所频繁堆积。1964年,负责医疗卫生服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主管官员召开了特别会议,1965年重组环境健康服务。1972年,管理新加坡固体废物的责任集中到新成立的环境部(NEA)环境卫生署中。通过“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观念的推动,目前新加坡对垃圾进行的回收与循环使用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新加坡主要通过直接、间接和混合3种方式进行垃圾回收,对回收的各种废弃物采用循环再利用、焚烧和卫生填埋3种途径处理,较好地实现了产业化和规范化。新加坡建筑所产生的98%左右的垃圾都能得到循环使用和处理,2000年以来,新加坡垃圾回收使用率超过了40%,目前达61%,预计2030年会达到70%。
1973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建立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化厂,前三组焚化锅炉装置建好花费了9400新元。1982年,建成第四组装置时政府投入约3600万新元。为了实现项目融资,新加坡从世界银行贷款了2500万美元。所有可燃的垃圾都被扔进焚化厂,能减少90%的垃圾体积,有接近40%的垃圾通过焚烧发电。虽然建有4座垃圾焚化厂,但仍需要填埋不可燃的垃圾和垃圾灰烬。为了避免占用主岛的面积,环境部门提出建设海上垃圾岛。实马高岛填埋场(Semakau Landfill)应际而生,这是全球第一个在海床上全部由埋置垃圾建成的岛屿。1999年投入使用的实马高垃圾埋置场是由锡京岛和实马岛之间150公顷的海上空间围绕而成,外滩周长达7公里,填埋场和周围的海洋生态系统得到了完好地保存和保护,俨然是个田园般的风景胜地。2005年来,实马高垃圾填埋场向一些兴趣团体开放,这些团体可以在岛上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2007年,英国著名杂志《新科学家》还刊登了有关的专题报道,称赞实马高岛犹如“伊甸园”。
二、廊坊城市建设的优势和问题
廊坊位于华北平原中东部,河北省中部,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和6个县,总面积6429平方千米,市区面积54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479.5万。1989年建市的廊坊有着悠久的历史,6000多年前,此处已经出现人类居住。根据《廊坊市志》的记载,廊坊现境域夏商处冀州之地,战国秦汉于蓟燕之野,晋唐属幽州之域,元明清为京畿要冲[6]。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城市的发展方向,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7]。建设新世纪美丽廊坊需要精确城市定位,认清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借鉴新加坡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一)廊坊城市建设的优势
廊坊具有特殊的时代优势和区位优势,对构建绿色城市有着重要意义。2014年2月,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促进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和带动北方腹地的发展[8]。习近平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不断向前推进。2014年6月,党中央批准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组织制定、部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点工作[9]。同时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构建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中,廊坊被纳入“四区”之一的“中部核心功能区”,同时处于“三轴”中的“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10]。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布局,廊坊紧邻“一核”,地处“雙城”主轴线上,处于中部核心功能区,新时代廊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汇集国内外诸多先进要素的良好机遇。
廊坊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地域人缘关系与京津极为密切,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市区距离北京市天安门广场40公里,距离天津市中心区60公里,1个小时可到达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区位优势明显。毗邻廊坊的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向外围强烈辐照着廊坊。邻接廊坊的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首批的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的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的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的示范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具有强大的发展活力,其城市的快速发展可谓对廊坊影响深远[11]。区域处境和地缘经济决定了廊坊是个位于都市圈的卫星城市,其政治、经济、环境均受京津的直接影响,这种毗邻京津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廊坊拥有其它城市无法匹及的区位优势。
(二)廊坊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日之廊坊,在经济形势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飙升的房价、严峻的空气污染、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挑战说明廊坊城市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在绿色城市建设的路途上任重而道远。良好的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落后的基础设施则会成为遏制城市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伴随着廊坊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基础设施落后的弊端同时显现。例如,我国早期普遍使用折减系数,以节省排水工程造价,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排水管网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廊坊城市排水管网设计规划滞后,城市排水设施维护改造投入少,导致管网普遍老化,泥沙污物容易淤积,排水严重不畅。一旦遇到超出设计标准的强降雨时,就会造成城市积涝,交通堵塞、建筑物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没有河流从廊坊城区穿过,也没有贯穿主城区的排水明渠,绝大部分地区不具备自流排水条件,积水主要靠泵站抽排,排水管道水流条件复杂。城区仅有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点,针对城市积涝灾害的监测、信息加工处理和预警预报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城市积涝等气象灾害的预测和评价能力提升步伐较慢。可见,诸多因素导致了廊坊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12]。
