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希区柯克

2019-10-08宗禾

齐鲁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希区柯克好莱坞

宗禾

8月13日,是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诞辰120周年。1899年8月13日,希区柯克出生于英国伦敦。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名字将被载入影史,直至120年后的今日依然让无数人仰望。

希区柯克被称为“影坛的莎士比亚”,从1920年进入电影界到1980年逝世为止,他共拍摄了59部电影。希区柯克曾向人们证明,通俗的并非就是不好的。他主动拥抱好莱坞,他以技术追逐电影,好莱坞的锻造没有冲淡他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才是让他在数年之后依然被人不断讨论的原因。

雅俗共赏的宗师

电影数据库网站“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hey?”会在每年评出影史最伟大的1000部电影,这份榜单在2018年的采样,据说来自全球4743位影评人与业内人士。他们会在榜单敲定后,根据入选影片数量,列出影史上250位最伟大的导演。相比同类专业人士“影史万神殿”的临时起意、数年一更,这份年更榜单的刷新频率算很高了——要想不让电影史死在典籍里,这听上去是个好办法。

然而,连年的榜首是不变的。那个英国胖老头儿依然雄踞,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将近40年了。

为什么希区柯克的地位如此不可撼动?也许是因为,影史上再无一人能像他一样,在电影艺术手法发展到极致、流派愈加分化之后,仍能被四方后学奉为共同的至尊。他的作品,既能成为吃着爆米花时的消遣,也能登大雅之堂。既被电影作者奉为圭臬,又为一般观众所爱戴的电影大师。

好莱坞爱他,几乎要把他纳入当时最成功的系列流水线作品——007电影在美学上的开端,正是一次对《西北偏北》的成功模仿。因此,希区柯克曾被邀请执导007,《西北偏北》主演加里·格兰特也曾是詹姆斯·邦德的第一人选,不过,他们都拒绝了邀约。

独立电影人爱他,把他作为一本词典装入口袋,在电影创作中时不时翻看——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热情,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希式场景描摹复写;而格斯·范·桑特的《98惊魂记》,到了对《惊魂记》逐镜翻拍的程度,已近乎一场希区柯克式恋物了。

在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希区柯克也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在大洋彼岸的精神导师:许鞍华一部《疯劫》,将《迷魂记》里的“替身命案”重构;徐克《蝶变》则化《群鸟》中的鸟灾为蝶狂,完成了对古国群雄一部“乱史”的寓言。

而观众们,至今仍对希区柯克难以忘情——榜单的排名,已不必拿来引证。单看当年票房,他在商业上也毫不逊色:《爱德华大夫》成本接近170万美元,美国本土票房700万;《美人计》投入产出比至少1:5;《后窗》中,这一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36。当然,最大的票房奇迹还在《惊魂记》,成本80万美元,全球票房5000万。

希区柯克的观众缘却也出奇得好,在众多电影大师当中,他是唯一的电视明星:1955年,CBS电视台悬疑单元剧《希区柯克剧场》开播,希区柯克亲自担任串场主持人,监制并导演了部分剧集。他的侧影被画成一幅抽象漫画,作为剧集的标志。

在创作者们看来,他可以是教科书、是词典、是电影艺术与商业的一切模范。对观众来说,希区柯克是最具亲和力的大师,作品的艺术性并不会让人望之却步。

这种工匠与艺术家的结合,在今天成了一种老派——仍然无愧于此标准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人,不少已年逾古稀了。

作者电影的先行者

但希区柯克同时得到观众与批评家的承认,仍然经历了一段曲折道路。虽然非议与褒扬交织,但这为20世纪后半叶的“好莱坞制造”赢得艺术上的认可,开辟了道路。

1954年1月,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第31期上,满脑子美国片的编辑弗朗索瓦·特吕弗发表了《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倡导一种导演个人风格强烈的创作——这被视为“作者电影”的首次提出,也被视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肇始。作者电影理论,明确与缺乏个人风格的好莱坞电影分庭抗礼,在刚提出时颇受争议。

六个月后的某天早晨,他的同事克劳德·夏布洛尔被一个电话吓到了。电话那头的特吕弗极度兴奋:“希区柯克来巴黎了!”

同为“希迷”的夏布洛尔一秒亢奋了,俩人开始抓紧准备采访问题,准备在不久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跟偶像畅聊一番。结果见到希区柯克后过于兴奋,以至于只问了一个问题,导致采访无法成稿。两人只好又重新采访了一回——这要搁今天,谁会搭理这俩傻小子?

