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永驻伊犁河
2019-10-08马康健
那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
1980年初秋,伊宁市新华西路伊犁州党校院内,几幢苏式建筑掩映在白杨树和果树之中。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折射成的光线撒落在地上,构成了一幅幅形状各异的图案,除了偶尔有鸟叫声外,整个大院显得格外寂静。忽然间,从树林中的一幢屋里传出了笑声和说话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稍后,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出现在林荫道上,他们三三两两挨挤在一起,时而高声争论,时而低语交流,谈论的话题是文学。这是伊犁州文创办和《伊犁河》杂志举办的第一期文学创作培训班,由于我在当年的《伊犁河》杂志第二期上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卖牛风波》,有幸成为培训班的一员,并与阿拉提·阿斯木、李长啸、刘继光成为文友,至今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当时请来了《新疆文学》的小说编辑肖嗣文讲课,至此,开始了我“作家梦”的漫长歷程。
《伊犁河》1979年创办时,我在伊犁日报印刷厂排字车间当排字工,在稿件发排时,编辑部郭从远老师每天泡在车间里,这样彼此很快便熟悉了,当他从师傅们的口中得知我喜欢文学时,显得很高兴,鼓励我要勤奋写作,多多读书。当时,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等作品被大家争相传阅,社会影响力很大。“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对于初学写作的我,想急于求成走捷径,把这句话单单理解成小说就是编故事,于是,我完全沉浸于编故事之中,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一篇小说的故事编不下去了,再编写另一篇小说,就这样走入了写作的死胡同。就在我陷入苦闷甚至产生放弃写作的念头时,郭从远老师的一句话点拨了我:“小说虽然是虚构的艺术,但它首先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虚构就没有了基础。你在农村长大,熟悉那里的生活,可以写写你们家乡的故事和人物嘛。”我如梦初醒,开始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家乡,童年的记忆一下子涌上心头,挥之不去,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篇小说《卖牛风波》。
虽然小说的发表让我激动了许久,但毕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文字和阅读的基础差,写作很是吃力。1982年夏天,《伊犁河》杂志举办了第二期文学创作培训班,这次以青年作者为主,有写小说的吴巍、曹兰坤,写诗的陶若凌、陈英梅等。从伊犁走出去的哈萨克族青年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出现在培训班,让大家都非常兴奋,他的小说处女作《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一炮打响,荣获全国第一届优秀短篇小说奖,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可想而知。他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论述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特别谈到对一个作者来说,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支撑点,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你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更谈不上成为优秀的作家。他向大家推荐了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作品,美国西部文学的代表作家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库柏的《最后的莫希干人》等。
那时候,伊宁市还没有个体书店,在新华书店很少能买到外国文学作品,虽然在《伊犁河》发表了第二篇小说《马老汉的故事》,但阅读的空白使我每每拿起笔来都力不从心。就在写作处于停滞状态时,1985年春天,我得到了去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习的机会,在两年的时间里,星期天我不是泡在图书馆,就是奔波于北京的各大小书店,每学期阅读四十部小说,并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艾特玛托夫小说集》(上下册),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四册)。大量的阅读犹如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知识,对文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听了张贤亮、叶文福、刘心武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一个作家(作者)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期间,我创作了《老实大哥》《伊犁河作证》《叼羊场上的故事》等小说。其中,《老实大哥》发表在《民族文学》1985年第5期,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激动。
而1987年对我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我完成学业取得了大专文凭,接着又转了干,入了党,加入了新疆作家协会。而对着这一连串的喜事,我打内心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生活,感谢文学。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伴随着伊犁河的涛声,到1987年,《伊犁河》也长到了十岁。十年虽短暂,但在伊犁河谷已形成了一个人数可观的作者队伍,许多作者的作品翻过了果子沟,冲出了星星峡。《伊犁河》也从当初的“丑小鸭”,逐渐成长为“白天鹅”,吸引了众多内地诗人和作家的目光。在八十年代,《伊犁河》作为媒介,迎来了《诗刊》编辑王燕生,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龙世辉,剧作家武玉笑,诗人蔡其矫、王小妮,作家邓友梅、林斤澜、汪曾祺等。他们虽然脚步匆匆,或者是三言两语,但对伊犁本土作者不论是创作理念、写作技巧、思想深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迪和收获。
1990年的春天,应该是四月份吧,伊犁宾馆院内高大的白杨长出了新绿,那些悄悄地生长在树林中间的杏树细枝上挂满了花蕾,有的花蕾可能等不及了,露出了羞涩的脸庞,伊犁河两岸绿油油的麦田预示着新的希望。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季节里,《伊犁河》与《中国西部文学》共同在伊犁宾馆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文学活动,那时已不叫文学培训班,称为文学创作笔会,时任新疆文联副主席的陈柏中,《中国西部文学》主编都幸福,副主编郑兴富,编辑刁铁英、杨晓芬等参加了笔会。参加那次笔会的中青年作者居多,刘亮程、李颖超都是参加那年笔会的作者。笔会结束后,《中国西部文学》在当年的第九期编发了参加笔会作者的作品专号。可以说,两个杂志合办笔会在当时称得上是创新,也极大激发了伊犁作者的创作热情,九十年代伊犁作者的各类作品在疆内外杂志上刊发,就是最好的见证。
伊犁河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谱写着一首无声的歌,她见证了伊犁大地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发生的巨变,见证了《伊犁河》四十年所走过的难忘历程。回顾自己在文学创作路上的点点滴滴,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伊犁河》陪伴我从一名文学爱好者走到今天,圆了自己的作家梦。当我每每回想起与《伊犁河》相伴的那些美好时光,怀念和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不禁会怀念已故的宋彦明、门海群前辈,文友顾丁昆、王建刚,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用青春年华和真诚情感写下了生命乐章;回忆起我们这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学爱好者,在伊犁河边的杨树林,为文学热血沸腾,信誓旦旦,那激昂的声音在伊犁河的上空久久地回荡着。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四十年,《伊犁河》正年轻,伊犁河永不息。
(马康健,回族,1956年生于新疆伊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伊犁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为《伊犁河》(汉文)编委。出版有小说集、散文集多部。曾获天山文艺奖、伊犁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