不利于空气扩散的地理条件、以煤炭为主的燃料使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机动车等诸多因素导致廊坊空气污染严重。2014年2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大面积空气污染事件中,廊坊属于重度污染区域。近年来廊坊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空气质量逐年向好。2016年至今,廊坊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成功退出了“倒排前十”。2017年,廊坊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61,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幅度为7.0%;PM2.5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为9.1%[13]。2018年5月4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17至2018年秋冬防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果,廊坊获得“2+26”城市秋冬防空气质量考核优秀城市,而且总成绩名列11个优秀城市之首。期间,廊坊重污染天数出现5天,同比2016-2017年下降86.1%,降幅目标完成率220%,下降率完成574%,分别位居“2+26”城市榜首[14]。廊坊空气随着各项治理活动的大力推进,目前大部分的污染物浓度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也出现了新的状况。2016年开始O3超越了颗粒物,成为首要的污染物,氮氧化物污染比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最需警惕的是廊坊空气污染不再是最初的纯粹烟煤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尘污染+VOC+汽车尾气”的混合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15]。
三、新加坡绿色发展经验对廊坊城市建设的启示
李光耀说:“独立后,我千方百计要找出引人注目的方法。最后,我选定了一个把新加坡打造成为清洁又葱翠的城市的计划。”[16]。1963年,李光耀提出绿化新加坡的构思,使提升城市环境面貌的“绿化运动”和推动经济发展同步进行。1968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将自身建设成干净而葱翠的“花园城市”的愿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加坡政府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的蓝图。李光耀坚信,环境对于所有的人,不论贫贱或富裕,都应该是舒适的,他下决心把新加坡建设成干净绿色的国家[17]。从启动发展开始,实践证明早期就开始的环境至上原则,为新加坡带来了和谐的环境体系和成功经验。
(一)注重顶层设计,政府为绿色发展引领方向
新加坡現代化规划起点可谓不高,在土地面积狭小与自然资源匮乏的状况下全面快速发展,政府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新加坡注重实施长期综合计划。由国家发展部和市区重建局主持起草的概念规划是新加坡发展的指针,该计划于1971年首次发布,之后每隔10年修改一次,规划周期为未来40-50年。环境问题不可能朝夕解决,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和投入均在数十年后才能获得回报。但是,高标准的环境要求从来不是对时间、能源与资源的埋没。当初新加坡政府确定要在污水管道体系外全面加装污水处理设施时,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相应的预先处置。之后在此基础上,新加坡建成了设备齐全的废水处理厂与分布于整岛的排污管道,最后从处置过的污水中提炼到了新生水。政府在环境工程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批资金,即使在国家贫穷时也不惜压缩其它项目,用以建设重大的环境基础设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新加坡政府投资18亿新元建设污水和废水处理设施,投资36.5亿新元建设深层隧道排污系统。从1977-1987年的10年间投入3亿新元清洁河流,投资2.7亿新元建设滨海堤坝,1973年投资1亿新元建设第一座垃圾焚化厂,之后又投资16亿新元建设另一座焚化厂,投资6亿新元打造一个海岛垃圾填埋场[18]。在国家并不富裕尤其是最初财政紧张时,能够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基础设施,验证了政府的远见卓识。因此,廊坊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作出统筹,扩大对各项工作关联性的研究,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19]。
