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2019-10-08蔡建忠蔡昀曲洪建

商业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因素

蔡建忠 蔡昀 曲洪建

[摘 要] 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成为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要素的研究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基于文献资料回顾,采用扎根理论法从数据库、产业公开资料、产业报告以及新闻媒体报道等途径收集数据资料,并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10项影响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主要因素,分别属于文化、市场、政府和区域4个主范畴。研究结论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因素优化分析,为创意产业集群、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扎根理论;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因素

[中图分类号] F4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9-0048-04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地区和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创意产业集群不僅是创意产业生存的良好载体,而且也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是指创意产业集群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后形成特定区域的情况,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有利于创意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对所在的城市区域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带来重要影响。

目前,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问题。部分学者从地理视角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问题,褚劲风和周灵雁[2]基于地理学视角,发现创意产业集聚经历了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演进过程,且其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部分学者从产业视角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问题。罗蕾等[3]通过ArcGIS10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部分学者从区位决策视角研究了创意产业空间集聚问题。王娜等[4]基于创意主体区位决策模型分析了创意主体对创意空间集聚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方面。翁加坤和王红扬[5]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批次研究,研究发现这些创意园区主要沿苏州河、高校密集区以及内环线呈带状分布于浦西地区。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创意产业集聚特征、集聚过程和集聚规律等研究较多,而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研究,较多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布局,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少数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要素的研究也仅仅是从定性角度展开,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在科学分析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扎根理论的理论基础,借助Nvivo11.0软件的编码流程总结出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影响要素,本研究对创意产业集群空间如何集聚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可能存在如下贡献:(1)为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要素分析提供质性研究方法的参考;(2)合理梳理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要素;(3)为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扎根理论方法是由GLASER等人提出的用资料自下而上构建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通过逻辑梳理、收集文献、演绎对比、分析及提炼概念并梳理其层次,从而完成理论分析,通过比较最终形成较为精确完善的理论[6]。扎根理论关键在于文献归纳及分析,整个过程需要同时完成理论归纳及演绎,在文献归纳过程中,则需要对资料进行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等步骤[7]。扎根理论动态修正系统能有效克服传统定性分析存在的主观性问题,确保研究结果客观和稳健,其比较适用于难以系统有效的解释实现现象或者目前理论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领域。

目前,扎根理论主要有三种方法:经典理论、程序化理论、建构性理论,基于三种方法的特征,本文选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软件QSRNvivo11.0一般用于资料储存、编码、分析、比较等部分,基于扎根理论,可辅助研究者顺序完成针对不同类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的节点编码,并进而分析编码间的层次关系,使得分析过程更加系统。图1为扎根理论的主要过程。

(二)数据来源与整理

扎根理论对数据来源的局限较小,本研究数据来源主要为以下四方面:(1)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应的学术论文、书籍、报道等;(2)创意产业官方网站资料检索,如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网、中国文化创意网、中国文化产业信息网等;(3)政府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文件以及相关调研报告;(4)新闻媒体报告,如记者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采访记录报告、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的报道视频等。根据以上四个资料来源,首先筛选出345篇相关的文字资料;第二步,剔除关联较弱的资料,留下256篇与研究相关的资料;第三步,由笔者和研究成员讨论剔除创新性较差的资料,最终确定资料为178篇。这些资料从各个方面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应以及影响因素,具有科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由于这一研究方向对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要素、其对集聚效应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的相关资料较少,因而按照与主题关联度大小的顺序,筛选出75篇最大的文本资料,并对其编码,作为构建模型的主要根据,其余103篇资料则用于检验理论模型饱和度。表1为扎根理论分析资料主要来源。

二、基于扎根理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数据分析

1.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过程中,通过对收集的文本资料逐一梳理现象、标注重点部分、归纳分类,从而同类概念化[8],接着按照顺序对同类现象归纳到同一范畴。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对于概念或范畴的命名局限较小,在真实反映研究问题的原则下,既可以使用资料的原文,也可以采用自己归纳的语句。

首先,通过NVivo11.0创立自由节点。对筛选采用的文字资料通读后,标记关键部分,并在软件中记录备注,从而便于筛选资料中重复或关联度较高的语句,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资料标记的关键部分对比。该过程需要对记录备注的关键部分多次比对后,筛选出重复率较高的语句编码,通过NVivo11.0实现初步概念化,表示为ax,如图2所示。该过程中文献整理较为冗长繁杂,是进一步编码及建模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尽量全面收集整理文献。

