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实证研究
2019-10-08詹軻
詹軻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浸润式”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积极应对的认知方式,并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浸润式”教学;应对方式;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40-01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infiltrating typ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through a semester of longitudinal intervention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filtrating type” teaching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way of students' positive response, which has important value on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Infiltration” teaching; coping style; people oriented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教育理念的陈旧是所有问题的根本,主要体现在:人本理念缺失、创新理念不足和开放观念缺乏,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的需求,学生的体验度和获得感不够。从教学环节来看,基于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育还较为生硬,学生在接受知识灌输的同时获得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滋養还不够充分,学生自主能动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不高,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围绕学生需求找对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浸润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教育宗旨、融入教育情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季卫兵&刘琳,2017)。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用正能量、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政课的关键任务,这与个体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即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运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积极应对代表着个体多大程度上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面对困难与挑战。因此,积极应对方式是评估思政课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量化评估“浸润式”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主阵地,选取两个班级的大一新生共22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一学期的“浸润式”教学模式实践。一个班为按照“浸润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对比学期初和学期末实验班和对照班级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变化。“浸润式”教学模式重点从人本主义导向的全程浸沁的教学内容、可感可知的教学情境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二、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积极应对水平进行了评估。利用SPSS统计对积极应对水平进行2(时间:学期初,学期末)×2(教学模式:浸润式,传统式)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时间和教学模式的交互作用显著[F (1, 218)= 3.793, p < 0.05, η2 = 0.017],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学期初,两个班级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但在学期末,实施浸润教学模式的班级显著地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p < 0.001);并且,在实施浸润教学模式的班级里,学期末显著地高于学期初(p < 0.05)(图1)。以上结果说明,传统模式的“基础课”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浸润式”教学模式在“基础课”中的使用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应对水平。“浸润式”思政教学模式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人内在的成长能量,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普遍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积极的、进取的,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实践活动,探索实现自身和社会需要之路。心理相容的课堂氛围与问题为导向的研讨方式的深度结合,切实探索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侯莲梅 & 蒋家胜, 2017)。发现学生的合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关心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积极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未来应深入探索将“浸润式”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因时而新的全过程的有效模式及其评价体系,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侯莲梅,蒋家胜.习近平传统价值观人学导向思想要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6), 134-139.
[2]季卫兵,刘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及其呈现.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5-28.
作者简介:詹鋆(1988-),女,讲师,博士;福州: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模式及其实证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项目编号:11141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