(二)加强依法严管,法律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新加坡立法严密,规定明确。大到政治经济体制、商业往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小至停车规定、钞票保护、公共卫生均有对应的法律规范,并且在是与非、罪与非罪的标准上界线清晰[20]。自独立的第一年开始,新加坡就制定了法律及监管框架,用以调控日益严重的空气、水和土地污染。1971年颁布《空气净化法规》,1975年颁布《水污染控制和排放法规》,1968年制定《环境公共卫生法》。依照英国、新西兰与纽约而制定的卫生法规,几乎囊括了除空气和水污染外环境卫生的全部领域。该法规制定了高额的违规罚金,如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违者首次罚款500美元,第二次则罚款2000美元,当发现违法者触犯法律或者相关法规时通过快速起诉程序有效执法[21]。1992年推出“劳作悔改令”(CWO)取代巨额罚款,1993年开始实行,适用于16岁以上的累犯与犯有严重乱扔垃圾罪行的人,违法者须从事一次长达三个小时的社区清洁工作,总时长可达十二个小时。2007年BCA出台《建筑管理法》,在第二年进行的修订中,又增加了关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同年,BCA强行推出新标准,要求无论新建还是改造的建筑,所有面积超过2000m2的都要获得认证奖。新加坡对工业产生的污染管制非常严格,重罚使工厂不敢以身试法。政府部门定期对工厂进行监测,假如监测结果中出现了超标的物质,根据超标次数进行处罚,处罚会依次加重,三次之后老板会被判坐牢。新加坡国内所有的垃圾均能得到正确的处置,相关企业必须先获得合法的执照,然后才能处置废弃的垃圾。政府使用循环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用来建成的组屋,须符合规定的建筑标准(Green Mark)才能获许投入使用。习近平主席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新的历史起点,廊坊市出台了《廊坊市环境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十六条》、《廊坊市推进重点行业和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十条支持政策措施》、《廊坊市严禁生态环保领域“一刀切”实施意见》和《廊坊市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评价技术指南》等一系列环保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为绿色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三)扩大人才战略,创新为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倡导创新,广泛应用领先科技是新加坡不断提升环境的主要策略。治理好国家的环境并将其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挑战,新加坡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快速提升科技以应对。新加坡供给的电能绝大部分来源于火力发电,为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存度,目前新加坡积极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如挪威的可再生能源集团(REC)投资25亿新元建设的大型太阳能制造中心项目、生物柴油回收循环使用项目等等。创新离不开人才,李光耀说:“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决定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22]新加坡视教育为培养国民素质,建设团结、稳定与繁荣国家最重要的长期手段。在人民行动党执政的前九年里,政府将近三分之一的预算全部投入教育[23]。新加坡极为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依据走向世界、根留新加坡(Goglobalstaylocal)的理念,大力推动新加坡人去海外留学,有所成就后回来为新加坡的发展贡献力量。科技局设有专门用于资助本土学生去海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奖学金,有用于资助本科生和中学生去海外留学的奖学金,还设立奖学金用于吸引外国学生来新加坡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博士生和博士后的科学研究。新加坡NRF研究基金项目用于吸引全世界的青年科学家与研究人员来新加坡进行自由研究,卓越研究中心(RCE)项目募集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来负责研究中心的工作,提供充沛的可随意支配的研究费用。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数据资源和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廊坊在建立大数据资源和产业,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此外,还可以依托京津冀高校群和相关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措施,承接部分京津人才转移,进而培养人才优势[24]。
(四)培养绿色意识,民众为绿色发展凝聚力量
新加坡是自然资源匮乏到连水与沙石都需高度依靠进口的国家,从政府到市民,对于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体会尤为强烈,培养成真正把生态环境与能源节约视为自身使命的绿色意识。即使在新加坡发展之后,李光耀仍然充满危机感。他认为“新加坡是一个第一世界国家,却永远保持脆弱——一栋建在软泥地上的80层大楼”[25]。在新加坡,通过举行竞赛与评比,使得保护环境的意识和“零浪费”的观念根植于心。1968年,第一届“保持新加坡清洁”运动启动,总理李光耀教导公众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1971年,展开“植树日”活动,使得一年一度的“保持新加坡清洁”运动扩展到新的领域。植树日活动持续到1971年,之后它与“保持新加坡清洁”运动一起并入当年启动的“清洁环保周”。2007年,“清洁环保周”改名为“清洁环保新加坡”,以此传达给公众天天都要保持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与习惯的信念。新加坡还详细深入地培养绿色建筑理念,政府借助制作各种手册和指南、播放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吸引市民重视绿色建筑,每周社区均会组织绿色发展方面的相关讲座。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廊坊外来人口占了很大比例,人口结构相对复杂,素质水平高低不一。为培养居民绿色意识,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为宣传绿色城市的相关知识,制定鼓励居民广泛参与绿色城市建设的全方位措施,从而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凝聚出巨大的民众力量。
四、结语
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强调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26]。纵观当代各国发展模式,新加坡应属绿色发展行列,在深刻认识到土地、水和其它自然资源的局限后,这个国家一直努力实现超越。在新加坡的发展战略中,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一直未被忽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廊坊被视为向北京和天津提供绿色生态保障的京津保护中心区生态过渡地带,因此,借鉴新加坡绿色发展经验,打造绿色美丽廊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定光莉.新加坡绿色发展模式探析[J].上海城市管理,2018(1):48-53.