第二步,通过NVivo11.0建立群组。初步概念化后的语句深入归纳分类后,继续提炼关键语句并命名为概念化ax等。

最后,通过NVivo11.0建立树节点。对上一步的概念进一步归纳、凝练,顺次总结出范畴化Ax,如图3所示。该过程其实是对文献的继续提炼、归纳,由最初复杂无序的文字资料凝练成清晰的语句概念,更易于分析概念及范畴间的联系及层次。

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应影响要素分析的开放性编码过程如下,对资料不断对比、分析后,共找到919个参考点,创立41个概念,归纳凝练出7个范畴。遴选出的所有概念及范畴如下表2所示。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为了拓展范畴,为后续建立完善的理论模型提供基础,其重点是研究范畴间的层次及关系。由开放性编码的结果作为主轴编码的基础,对10个范畴建立联系后,多次对比分析,最终将上一步得出的10个子范畴凝练为4个主范畴,表示为“AAx”,如下表3所示。

3.选择性编码及理论模型构建。选择性编码是对主轴编码的结果进一步凝练归纳,提取核心范畴,该核心范畴与其他主范畴均存在系统化联系。通过验证核心范畴与其他主范畴的关系,最终构建出前后逻辑清晰且统一的理论框架。该过程中,通过对919个参考点、39个概念、10个副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进一步研究,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统领其他范畴。至此得到如下理论模型[9],图4为笔者使用Vsio软件导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影响要素理论模型,表4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影响要素选择。

(二)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了确保所得研究结果具有信度,需要对理论进行饱和度检验。将原始资料中尚未编码的103篇资料进行编码,根据编码过程分析,没有发展成新的范畴,即证明理论达到饱和,据此可以得出通过扎根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存在一定的饱和度和合理性。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1)通过对创意产业集群空間集聚的研究现状梳理,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背景和理论研究框架,外部效度检验充分;(2)整个扎根理论研究设计的过程合理且翔实,四个方面的数据资料搜集和整理合理,资料编码过程符合研究要求,信度检验充分;(3)扎根理论的程序化编码过程符合逻辑,各层次范畴间推论准确,变量的内容和构念效度检验充分。因此,整个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真实可信,可用于实践。

三、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扎根理论结果分析

(一)文化因素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关系

根据本文分析过程及编码结果看,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文化维度由文化品牌和创新系统组成。对于创意产业集群而言,所属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氛围、创新空间、集群品牌和集群学习能力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创意产业集群集聚区可以通过打造创新集群品牌、增加集群学习能力、提升集群创新氛围、增加集群空间等措施,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品牌价值、打造创意产业集群系统,从而带动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

(二)市场要素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关系

根据本文分析过程及编码结果看,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市场维度由企业互动、市场环境、产业空间和消费需求组成。对于创意产业集群而言,所属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文化产品需求、文化服务需求、文化娱乐需求、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竞争性的人才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关系、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等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创意产业集群集聚区可以通过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存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等措施,满足消费者不断调整的需求、加强企业间互动、改善市场环境、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

(三)政府因素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关系

根据本文分析过程及编码结果看,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政府维度由政策支持和政府管理组成。对于创意产业集群而言,所属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引导、环境管理、招商引资管理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周边相应的基础设施政策、对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给予财政专项资金补贴、为创意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建立与创意产业集群相关的投融资制度、为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进行规划引导,不断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政府的管理制度,从而带动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

(四)区域因素与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关系

根据本文分析过程及编码结果看,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区域维度由区位条件和资源依托组成。对于创意产业集群而言,所属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交通条件、区域内工业遗产、配套设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技术资源、智力资源、行业资源等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创意产业集群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工业遗产、廉价厂房、便利的配套实施条件,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技术、文化、旅游、智力和行业资源,进行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

四、研究启示

通过扎根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取了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有文化、市场、政府、区域四个维度。无论是自发集聚或者外生动力集聚,优化影响因素对于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作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奠定的坚实的基础,结合该成果可以进行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要素、集聚度、集聚效应、区域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该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方向。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发展提供指导措施,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丛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特征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2]褚劲风,周灵雁.地理学视野中的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00-205.

[3]罗蕾,田玲玲,罗静.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J].经济地理,2015,35(2):114-119.

[4]王娜,李东,王其文.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5):8-12.

[5]翁加坤,王红扬.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6):767-773.

[6]杨水利,梁永康.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影响因素扎根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8):101-105.

[7]白长虹,刘春华.基于扎根理论的海尔、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案例相似性对比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3):99-107.

[8]李开,徐晓飞,江天鹏.产业集群企业合作营销模式:理念、体系架构和运作方式:基于扎根理论的概念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3):59-66.

[9]拓晓瑞,徐久香.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7):134-140.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阿里巴巴品牌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