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有系统思维
2019-10-08石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那么,乡村振兴该从何处着力?在具体工作推进中该干什么?怎么干?本刊特开设“平说乡村振兴”专栏,邀请四川省县经济学会专家、遂宁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石平教授坐堂,分享他的精彩观点。
党的十九大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全国各地行动迅速,农民群众欢欣鼓舞,大家都希望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历史机遇大干一场。但笔者近来在与基层干部、投资者、农民群众的接触调查中感到,目前社会各方尤其是基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涵和系統内容把握不够,对乡村振兴到底要干什么,从哪里下手干并不明白。
目前,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中,有的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等国家到我们村里来投资布局搞大项目;有的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开开会议、出出文件、写写标语、搞搞景观、刷刷墙壁。一些地方重乡村外貌改变不重内涵发展,缺乏乡村振兴的内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到农村基层村、社,怎么把乡村振兴战略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落地生根,乡村振兴到底该怎么干,这是农村基层干部必须直面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有系统思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个“总”字,就体现了这是一个系统的战略思维,而不是见子打子的碎片化思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制度性安排,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将颠覆传统观念和操作方法,具有革命性意义。今天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最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在农业农村的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引发中国农业农村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必然要求加快农村改革,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星罗棋布的小村落、小院子、小农户、小田块,千家万户划埂而种,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后来的包产到户从一定的意义上固化了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包产到户在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具有时代意义。但是要发展提升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实现农民的富裕幸福、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难度很大。所以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在包产到户以后还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飞跃”。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以来,一方面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在农村改革中,“分”的方面做得比较彻底,而“统”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这也是农村改革的症结所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小农户的小规模经营怎么与大市场对接,始终困扰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农业规模化程度不够,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增收困难;许多地方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公共服务短板突出。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又造成农村土地的经营分散、闲置,土地产出率难以提高。
要实现乡村振兴,我们首先就要从系统角度去思考当前中国“三农”工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新时代怎样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机衔接,要找到破解农业现代化瓶颈制约因素的新办法。要聚合生产要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之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标志。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做大、做实、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互联互通;要善于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的振兴。唯有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我们才能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才知道乡村振兴推进中我们应该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