[2]王才强,沙永杰,魏娟娟.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发展[J].上海城市规划,2012(6):136-143.
[3]许国栋,高嵩,俞岚,高小娟,王凯军.新加坡新生水(NEWater)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功要素分析[J].环境保护,2018(4):70-73.
[4]王勤.论新加坡现代化发展五十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0-77.
[5]陈荣顺(TANRONGSOON),李东珍(LEETUNGJEAN),陈凯伦(KARENYAN)/毛大庆.清水绿地蓝天—新加坡走向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114.
[6]王钟锐.融合经典与时尚,建设特色城市旅游文化——英国古城的发展经验对廊坊市旅游文化建设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2(3):160-161+163.
[7]张浩,郑禄红,翁艳萍.基于数字技术的居住区微气候环境生态模拟[J].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下册),2014(9):300-304.
[8]李小娟.审计推动优化京津冀生态环境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审计,2018(23):30-31.
[9]刘伟.京津冀协同立法研究[D].河北:河北大學,2018.
[10]潘春苗.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廊坊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4):8-12.
[11]陈浩.天津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管控对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6.
[12]王清川,寿绍文,张绍恢.廊坊市城区暴雨积涝成因及防御措施[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9):35-40.
[13]吕新颖,卢艳丽.2017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出炉廊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PM2.5浓度在全省均排名第四[EB/OL].http://www.lf.gov.cn/Item/76415.aspx,2018.02.26/2019.06.14.
[14]李怀瑞.2017至2018年秋冬防廊坊空气质量为啥好?[EB/OL].http://www.lf.gov.cn/Item/78860.aspx,2018.05.22/2019.06.14.
[15]闻静.廊坊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70+75.
[16]夏光.花园中的国度—新加坡环境优先的发展策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6):112-113.
[17]韩福光,朱莱达,蔡美芬,林慧敏,刘意庆,林悦忻,陈子敬.李光耀新加坡发展的硬道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278.
[18]陈荣顺(TANRONGSOON),李东珍(LEETUNGJEAN),陈凯伦(KARENYAN)/毛大庆.清水绿地蓝天—新加坡走向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4-5.
[19]刘军.中国渐进式发展道路为什么获得成功[J].人民论坛,2018(31):20-22.
[20]康斯坦斯·玛丽·藤布尔/欧阳敏.新加坡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424.
[21]塞西莉娅·托塔哈达,约加尔·乔希,阿斯特·K·彼斯瓦斯/杨尚宝.新加坡水故事—城市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62.
[22]艾莉森,布莱克威尔,温尼/蒋宗强.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04.
[23]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301-302.
[24]段龙方,蔡志为.基于“大智移云”的廊坊智慧城市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8):3-4.
[25]孙景峰,匡竞.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教育[J].社会主义研究,2012(8):139-142.
[26]周仕凭.做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J].环境教育,2018(6):1.
[责任编辑: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