两人的情难自控,不仅是影迷追星的日常状态,同时也是为了自证作者电影理论。因为此时,在他们供职的《电影手册》乃至整个法国影评界,正为此陷入一场空前的论争。

战后的欧美影评界,其实并不待见希区柯克和好莱坞。除了站在电影老派形式上的保守与清高,以及对电影商业价值的蔑视,也有对因好莱坞工业产品的冲击性输出产生的民族主义恐慌。他们的批评,一部分集中于形式,将希区柯克善于“讨好观众”的手法视作奇技淫巧,认为他向好莱坞投降了,为了商业利益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另一部分,则认为希氏电影的内容空洞,缺乏精神内核,甚至沉迷于对道德堕落的展现。

特吕弗们当然不能服气:我们追了这么多年的男神,怎么就被你们骂得一钱不值呢?于是夏布洛爾、埃里克·侯麦,以及那会儿还没跟特吕弗友尽的让-吕克·戈达尔齐齐上阵为希区柯克辩护。

特吕弗专门对每一条非议展开反驳。有人认为希区柯克的作品缺乏“形而上”的存在,他抗辩称希式主人公“具有双重自我、原罪色彩和寻找与忏悔等特征”,为电影带来了精神特征与宗教色彩;有人诟病希区柯克沉醉于描写凶杀、窥淫等恶习,他却认为希氏影片里的罪恶背后,寄托了希望和救赎,且对“恶的化身”刻画极为出彩。

电影圈之外,希区柯克的作品还产生了跨领域的影响力。精神分析、符号学、性别研究等学科前所未有地参与到一部电影的解读中。

重访希区柯克不遇

放眼今天的影坛,那些热爱希区柯克的创作者,依然站在观众与评论界的风口浪尖。比如他的英国同乡克里斯托弗·诺兰,一直沉迷于希区柯克式的“侦探”主人公、不知所起的谜题、意外结局,以及梦与现实的关系。甚至,他们的境遇都有相似之处:诺兰的作品至今仍被“诺吹”和“诺黑”们作为电影形式与内容争论的阵地,而评论家们,仍然孜孜不倦探寻《盗梦空间》的心理迷宫,和《蝙蝠侠》三部曲的新英雄神话。

有意思的是,前不久还有消息传出,诺兰可能执导新一部007电影,这个消息很快被否认了。而当年希区柯克与加里·格兰特拒绝参与007电影的原因是,不想被一套拍起来没完的系列片牵制住——假如希区柯克活到今天,当他拒绝这样的诱惑,后果会是什么?

如今,系列电影的存在意义与影响力,早已不能与007的老派同日而语。希区柯克的拒绝,在今天听起来也许像个笑话。今天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的系列大片,恐怕是希区柯克时代难以想象的:系列电影中的每一部都可以抛弃自己的独立性,让自己成为连续剧中的一集,塞满只有粉丝理解的梗,让新观众一头雾水,不懂整个影厅为何而笑。由绚丽特效与英雄故事构成的形式与内容,可以一成不变,反复使用。

希区柯克曾向人们证明,通俗的并非就是不好的。他主动拥抱好莱坞,承认好莱坞的技术确实要比其他地方专业很多。他以技术追逐电影,而非以电影迎接技术,好莱坞的锻造没有冲淡他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才是让他在数年之后依然被人不断讨论的原因。

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对通俗艺术的喜爱并不是新的平庸表现,也不是反理智主义的表现……它反映了一种新的、更开放的看世界、看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法。它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标准……关键在于对美、风格以及品位有了新的标准。”

爆米花包装再精美,也不过是爆米花而已。当5G、VR等名词日渐引领潮流,而技术的扩张下,却没有革新电影语言的艺术作品引领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商业片的电影语言探索陷入停滞,而我们逐渐司空见惯,甚至放弃了讨论。

希区柯克在艺术与商业、作者风格与好莱坞技术之间所构建的桥梁不复存在,打破了障壁,又起了一座座山峦。关于经典与过时、源流与分支的讨论,一出生就要被抛入故纸堆,我们今天的怀念,也许只能止于怀念本身。

猜你喜欢

希区柯克好莱坞
什么是“高级”的快乐
“高级”的快乐
基于齐泽克后拉康思想的希区柯克电影解读
希区柯克,以吓唬世界为乐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