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有家货币陈列馆

2019-10-08依江宁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陈列馆铜钱金币

依江宁

南京审计大学货币陈列馆始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这里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种货币、票据、有价证券等藏品,从先秦贝币到战国时期楚国金币,再到第五套人名币,浓缩了钱币几千年的岁月。逐一看过一万多种货币,你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最早的货币:一个贝壳能买一亩地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炎帝神农氏教人们种田和养殖后,出现了社会分工,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了,还有了剩余产品。于是有一天,炎帝问:“大家还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么?”有位长者说:“现在还食品是有些单调,要是能互相交换些东西就好了,打猎的能吃点鱼,种粮的能吃点肉。”于是炎帝让大家把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交易,通过交换获得想要的东西。久而久之,货币也就应运而生了。

那么最早的货币长什么样呢?

在南审货币陳列馆的古代货币区,几个大小不一的海贝静静地躺在橱窗内,可别小看了这几枚小小的贝壳,它们便是被公认的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这些贝币来自于先秦时期,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因其便于携带与计数,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据记载,当时的贝币很值钱,一个贝壳可以换一亩地。贝壳数量有限,人们逐渐用陶贝、石贝等仿制品代替。到了商朝,人们用铜铸成贝壳的形状作为货币。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也是最早的金属铸币。

镇馆之宝:一片薄金价值1亿元

一块小小的金片价值多少?在南审货币陈列馆,这样的金片,一片价值1亿元。

货币陈列馆的镇馆之宝是两块闪闪发光的小金片,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金片上的铭文——“郢爰”。“郢”是先秦时期楚国都城的名称,“爰”为重量单位,小金片原是一整块“爰金”的一小部分。

“爰金”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外形是一种有铭文的金钣,大多呈方形,少数呈圆形,看似乌龟壳。楚国盛产黄金,金币是楚国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郢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其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到99%。

楚国造这种金币,一般一做就是一整版,共有50枚。在使用时,人们就把金片掰下来,称量使用,多用于皇家贵族之间的交易流通。目前一整版“郢爰”市场价约为50亿元,也就是说一枚就值1亿元。 “郢爰”是楚国经济发达的产物,直到西汉中期才逐渐消失,存世约400年,是中国货币史上极具影响的黄金货币。

划时代意义:钱币不再以重量命名

陈列馆内一枚有“开元通宝”字样的铜钱,看似不起眼,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之前人们用重量为钱币命名,比方说,秦始皇时的“秦半两”,汉文帝五年时的“四铸”。这枚唐高祖时期铸造的铜钱改变了旧制,以帝王年号“开元”命名,“通宝”的含义是流通的宝贝。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过去钱名币重与实际币重往往不符的矛盾,又让钱币的流通性大大加强,交换中不必过于强调其重量,用起来很方便。

偶然的诞生:钱币为何外圆内方?

圆形的轮廓,中间有方孔,古人这样设计是否有特殊的寓意?有学者说,铜钱这样设计是皇权思想和一统天下的表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以外圆象天,以内方象地,天覆地载于一钱之中,象征君临万方,万宇一统。

当然还有不同的说法,据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教授汪祖杰介绍说,铜钱的诞生,其实是偶然的。钱币设计成圆形是为了便于携带,放在衣服里不易磨损。至于中间的方孔,纯粹为了加工方便。当时的铜钱是用滚烫的铜水浇铸而成,周边并不平整,如果逐个磨边加工,耗时耗力。于是,工匠就在钱中央开个方孔,用细棍之类的东西将钱串起来,这样就可以批量加工了。

时光印记:多种多样的近代钱币

在近代货币区,有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铸行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有北洋政府铸造的 “袁头币”,还有中国人民银行自1982年开始发行的、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图的 “熊猫币”。“熊猫币”与南非福格林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美国鹰洋金币、澳大利亚袋鼠金币并称为世界五大投资金币。另外,对纸币收藏有兴趣的参观者,可以在这里看到第一套至第五套的所有人民币,其中还有鲜为人知的3元钱人民币。

形形色色的钱币带着时代的印记,记载着朝代更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货币的变迁史,也感受到了社会文明的前进脚步。物以稀为贵,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而藏身在南审图书馆的货币陈列馆,其文史价值同样是珍稀的,给这所高校增加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 李嫣红

猜你喜欢

陈列馆铜钱金币
花喜鹊的铜钱
郁南康家大屋红色之魂陈列馆开馆
一块金币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找金币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小野人
找金币
铜钱草