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花边的传入路径与流变研究
2019-10-08刘丽娴徐颖洁
刘丽娴 徐颖洁
摘 要 通过史料考证和比对分析,欧式花边通过四条路径自意大利先后传入中国的山东烟台、上海徐家汇、浙江宁波、浙江萧山。对欧式花边中的意大利威尼斯花边传入并融合当地编织技艺,进而发展为萧山花边的情况进行考证研究,以萧山花边的传入为典型个案还原近代东西方宗教、艺术、文化、技术交融现象及其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传承、艺术技法创新、宗教传播交流等情况。
关键词 欧式花边;萧山花边;传入路径
引用本文格式 刘丽娴,徐颖洁. 萧山花边的传入路径与流变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9(4):40-46.
Abstract Through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European lace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where are Yantai, Shandong, Zi-ka-wei, Shanghai, Ningbo, Zhejiang and Xiaoshan, Zhejiang, from Italy by four routes.The Italian Venetian lace is one of the European lac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Xiaoshan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integrating local traditional skills, and then developed into the research of Xiaoshan lace. The introduction of Xiaoshan lace as a typical case restores modern Eastern and Western religion, art, culture, technology and blend phenomenon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rtistic technique innovation, religious dissemination exchanges.
Key Words European lace;Xiaoshan lace;Afferent path
抽紗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16、17世纪的法国和比利时也是著名的抽纱和蕾丝大国。抽纱在引进中国后称为花边,由于不同花边的制作工艺和技法大不相同,所以将传入中国的各种花边统称为欧式花边。萧山花边产自杭州西子湖畔,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区,是浙江省著名的手工艺品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由意大利“威尼斯”(Venice)音译而来,由传入中国的欧式花边流变而来。欧式花边在19世纪后半叶伴随宗教而来,随着传教士布道和教会学校的建立,意大利和法兰西的教徒们将其传入中国,并于20世纪初传入萧山坎山镇(旧时为“龛山”)。欧式花边在华发展了近百年,不仅见证了中西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东西方宗教文明(天主教)的融合,更是中国工匠们结合民间抽纱技艺的创新与集体智慧的体现。
一、欧式花边传入中国的路径分析
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与商埠的开放、洋行工厂的开办,欧洲货商和文化随之而来,也包括西方的手工艺技术和工艺品种。欧式花边(图1)首先传入山东沿海的烟台、威海,而后传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通商口岸和地区。山东胶东半岛以棒槌花边为主;潮汕的抽纱是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宁波花边以威尼斯花边为基底;上海的结花边与萧山花边大同小异。这些地区的花边都由棉麻线编结而成,但又融合了当地特殊的技艺形成两个新品种,一种是莘庄钩针编结;另一种是以意大利威尼斯针绣花边为基底的上海针绣花边,而后又辗转迁移进入萧山坎山镇称为萧山花边。
(一)欧式花边传入的主要路径
山东区域花边传入情况。有记载称“早在1868年天主教意大利籍神父昂智鲁斯(Angilus)到烟台传教的时候,就将西方花边织物技术带到烟台,并以此为中心进行传播,他被认定是首个将西方花边技术带到中国的传教士。”[1] 以山东为据点,意大利、法兰西的传教士最初到达山东发展花边业,先是创办教会学校传授工艺,再开设洋行工厂,将花边远销至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或美国、加拿大等以花边为亟需品的美洲市场。花边传入中国最初的目的是以中国地区为生产加工点,借助开埠的通商便利和廉价劳动力来发展出口市场,加之当地妇女能够迅速掌握花边技艺并进行改良,使之形成完整的产业规模供销出口市场。由于地域优势以及教会传教士的决定性影响,山东作为最早传入欧式花边的地区和中国花边业的起源地的说法,目前在学界最受认可。
上海区域花边传入情况。19世纪下半叶,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的传教士开始传授欧洲花边编织技艺,并在当时天主教管辖下的土山湾孤儿院与徐家汇圣母院共同设立了工艺院、花边织造工场等进行该手工工艺品的生产。[2]自圣母院迁至徐家汇以来,就有专门的花边车间出品花边织物。“1869年,圣母院建筑落成不久便在这里建立刺绣车间,车间里的工人是已婚的孤女们。不久之后,花边车间也随之建立。”[3] 商人洋行不断在沪设厂,利用低廉的劳动力,让他们用洋纱与洋布按欧式图案纹样和针法制成花边产品,再运回欧洲销售。
徐家汇圣母院(图2)花边织造工 场位于以土山湾为中心形成的天主教社区中,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与徐家汇圣母院纺织工场产出的工艺品不同,并且相互独立。“ 1864年,法国传教士迁建孤儿院于土山湾”[4],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本身是耶稣会创造的一个宗教慈善机构,孤儿院下的工艺工场不收孤女或女徒[5],而是转入旁边的圣母院。“如果是女孩则教以缝纫、刺绣、花边、编织,及其他家庭工作。”[6]根据这一情况,花边自同治八 年(公元1969年)迁往土山湾的上海徐家汇圣母院下设的纺织花边工场。虽然整个机构带有慈善性质,但为维持院内修女和大小孤女的生存(图3),这里设立了女工工场,一来是为培养孤女独立生存和学习西方文化的能力;二来为了传教需要,需要出产花边刺绣等织物献给教会。(图4)“花边工场出品有花边的台布、窗帘、衬衫及各色的衣服花边,每年定购及定制者颇多。”[7]随着花边逐渐被作为馈赠品以及定制品的需求量增加,圣母院将花边织造工场作为生产事业的一个据点。由于转化为贸易出口商品,花边织物的需求量更多,“其所出品刺绣花边等为各界所欢迎,进出口销售外洋甚巨”,其所出产的花边行销欧洲、美洲等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